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多年来在本地传输网络建设和维护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牡丹江本地网络建设维护问题进行分析,对下一步网络规划建设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网络结构;建设思路
前言
经过近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中国联通牡丹江分公司本地传输网已经初具规模。原有的传输网络主要是作为gsm网的工程配套项目进行建设,受业务投资影响极大,工程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移动业务的接入,传输设备在网络建设前期大量采用光缆微波等设备。随着数据和互联网业务需求的急速扩展,原有的网络规模已不堪重负,只能单纯地满足业务接入,网络的安全性、合理性得不到保证,电路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网络优化的难度,造成传输网络年年投入、月月升级、天天割接的被动局面,重复性投资规模反而加大。传输网络结构不太清晰,影响全程全网的网络规划和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联通牡丹江分公司已清楚认识到本地传输网建设的重要性,并从2003年开始摸索建设一个满足移动、数据、互联网等各种业务需求的综合性传输平台。
特别是国家关于通信行业重组后,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组成新的中国联通,这对原联通传输网和网通传输网的资源互利互补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下面是笔者结合多年来在联通牡丹江传输网工程规划建设中的经验和体会,对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下一步的网络规划建设进行探讨。
1、网络结构建设思路
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既包括msc、bsc、关口局、数据交换中心等中心局(站),又包括各种基站、数据pop点和用户接入,牵涉的局(站)数量众多,各个局(站)的作用各不相同,业务的流向也不相同。因此,牡丹江本地传输网可以按照各种业务网的网络组织进行传输系统的分层建设,可以采用itu-t建议中所规范的分层分割方式进行。
1.1 核心层
城域内msc、bsc、关口局、汇接局、长途交换局、数据交换中心等核心节点之间组成的传输层面,此层面的电路需求比较大、电路种类比较多,是本地网的核心节点。核心层作为多种业务的传输平台,节点数比较少,电路需求量大,电路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核心层在网络建设初期,可采用环型结构,随着业务的增加,可逐步过渡到网状结构,但传输系统一般采用sdh自愈环技术,采用多环相交方式。
1.2 汇聚层
由于城市的基站数、数据业务接入点pop多,如果都将这些节点直接接到中心局,势必组网复杂,而且不易管理。因此,根据各种业务接入点分布的情况,挑选部分机房条件好、业务发展潜力大、辐射其他节点组网方便的节点,作为其他节点的业务汇聚点,对基站进行围绕汇聚点的分区域汇聚,称为汇聚层。
汇聚层节点主要用于分区汇集众多基站和pop等业务接入点的电路,并将它们转接到核心层的节点。如前所述,无论是话音业务还是数据业务,汇聚层局(站)的业务类型都属于汇聚型,因此,汇聚层比较适合采用子网连接保护(sncp)环。汇聚层节点应选取机房条件好(包括机房面积、电源、布线、光缆进出局方便)的局(站)、基站或pop机房,机房应该考虑到以后发展的需要。汇聚层节点应适当分散,以方便边缘层节点的接入,每个汇聚点所带基站应尽量属于同一个bsc或数据中心局,为了保证业务网的安全性,每个汇聚点所汇聚的sdh环的数量一般应在3~5个,汇聚的边缘层节点的数量应少于40个。每个汇聚环都应该直接与相关的核心层节点相连,以避免出现过多跨环的业务,环间互连节点最好有2个。
个别县区的业务发展潜力较大或业务接入的分散性较大,也可以考虑设立一些汇聚层节点首先进行分区汇聚后,再传输到核心节点。
1.3 边缘层
一般的业务接入点(如基站、pop等)至核心节点或汇聚节点的传输系统称为边缘层。边缘层传输系统承载的业务基本上都属于汇聚型的,可采用sncp保护环。
边缘层环网应按照距离尽量短、基站归属尽量相同的原则组织,每个环的节点不应太多,在光纤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一般环上的节点数不应超过10个,如果一个物理路由上的节点数量过多,可以组织多个边缘层环网。边缘层环与汇聚层或核心层的衔接可以根据网络结构特点选择单节或双节点互连,不要求必须采取双节点互连。
由于效区及野外基站所处地形复杂、个别节点孤立,组建环网投资较大时,可以考虑采用链型结构作为补充。由于链型结构没有保护,每条链路上的节点数目不宜太多(一般3个以下),否则,链路的前端故障会引起所有链上的基站通信中断,造成大面积网络瘫痪,影响较大。
1.4 接入层
本地传输网还包括从边缘层节点到用户端的接入部分,这部分一般称作用户接入层。
目前,用户接入层主要是从用户到数据pop的接入。若pop和用户在同一建筑物内,可采用电缆进行直接连接,否则需要考虑从pop到用户的传输,一般采用光纤的方式比较安全可靠,如果光缆建设成本太高,也可以考虑采用无线接入的方式。接入层一般采用线型或星型接入方式。
总之,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建设可以分为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具体项目实施时,可以根据城市大小、节点多少决定分多少个层面。应尽量避免层面过多,造成不同层面转接次数多,网络效率低。网络拓扑的选取应根据传输容量、安全需求、投资成本、管理方便、技术成熟等方面综合考虑。本地传输网应建设成能够支持多业务接入的公共传输平台。
2、光缆线路建设思路
作为传输的介质,光纤以其价格便宜、传输性能优越、容量大等优势在传输领域应用比较广泛;无线以其安装方便、环境适应性好等优势在小容量、地形复杂区域应用比较经济;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网逐步从前期的微波传输向以光纤传输为主演变。光缆线路建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跟随市政建设规划,争取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建设管道;联合其他运营商共同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节约投资。
2.1 新建光缆线路建设思路
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中城镇的光缆线路建设从安全角度来考虑,应采用管道建设方式,效区边缘层的光缆可以考虑直埋、架空、管道等多种建设方式。建议按以下原则进行光缆线路的建设:
a)核心汇聚层的光缆必须采用管道方式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核心汇聚层光缆与边缘和用户接入层光缆按分层建设的原则考虑。
b)城区和繁华镇区内的光缆采用管道建设。
c)采用直埋方式的光缆,应在重要路段或经过乡镇的路口预留接口,以便解决业务接入。直埋光缆应考虑骨干层接入层纤芯层问题,避免开口过多造成骨干层纤芯损耗过大。
2.2 架空改造线路建设思路
中国取通牡丹江分公司由于多年建设投资的限制,在前期光缆线路工程中建设了大量的架空光缆,对满足业务的需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牡丹江地区的城市、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建设部门要求各运营商城区和新建、改造的公路沿线的架空光缆落地改造,特别是在城市发展快的地区大量的架空光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现网中的架空光缆进行逐步改造。
a)对影响gsm业务质量的传输,如msc之间、msc到bsc之间及重要网络节点之间的传输。
b)对在建而未实施完的传输建设,如在新建传输网络中原则需要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的传输区域,应将原架空方案改为管道或直埋。
c)其他按原则应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的传输区域,其架空光缆的改造在后续的工程项目中考虑,根据批复的方案及计划进行改造。
3、微波改光的建设思路
为了满足用户对传输电路在容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对现网微波设备进行改造。通过微波改造工程,逐步把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络建设成一个层面清晰、管理智能、应用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质量高、技术先进、可持续发展、支撑多业务发展和竞争的基础网络传输平台,同时为今后全光网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建设基础。
3.1 确保新建基站接入为前提
首先,必须确保移动新建基站的传输接入,并结合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整体方案进行微波改光,以达到结构合理、系统安全、应用灵活的目的。
3.2 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
根据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微波改光实施方案,在对光设备的安装、调测、业务割接及微波设备的拆迁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小对业务的损伤。
3.3 边缘层、接入层微波设备改造
应根据目标网络的组网原则、网络安全性、基站覆盖区域的业务量、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对边缘层、接入层光缆设备进行改造。
4、光设备网络优化建设思路
由于联通和网通的融合,两个传输网可以互相利用,优势互补,网通的传输网建设时间较长,市内管道多,这为今后扩大基站建设提供了便利。
外市县的光缆已覆盖到乡镇村屯,这为外围基站建设或改造提供传输保证。
如何利用好两网的传输资源,对原联通移动传输网进行改造优化就显得非常必要。
a)制定详细的网络优化方案;分公司根据网络优化方案,制定详细的网络优化工程安装、调测、割接实施计划。
b)应根据业务的流量、流向,解决现网存在问题,完善和优化网络结构、通路组织;对于具有多个厂家设备的本地传输网,以纵向划分为原则,使本地网组网层次清晰(核心层、汇接层、边缘层、接入层),最大可能实现端到端的高效调度;优化后的网络应达到结构合理、系统安全、应用灵活、满足多业接入的需要。
c)根据优化网络承载的业务量及结构复杂性,分阶段对业务进行割接入网,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现有业务的损伤。优化网络具备业务割接条件后,分批对业务进行割接,与被优化网络并行运行三月个后,对优化网络进行稳定性测试通过后,再对被优化设备进行拆除、搬迁。
d)在网络优化过程中,做好工程、维护的标准化整治和工程物流管理工作。
5、网络优化改造后设备利旧建设思路
为了保证网络优化改造后的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改造出的设备提出如下利旧思路:
a)预留40%的设备用于新建基站的应急接入;对新站传输接入进度要求快的区域,可通过改造出的设备临时接入。
b)预留20%的设备用于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的接入:对一些新增数据及互联网用户,难于及时提供光缆线路传输需求的接入点,可通过预留设备临时接入。
c)预留20%的设备用于山区及边远地区的新建基站的接入:对山区及边远地区中,距离长、业务量及级别较低的基站接入,可采用无线接入形式进行传输接入。
d)预留5%的设备用于抗灾、抢险应急通信:发现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造成光网络较大面积瘫痪时,及时调用改造出的设备对局(站)重要业务及级别较高的进行抢修、保护。
e)预留5%的设备用于重要局(站)的业务负荷分担:对本地区重要局(站)的重要业务(如信令、专线),可采用容量较大的改造出设备进行业务负荷分担,确保光网络严重故障时,及时疏导业务,最大限度地减小业务损失。
f)预留5%的设备用于单支线光接入点的备份:对单支线光接入点,并且业务级别高的大客户及数据专线,可通过叠加设备接入双备份方式对业务进行保护。
g)预留5%的设备用于备品备件:对部分改造出设备,若使用年限较长且拆迁过程中损耗较大,无法重新使用,可把其部分部件可作为备件使用。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