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存在的信用障碍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催生了商务活动的变革,一种新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这个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晶,全面改写了市场竞争规则,使成本、效率、资金流动、创新等竞争要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两个明显的优势:低成本一大大降低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效传输和处理的成本;高效率一打破地域的分害割缩短信息流动的时间,使生产和消费更为贴近。两大优势使得电子商务急剧膨胀,彳艮快遍及世界。据美国商务部2000年11月27日公布的统计显示,2000年第三季度美国的网上商品零售额达到63.7亿美元,比第二季度增加了15.3%,为商务部2000年3月份开始的此项统计以来增幅最大的一个季度。2000年第三季度,美国的商品零售总额达8120亿美元,比第二季度下降了0.4%。尽管网上零售额在该季度大幅度增加,但其占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仍只有0.78%。根据统计,2000年头两个季度美国的网上商品零售额分别为52.4亿美元和55.3亿美元,分别占零售总额的0.7%和0.68%。估计2000年网上零售总额将突破200亿美元的大关。商务部进行的这项统计是为了反映互联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但由于商务部的统计中不包括通过网络提供的旅游、金融和售票等服务,所以这一统计并不能反映网上零售活动的全貌1]。这些数据表明,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尤其是美国商业经济环境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交易方式。
我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1998年3月6日,由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共同携手完成了第一笔互联网上电子商务交易,这成为中国进入电子商务时代的标志。之后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仅200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8亿元人民币,当时有人预计:2002年有望突破100亿元。然而实际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接下来的几个重创,严重影响电子商务在我国的顺利发展。首先,部分电子商务网站走的是“大肆炒作一吸引公众一争取广告一上市圈钱”的路子,并没有在电子商务各个环节上下功夫,使得网上交易量太少,其收入不足以维持日常的运转,不得不依靠外来的资金投入(“烧钱”),出现了互联网的所谓“泡沫经济”。然后,出现大量的网上欺诈行为:消费者向商家汇款,如石沉大海;商家接到订单发货,客户矢口否认;即使交易成功,交易中所涉及的个人信息泄漏无遗,客户不时受到电话或短信的骚扰。大部分互联网客户对电子商务失去信心,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互联网经济生存的思考。从不同角度审视电子商务,归结起来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技术层面、法律法规层面'信用层面。
技术层面的问题是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规模、安全支付、配送体系等涉及的问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网络规模从1999年互联网用户我国上网用户人数:890万,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109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666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115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20万。我国www站点数:约15153个。发展到2003年,全国网站数已经有595550个,其中企业网站占网站总数的70.9%。安全支付主要是数据传输安全,包括客户端、通讯信道和服务端三个物理部分。技术的研讨为系统集成商们带来新的思路,我国不少公司都开发出的安全技术,并且相继出现电子物流企业。如中国的宝供、上海的外联发等。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需要法律法规来规实问题。如:证据、合同、电子签名、密码、税收、隐私、知识产权等。因为电子商务是全球性的经济活动,既要在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明确义务和责任,又要不能局限于本国,要考虑使用与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得到国际间或协议国之间的认可和遵守14]。当各国政府、产业界和消费者冒着风险登上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他们期望着网络市场能够得到有力的保护,期望排除电子商务不必要的障碍。这也是共性问题。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保障主要是创造一种可信赖的商业环境,尤其是与法律制裁相比较,它既是一种“软环境”,具有法律制裁所难以具备的防患于未然的功效,又不会面临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交易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矛盾。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较短,与之相应的商品文化底蕴不够,信用观念和意识淡薄,忽视信用资源的利用,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风气。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受各种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影响,传统道德评价、控制机制乏力,一些人的价值取向紊乱,道德规范失控,人们对一些失信现象习以为常。信用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就更为突出。电子商务的生命就在于其快速和便捷性,如果过多地利用技术手段和行政干预手段对网上交易进行管理,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性,但却恰恰限制了网络交易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其优势丧失殆尽。所以在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措施中,信用层面的研究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一系列中国特有的问题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层面的研究与探讨,提高了我国政府和不少企业对电子商务能够影响经济发展的认识,在理论上对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尤其近年来,就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信用问题的研讨更为突出,也促使拥有网上交易平台的商家们对电子商务运作中的信用模式作出一些探索。
2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模式的探索
政府的“网络公证计划”模式2000年在南京成立的司法部网络公证研究课题组,历时两年提出了系统解决电子商务信用与网核心内容包括:网上身份审核确认、网上数据备份保全、电子提存。“网络公证计划”依托中国公证网,将传统的公证证明应用到CA证书的身份审核上,其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将遍布全国的数千家公证机构通过因特网,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平台一即公证行业的“中国公证网”平台。当用户需要申请CA认证时,即可以到所在地的公证机构进行离线的面对面的审核,也即RA审核。审核严格按照公证机构要求与流程进行,公证机构自然对所审核得内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审核后的资料统一进入公证机构的中心数据库中,进行安全存放,完成网上身份审核确认。网上数据保全的解决方案是:提供第三方数据保管服务。当交易双方在网上达成协议后,各自用CA证书对合同进行加密签名,并将合同的电子数据内容提交到网络公证计划的数据保全中心。如果交易双方出现纠纷,解密打开的合同将由公证机构出具证据保全公证书。电子提存是按照传统的提存公证思路结合网络技术展开网络提存业务,即买方将货款提存到网络公证的提存中心,在其收到货物后签署完相关单据,提存中心再将货款直接交给卖方,彻底解决了网络交易双方对网上交易合同的履行。也就是在电子交易流程中加入了双方信任的“公正的第三方”,资金不直接流向卖方而通过公正可信的第三方中转。
详细解读“网络公证计划”,该计划将政府信用作为主导,利用公证行业的“中国公证网”平台做身份认证,由政府指定的“公正的第三方”执行技术保障一网上数据保全。从技术层面和法规层面较好地解决了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问题,适合我国的国情。但我们也不难看到,交易过程中完全抛开了商务网站的功效,不可避免地出现交易速度慢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2.2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站信用”模式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界参照国外经验,主要采用典型的四种信用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这些信用模式所依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这四种模式是以企业网站的信用为前提的,也就是交易双方必须信任网站的公正、公平和安全。但作为电子商务的主体一网站的信用有谁来保证?网站及其办事机构的过失会给客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能不能探索出一条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道路呢?
3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系统的探讨
3.1我国信用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
信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贸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建设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其关键点就是信用数据模型的建立和业务流程的确定,同时配有流畅的数据采集渠道和信息交换平台。从功能框架上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1)虚拟终端的数据采集:利用XML技术根据数据中心的配置文件,形成各种的个性化数据采集方案,可以进行不同数据的导入,既减少手工输入,又提高数据的收集效率。同时支持数据的增量即时更新和定期更新,最大可能的实现资料的实时性。
(2)数据中心的设置、数据分析和汇总:统一的系统参数设置,统一数据项和规则维护,统一将收集来自不同虚拟终端的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处理,统一发布。
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包括:①公司库:收集、存放从省海关、省人行、省工商、省税务等部门收集来的企业的数据;②数据备份库:存放及备份企业信用数据;③企业索引数据库:用于对公司库及备份数据库存放的所有数据建立索引,形成索引目录服务,这样可提高查询的速度;④信用自动评级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信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信用等级评定软件进行自动信用评级,存放评级结果,提供查询;⑤CA认证数据库:对企业信用数据库中的企业进行CA认证,便于企业以后开展其它增值服务。
(3)信用站点的Web应用:把数据中心发布的资料在Internet上公布,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的评级规则,按设定的权限提供多种查找的方式,索引各类企业信用信息等等。
整个系统为全面地整合企业信用所涉及的数据,米用三层Blowse/Server模式,其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的业务逻辑、表示逻辑和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层。
三层结构的中间层(即应用服务器层)管理大量的业务逻辑并为系统联接、集成多种异构的服务器平台,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在极为宽广的范围内将客户机与服务器进行高效组合。同时中间件开创的以负载平衡、动态伸缩等功能为代表的管
理模式,成为建立关键业务应用系统的最佳环境,并为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扩展余地。其网络平台遍及省、市、县三级。由于采用了XML技术,使得数据采集接口可以跨平台接收数据,这都为与其他系统的结合提供了必要条件。
3.2信用信息服务与电子向务的关系
电子商务和信用信息服务都是发展很快的新兴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从二者的关系看,一方面,电子商务需要信用信息服务的支持,因为电子商务对信用的需求最强,没有信用支持的电子商务风险极高;另一方面,信用信息服务也很可能最先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并体现其价值,因为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很容易建立信用系统,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再加上电子签章四者相互呼应交叉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上,只要稍加整合分析,进行技术处理,就可以成为信用信息的基础数据,进而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系统。电子商务中的信用管理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消费者成为建设信用环境的参与者,这在很多的电子商务模式中,我们都看到了。通过BBS等方式,对于同一类消费,很多消费者可以很快地建立联盟,展开评价和交流,而这些评价本身就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整合电子商务与信用管理系统,或者建立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系统,就成为一种需求和任务。
3.3电子商务与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的构想
(1)电子商务网站作为采集信用信息数据的渠道。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为不同部门设置了业务数据接口可以对不同数据库类型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并发送到数据中心。利用这一功能,将提供交易的电子商务网站与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接口相连,对参与网上交易的企业和个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汇集到系统已有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整合、分析与评估,其结果再反馈到该商务网站上,使网站上公布的企业信用信息科学公正。可以避免电子商务网站自行发布的信用评价系统接收恶意评价所带来的不准确性,企业的信用信息可以同时在电子商务交易网站上和信用网站上发布。
(2)信用信息发布平台上设置电子商务网站信用专门栏目。在现有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发布平台上,设置专门查询和公示评价电子商务网站信用的栏目公示那些作为交易的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本身的信用情况,使参与其网站上交易活动的企业和个人选择信用较好的交易平台,以保障自身交易的安全。避免由于电子商务网站本身的信用问题给交易者带来的损失。
(3)电子商务网站与第三方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合作。在电子商务网站上设置拟参加者(企业和个人)资料备案须知,将其资料报送第三方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审核,出具信用评价报告单,信用等级较高或合乎要求,准其进入电子商务网站参与交易,否则不得进入交易区。企业可以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商品展示,并由网站呼唤其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以便进入交易区。将交易风险防范在交易之前,增强消费者的交易信心,提高商品交易的效率。这种方式本质上与政府的“网上公证计划”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搭接的平台不同。
这三种方式既可以同时起步,又可以交叉进行或分步实施,应该说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和个人在信用的环境下进行正常交易的行为,使企业和个人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多一些防范,少一些损失。同时,使每个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或个人成为培育我国信用环境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随着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省市建立了较为成功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且信用管理系统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进入互联互通,必然从区域化走向整体化,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了较好的信用环境。电子商务与信用管理系统的结合,必将带动全社会,使我国进入电子商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