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教卫生论文

文化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当今的伦理学研究)

2022-11-24  本文已影响 12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对文化生活、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的伦理评价及研究活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也推动、呼唤着文化伦理学的诞生!可是,在我国应用伦理学的分支性研究中,却缺少了文化伦理学的研究方向和自觉意识。因此,本文想围绕开辟文化伦理学研究方向谈一些初步认识,以就教于大家。

  

  一、研究文化伦理学的背景、问题和意义

  

  1.研究文化伦理学的背景

  

  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大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文化建设既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建设的反映和要求,又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只有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髙潮,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繁荣现代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建设进人到了一个新时代,即超越了纯粹的政治目标而与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紧密结合的时代,一个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时代,一个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化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待文化生活、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价值尺度,已经由单纯政治标准转向了兼顾或突出伦理道德标准。甚至还把对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也扩展到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建设的伦理审视。因为伦理标准是比别的标准更加人性化或人文化的价值标准,也是合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标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迁和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兴起,都为开辟文化伦理学研究方向提供了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时代背景,用伦理道德观念透视和引导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引导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和文化消费的主体,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关注和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等现实问题,其成果既能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又能为尚待发展的应用伦理学分支——文化伦理学体系的形成做出贡献,为文化哲学和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奠定基础,也可以应用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文化生活、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进行伦理关怀的现象自古就存在。尤其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文化哲学、价值哲学和伦理学研究中,越来越渗透着文化伦理的价值倾向。如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尔斯的《正义论》、哈贝马斯的《技术和科学作为意识形态》、《交往行为理论》等,作为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成果,把追求伦理、道德价值作为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西方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财富的急剧增加,一个新的空间随之出现,这就是人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它的本质是“文化空间”。但是当这个空间逐渐扩展为人类社会的主导结构的时候,它却迎来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控制、扭曲和压抑,在物质繁荣的表面,实际存在的文化异化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对西方文化发展的伦理审视和研究。如西方的科技异化论、文明冲突论、生态危机论等,都与此有关。

  

  2.研究文化伦理学的问题

  

  这里的“问题”,不是指文化伦理学所要研究的内容性问题,而是指在我国的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尚未开辟出文化伦理学的研究方向。或者说从伦理道德视角研究文化现象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在我国,作为应用伦理学分支的经济伦理学、政治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等的研究,都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以“文化伦理”为关键词的论文却廖廖无几,以“文化伦理学”为名称的着作更是尚未见到。当然,对“文化”概念能包含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具体领域伦理问题的研究还是不少的,只是还缺乏从文化伦理学高度进行的必要整合。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是不是文化现象、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中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是不是“文化伦理”和“文化伦理学”的概念不能成立?显然都不是。我认为主要是从伦理学或道德观视角观察和研究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还不高,这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实践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应用伦理学分支还不够发达,整个伦理学理论及规范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度还不高的表现。伦理学以道德现象和伦理文化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和标准问题。伦理学所提供的一切理论和观念,都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基础伦理学,还是应用伦理学,都带有很强的价值性和实践性。其中道德价值观对社会实践领域和个人生活领域的覆盖是很全面、也很深刻的。广阔的社会文化建设领域和人们的文化生活领域,无疑是很多伦理道德观念都要覆盖和关注的领域,更是方兴未艾的应用伦理学分支不可能忽略的领域。可是,目前文化伦理问题的关注度却很低,研究成果更是非常少见,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现状和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加以努力的方向。

  

  3.建构文化伦理学体系的意义

  

  (1)建构文化伦理学体系,推进文化伦理问题研究的意义,是由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决定的。在当代中国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加强文化建设也是提髙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加快提高W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文化的支撑,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而且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而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人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落实好这些要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建构文化伦理学体系,推进文化伦理问题研究的意义,也是由文化伦理学在应用伦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当代伦理学研究可大致区分为基础伦理学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研究(也有人称为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其中,应用伦理学是以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基础而形成的。它既是基础(理论)伦理学研究向实践的延伸,又是直接面向实践或从实践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伦理学新范式。目前,学术界对应用伦理学的分类还比较混乱,表现在各中名称相互重叠,不成系统,缺乏统一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从而制约了学术发展,也弱化了伦理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一切伦理问题和道德现象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实践主体对其道德责任的自觉,也是对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善恶、义利、知行、理欲、荣辱等伦理关系的调整。因此,只有依据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领域来给应用伦理学分类,才有科学性,也才能促进伦理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从而促进道德理论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满足生存、发展、享受之需要的生活实践和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的社会实践。划分应用伦理学分支的问题是个国际性问题,就当代中国应用伦理学的发展现状来看,经济伦理学、政治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科技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分支都有,而且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成果。很多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还有以这些应用伦理学分支为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可是,以“文化伦理学”为名称的应用伦理学分支还没有明确树立起来,与此相关的很多理论问题尚待研究。这与应用伦理学发展还不成熟有一定关系。

  

  我认为,伦理、道德以实践为基础,实践是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用伦理学更要面向实践,其分支更应该以社会实践的领域为基础来划分。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就是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至于有时提到“党的建设”,尽管也可以与“五大建设”相并列,但从理论的严密逻辑来说,应该归于“政治建设”的内涵。“五大建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内容的高度概括,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这为我们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如果把应用伦理学的主要分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建设实践相对应,就可以看出,文化伦理学的产生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很必要、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如果缺少了文化伦理学的视角,伦理学、特别是应用伦理学对社会生活实践的覆盖和关照就会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提出建构文化伦理学体系的任务,就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文化伦理学的属性、对象和任务

  

  1.文化伦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

  

  从学科属性上说,文化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化伦理”的本质含义就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审视文化,一方面揭示文化现象的伦理意蕴,另一方面提出文化发展的伦理规范。


  文化现象作为客观事实,其中的伦理意蕴,即善与恶、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等的价值意义是“实有”的。文化发展的伦理规范,作为主体的理想追求是“应有”的。质而言之,“文化伦理”是从伦理价值角度反映文化“实有”与“应有”关系的概念。由此可以引伸出一个专门研究文化伦理现象或问题的学科——文化伦理学,这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门类,也是文化哲学的一个分支。由于文化伦理现象是伦理学和文化哲学共同面对的一类问题,因此也带有某种交叉性或边缘性。文化伦理的内涵十分丰富,文化制度伦理、文化政策伦理、文化市场伦理、文化教育伦理、文化传播伦理、文化信息伦理以及文化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等,都可以作为文化伦理学的问题来研究。文化伦理学应该以文化建设领域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按照“文化”概念的一般含义,涉及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宗教信仰、民俗风尚等,与此领域相关的一切伦理问题和道德现象,都在文化伦理学的研究范围。

  

  2.研究文化伦理学的任务

  

  文化伦理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和繁荣昌盛。文化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联系,也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系。因此,文化伦理学也要为此做出应有贡献。具体来说,就是要研究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宗教信仰、民俗风尚等领域的伦理问题和道德现象。提出相关道德原则、规范、范畴,认识和调整文化关系,指导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中的道德选择、评价、教育和修养。人类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创造中,有许许多多健康的催人向上的作品,也出现了一些腐朽、淫秽、丑恶、反动的文化垃圾。文化创造即价值创造活动。价值创造活动的效应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效应,也有消极的效应。这就是人化与异化的并存,也是文化悖论的根源。有的价值创造活动,正价值与负价值同时产生、同步发展;有的价值活动,正价值与负价值前后相继,从眼前看是正价值,从长远看是负价值;有的价值创造活动,先产生正价值,后产生负价值;有的价值活动,先产生负价值,后产生正价值。但是,从整个历史过程来说,人类价值活动创造的正价值多于负价值,而且负价值往往是作为创造新的正价值的起点或中介而存在的。所以,价值和文化的悖论不会使人沮丧,也不会消磨人的创造热情。

  

  3.研究文化伦理学就是要充分、自觉的发挥文化伦理的功能

  

  首先,文化伦理有认识功能。它可以使人们从伦理角度认识文化的价值底蕴和发展趋向。其次,文化伦理有调节功能。它可以通过规范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从而使社会秩序文明化。再次,文化伦理有导向功能。它可以对文化活动和文化发展起到方向盘和指路灯的作用。最后,文化伦理有扬善抑恶的评价功能。它可以通过伦理评价,使优秀文化的发展受到鼓励,使落后、腐朽文化的发展受到贬抑。这些功能的综合运用,就使文化的继承、创新、教育、传播等活动有了一种伦理调控的机制,同时也使相关的伦理文化转换为文化伦理。发挥文化伦理的功能,不但要发挥其规范调节功能,还要发挥其价值导向和激励创造的功能。在当代中国进行文化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质决定的。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有益文化成果,有力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正确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不断创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

  

  三、研究文化伦理学的基本方法和体系结构

  

  1.研究文化伦理学的基本方法

  

  主要是指演绎法还是归纳法?这与对应用伦理学的理解有关。什么是应用伦理学?国内伦理学界存在争议,有的人主张应用伦理学是基础理论伦理学向实践问题的延伸;有的人认为,应用伦理学并不是基础理论伦理学向现实问题的简单延伸,而应该是与传统伦理学不同的伦理学的新范式,新就新在不是从已有的伦理学原理出发,而是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直接面对现实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概括。我认为,这两种应用伦理学观的分歧实质上是两种思路、两种研究方法的分歧,即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分歧。这种分歧是自古就存在的,特别是在近代尤为突出,然而又是可以殊途同归的。文化伦理学既要研究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又要研究文化生活中的问题。既要研究与文化建设、文化管理、文化活动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方针政策中的伦理问题,又要研究与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相关中的道德规范问题;既要用观察的方法,有要用调查的方法;既要描述、归纳,又要分析、比较。还有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与外国相比较的方法。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文化研究和文化创造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进行文化研究和文化创造还必须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文化创造只有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才能使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

  

  2.研究文化伦理学的体系结构

  

  我初步考虑,这可以围绕文化建设的实践问题、规范问题和理论问题,分三部分来构建:

  

  第一部分:研究与文化建设实践对应的伦理评价问题。包括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中伦理问题;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文化生产中的伦理问题;文化传播中的伦理问题;文化消费中的伦理问题;文化共享中的伦理问题等。

  

  第二部分:与文化建设领域对应的伦理规范问题。包括发展科技文化中的伦理规范问题;发展教育文化中的伦理规范问题;发展文学艺术中的伦理规范问题;发展新闻、广电、出版中的伦理规范问题;发展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观、艺术馆中的伦理规范问题;开发宗教文化资源中的伦理规范问题;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伦理规范问题等。

  

  第三部分:与文化建设理论对应的伦理思想问题。包括文化建设今政治、经济、民生、生态建设的关系问题;文化建设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问题;文化建设中的伦理价值观问题;文化人的价值立场和道德人格问题;文化伦理研究中的古、今、中、西问题;文化伦理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创建文化伦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等。

  

  [作者简介]孔润年(1956-),男,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馆长,政法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营口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分析上一篇: 伦理实践理解(伦理学的主体实践是什么)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