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通信学论文

育人机制在通信技术专业的应用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637人 

  [摘要]职业院校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堂,以德为本、寓德于技,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在教学实践应用中,高职院校可依托“互联网+教育”共享课程平台,实施“四驱动”教学策略;工学结合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紧扣“1+X”证书制度试点,实现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关键词]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四驱动”教学策略

  一、引言

  古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指标,明确指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应贯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与育人机制,以德为本、寓德于技,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近几年来,我校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运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课程建设、文化建设和教学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对今后“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在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顺利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近几年来,面对如何在完成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我校通信技术专业教师树立德育意识,提高德育能力,整体设计专业课程,融合思政元素,通过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在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三师”课程团队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实施全过程中,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按照“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依托通信技术党支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参与的“三师”课程团队一起讨论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标准、模块任务、教学实施方案中,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在线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在线学习。例如在微课视频中以通信技术在“神舟飞天”和“嫦娥奔月”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准确可靠的数据测试教育学生具有“诚以养德,信以立身”的职业规范。

  (二)教学团队协同创新,结合学生学习能力范围进行科学的德育引导和技能教学

  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开展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学习能力范围,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带头人科学组建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紧密配合,探索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讨论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念与路径,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促进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通信技术课程团队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三)依托“互联网+教育”共享课程平台,实施“四驱动”教学策略

  课程教学创新团队精心设计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混合教学模式过程,实施“四驱动”教学策略。人才需求就业前景分析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线上学习与线下实操相互驱动,通过实操演练加强技能的培养;分组比赛与任务教学相互驱动,通过分组比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虚拟仿真与实战演练相互驱动,通过仿真配置助于学生对真实设备和软件操作的认知和熟练度。课程开展阶梯式完成实战任务教学,阶段任务环环相扣,强化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三、工学结合建设通信全网高水平实训基地,紧扣“1+X”证书制度试点,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基于通信类专业课程特点,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训实习环节及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探究知识过程中自己去体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针对健全“德技并修”人才的社会协同机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刘宝民指出: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德技并修”办学模式,联合行业、企业,打造共同育人的命运共同体,把“立德树人”融入“做中学,学中做”,着力培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1],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一)利用通信工程学院校企合作联盟平台,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通信工程学院按照“超前谋划、产教融合、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面向信息通信技能人才紧缺领域,与国内著名通信企业展开校企合作,引入行业领域技术认证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标准与模块学习实施计划,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规划教材、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还原为真实工作任务,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同时,学院建有全国一流的4G/5G通信全网实训基地,在通信宽带接入、光网络骨干传输、核心网交换、智能移动终端、通信电源、通信网规网优等模块方向都采用与实际商用一致的设备作为教学实训工具,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行业通用性和适用性。

  (二)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建,对接职业培训评价组织的“1+X”技能等级资格认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团队在2011年参加的“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获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实现重庆高职院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2019年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大唐杯”全国一等奖、4G全网国家级二等奖。课程资源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了以赛促建的长效持续更新机制。“1+X”技能等级资格证书的考核也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持续更新。通信工程学院积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紧扣“1+X”证书制度试点,谋划落实人才培养方案[2],将岗位能力、X证书、专业课程融合,高质量、高效率推进X证书人才培养任务。2021年1月,通信工程学院成功举办了5G基站建设与维护“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中级)考试,学院移动通信和通信技术专业共133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认证。经过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培训,学生考证通过率达到81%,高出全国同类认证平均过关率12个百分点,在全国参加5G基站建设与维护“1+X”认证的183所高职院校中位居第一名。通信工程学院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抓手,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设配套实训平台等工作保障了相关等级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总结

  近年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增大,从以量取胜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以质取胜的精细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成为一种必然。在此背景下,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德技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无疑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3]。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岗位技能要求、成果应用案例等多渠道,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堂,以德为本、寓德于技。在教学实践应用中,高职院校可依托“互联网+教育”共享课程平台打造德技并修的课程教学方法,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资源共享,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紧扣“1+X”证书制度试点,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参考文献:

  [1]刘宝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技并修”有用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4):19-20.

  [2]叶华.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渊源与育人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75-178.

  [3]庄西真.新时代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意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4):21-24.

  作者:任志勇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上一篇: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措施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