首页 > 论文范文 > 通信学论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校园内的创新点)

2022-11-16  本文已影响 39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高校的创新教育实施,必须以个性化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来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现代个性化教学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意识上。本文沿着校园网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对创新教育的作用探究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校园网
  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进步、完善与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最高体现,是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的教育目标,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强化教育的“创新”追求,就是顺应时代要求,把教育的重点由知识传承转向激发创新。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素质培养过程,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以基于校园网的个性化教学方法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来构建创新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包括: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评价机制创新等。同时,要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1]。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一种综合素质,是潜在能力的迸发和人才自由发展的结果。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个要素构成,其中以个性化教学的创新思维优为重要。
1、个性化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人很难掌握学科全部知识,所以人才的发展潜能和个性化素质是关键。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视野广,视线远,可以越过不同应用层面的障碍,通过协作攀上科学的高峰。
  创新教育在20世纪初于经济学领域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意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主要指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能够对他人已有的成果做出创造性的应用。
  创新教育的内涵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能等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的教育活动;另一类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高校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大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创新教育强调对学生个性化教育。历史上我国的教学就是一对一的个体教学,对象是达官贵人后代。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对多的班级教育,班级教育的出现同时也加速了社会发展进程,但班级教育模式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不是都有效。
  个性化教学是激发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进行施教,把班级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变革。个性化教学也不是今天的新名词,教育家卢梭讲过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个体的本性,让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欠发达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那只是一种让未来马上在目前实现模式,是一种贵族式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现代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网络教育模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和生活溶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同时,每一个人都可以听到一流老师的讲授和向权威专家请教,检索到最新的学科信息,可按照学生的意愿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使学生能主动构建自主获取、自主更新和创新知识体系成为现实。
  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是现代大学生特点,他们尤其对网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征服感。信息检索、信息通讯、各种服务及娱乐等五花八门海量网络信息,极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发现式、探索式的学习条件。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又可以进行班级式的协作教学,或者二者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通过交互或是联机对话进行联系,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的回答,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语言交流,学生在得到教师及时指导的同时,还增强了和教师情感的沟通,与群体学生讲授交流时,教师对群体学生同时进行授课,并通过交互界面向学生发布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信息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面对同一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相应空间发布自己的观点来交流,并最终取得一致的意见。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上课情况,展示自己的屏幕教学信息,同时又可将优秀学生的屏幕切换作为共享范例信息。教师通过相应空间,指导群体学生深入探讨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观点相互激发,指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上。
  高校校园网已普及,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以个性化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来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现代个性化教学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意识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现代个性化教学得与开展的前提。
2、 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有个性化教学的环境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缺乏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师资,既是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很大的制约因素,也是造成高校创新能力培养功能弱化的原因。长期存在价值取向上的迷失与方法论上的偏颇,缺乏对“培育创新”的追求,导致教师逐渐失去对创新的应有关注和发展,创新意识日渐淡漠,创新能力日渐弱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教师本身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教育意识,能够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所以,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求知路上的指导者,更是学习者和倡导者,是创新能力的具备者和创新教育的实施者。
  同时,教师应当具有系统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教师专业基础薄弱、不够系统和深度有限,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学科所必需的知识,势必影响创新人才培养。此外,教师的职责已不再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激励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潜能。教师应积极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吸收新成果,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把理论转化为创新实践,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2]。同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编制成网络信息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交流、解答疑难以及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教学信息、设计学习方法等,同时组织并参与学生的相关活动。
  网络时代教师的职责从“讲”逐渐变为“导”和“学习者”, 教师的“导”,即指导学生决定符合自身需要的学习目标,设计和创建适时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断地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加速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条件
  高校的创新能力培养,除了要高度重视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的更新和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致力于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和营造校园创新环境与氛围,建立能开阔学生视野的创新实践基地(应把创新实践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环列入教学计划),转变观念、制定能激发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措施外,还要重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加速学校信息建设。
  校园信息化是高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主要内容是校园网络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管理队伍建设。高等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已普及,学校应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学科教学科研、学科学习效率、学生创新能力的和谐统一。与此同时,建立网络环境下的综合信息资源库,使师生可以广泛地进行自主检索和探究,让他们在系统学习学科知识同时,根据自身的爱好或需要,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发展个性化需要,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信息素养也得到提高。另外,结合学校特色加强信息队伍的建设,并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创新教育等系列的培训与学习,促进教师创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信息能力的提高,加速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进程。
  同时学生学习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和教师传授的知识,首先应具备和提高自已检索、应用、加工和辨识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使学习具有计划性、监控性、评价性、方向性和多样性。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发展,便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是网络信息的受益者、采集者和处理者,是知识的探索者。
4、 结语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是追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人才的个性化是人才创新能力的表现,与人才的创造力紧密相关。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应将个性化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方面,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提供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人才个性的发展[3]。实现上述目标,既有硬件也有软件,需要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办到,高校创新教育就可进入正常化的轨道,高等教育的质量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师雷宏;李灵芝. 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信息[J] .2006(9) 47-48
  [2] 叶国灿. 浅议高校创新体系的构建. 教育发展研究[J] .2004(2) 54-56
  [3] 董翔英. 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探索. 现代教育科学[J] .2003(9)70-7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PARTICIPATORY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ITH TELD COURSEWAR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