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通信学论文

移动运营商助力网络安全建设探讨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427人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享受到了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了阻碍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大因素。也正是因为如此,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网络安全建设的新方法以及新途径。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运营商的网络安全管理现状,着重分析移动运营商解决互联网网络安全建设问题的一系列举措。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运营商;网络安全建设

  1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现如今网络安全问题可谓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对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相关的合法权益造成威胁。但是,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却不以为意,这也就意味着从互联网移动运营商这一角度而言,必须要加强互联网安全建设,从而保证互联网用户的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本文列举了互联网网络安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2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2.1恶意软件

  根据笔者所搜集到的一部分资料显示,现如今在互联中肆意横行的恶意软件已经达到了800种以上,然而这仅仅是来自于笔者搜集到的一小部分资料,由此可见,恶意软件的数量之多,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完成数据统计。然而这些恶意软件往往是“糖衣炮弹”,表面上装作“人畜无害”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暗藏杀机”。这些恶意软件大多数都是在互联网用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装在用户的移动终端之上,并且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并不了解这些“糖衣炮弹”的真实危害。这些恶意软件不仅仅会牢牢附着在互联网用户的移动终端之上,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体验,还有一些恶意软件内部存在一些病毒,这些病毒往往会深深地隐藏在互联网用户的移动终端内部,难以被发现,且这些病毒具有多变性,往往会根据不同的互联网用户呈现出不同的病毒属性。有一部分恶意软件是通过给用户发送骚扰信息来盗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的隐私信息,还有一些病毒会出现恶意订购、恶意安装、恶意支付、恶意转发、垃圾短信、垃圾讯息等各类恶性事件,严重威胁到了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以及相关的合法权益,甚至严重威胁到互联网用户的财产权益[1]。

  2.2隐私泄露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着一些关于互联网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会在不经意间通过各种途径被泄露出去,有一些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是通过社交软件,有一些个人隐私泄露则是因为在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一些购物软件、浏览器软件、通话软件、个人信息保存软件等各类软件窃取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在此处,有一个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也是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权利的一部分,属于互联网用户的正当合法权益。但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并以此牟利,比如出售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盗用、冒充、顶替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是利用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此过程中,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对于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毫不知情,甚至这些互联网用户对于一些社交软件非常信任,并且把自己的许多个人信息或者一些隐私信息保存于社交软件之中。综上所述,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保护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更重要的是查明互联网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根本原因。表1为本文针对搜集的资料所分析的大部分互联网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原因以及用户的知情情况。

  2.3恶意骚扰

  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属于互联网用户随身携带的设备,这就很有可能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导致互联网用户的个人行程信息被暴露,进而就会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行程信息,从而给互联网用户发送一些恶意骚扰短信或者是骚扰电话、垃圾信息等,进而影响到互联网用户的个人生活。但是在此过程中,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不会对此类恶意骚扰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互联网用户并不会认真思考这些恶意骚扰短信来自何方,也不会认真地思考这些恶意骚扰短信的真正用途。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垃圾骚扰短信或者是骚扰电话才成为严重影响互联网用户个人生活的“隐藏毒药”“定时炸弹”。表2列举了互联网用户重视的安全问题以及互联网移动运营商的重视程度。

  3互联网背景下移动运营商助力网络安全建设策略分析

  3.1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运营框架

  互联网移动终端安全框架建设主要指的是智能终端的安全建设问题。智能终端具有开放性、互联性、智能性等突出特点,但是这些特点也往往成为智能终端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智能终端的“双刃剑”性质的重要表现之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也不断在更新换代,但是无论技术如何创新,都会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这些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威胁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定时炸弹”,智能终端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互联网病毒、含有木马病毒的一系列软件、恶意社交软件、恶意代码、非法访问链接、互联网个人信息开放式平台、恶意短信终端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操控互联网软件、制造一些恶意链接或者是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通过一些吸引互联网用户下载软件或查看链接的手段,促使互联网用户的智能终端“进入圈套”,这些恶意互联网软件或者一些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就会在无意间窃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严重的则会骗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财产。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移动终端安全框架建设非常必要,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更应该重视互联网移动终端安全框架的建设问题,为互联网用户的良好使用体验创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及时排查含有木马病毒的各类软件、恶意社交软件、互联网恶性链接等,一旦发现可能对互联网用户的良好使用体验造成负面影响的事物,就必须及时地进行清理与整治,不断地优化互联网的使用环境,切实地保护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相关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2]。

  3.2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

  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一刻也不容怠慢,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必须要着重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早在2G以及3G时代,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就已经注意到了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是并没有采取过多的措施来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仅仅是开展了一些清理垃圾短信、骚扰短信之类的活动,并没有针对日益泛滥的互联网安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安全问题排查与治理工作。但是,随着4G时代的到来以及现如今出现的5G技术,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不得不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毕竟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参与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潮流之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意识到了保护自身个人隐私的重要性。移动运营商应该加大对各类信息的检查力度,不仅仅要排查互联网各类浏览器网站的各类信息,也要及时地排查各个“应用市场”或者是“应用商城”中的各类软件,包括但不仅限于排查各类社交软件、购物软件、浏览器软件、功能软件、娱乐软件、工作软件等。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要积极地准备好迎接来自互联网各类恶意软件以及各类木马病毒的攻击,同时也要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可以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平台建设的渠道,积极接纳来自于互联网用户的各种反馈,及时地整合互联网用户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线索,针对于互联网大范围内的各类软件、链接、提示框等进行全面的排查[3-4]。

  3.3保证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安全

  针对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所反映的业务安全问题,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工作软件、工作链接等,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也要考虑到工作软件中各类工作应用的实际应用效果,不要“一棒子打死”,也要根据具体的工作软件的应用途径,详细分析互联网工作软件中各类病毒或者一些垃圾骚扰短信的来源,针对工作软件中的非法访问链接、非法恶意操作软件、非法访问业务等进行详细的数据技术分析,从中分析出这些非法访问链接、非法恶意操作软件、非法访问业务中含有的一切不利于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因素。与此同时,也要建立一系列的软件安全机制,帮助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各类软件尤其是工作业务软件的过程中确保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3.4互联网安全的相关关键技术

  互联网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技术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技术创新,针对于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互联网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定期提醒的方式,使互联网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的隐私进行多重加密,或者由互联网移动运营商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的保障渠道,使包括互联网用户居住信息、行程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个人基本信息等各类隐私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护。

  4结语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影响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互联网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应该重点分析互联网安全的建设问题,从而为互联网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使用环境。本文也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移动运营商助力网络安全建设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互联网移动运营商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樊宁,刘国荣,沈军.5G商用初期运营商移动网络安全分析[J].中国信息安全,2019(7):85-87.

  [2]吴沈括,谢君泽.电信网络诈骗防治视野下伪基站犯罪治理[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25(6):50-66,170.

  [3]石一桥,武强,朱辉辉.“互联网+”时代的移动运营商和网络安全[J].电信网技术,2017(10):52-56.

  [4]金晓燕,于荔.基于移动运营商的云安全架构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7(10):62-67.

  作者:付冰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电力通信技术运用到智能电网探讨上一篇: K-Means聚类算法数据分析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