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生是未来口腔医学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播口腔健康的践行者,只有集知识、技能、人文素养于一身,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未来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肆虐,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考验着各行各业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改变了高校教书育人的传统工作模式,对口腔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口腔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索的话题。本文以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探讨了疫情防控背景下,构建多方联动、协同育人工作模式的必要性和构建思路。
1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1.1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指出高校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随着2018年5月25日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更是将“育人”工作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育人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核心工作。早在20世纪,国外学者也发布了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报告[1]。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教学工作在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仍然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而如何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同向同行,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人文素养过硬、能担当未来健康使命的口腔医学人才非常必要。
1.2疫情背景改变了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疫情背景下开展在线教学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虽然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线上教学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教与学”的全新体验,但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我校组织的一次在线教学问卷调查中发现,尽管有约80%的学生表示比较适应或者适应线上学习,但是超过一半的口腔医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不如传统教学,学习效果差,担心学习成绩会下降[2]。面对疫情所带来的学习形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晋竹筠等[3]对云南某高校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情绪、生活状态以及对疫情信息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调研,发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不良情绪较少,但有超过1/3甚至接近一半的学生感到生活单调,有95.3%的学生每天会通过各类渠道关注疫情信息,超过60%的学生每天花1~2个小时浏览疫情相关信息。赵波等[4]通过问卷与访谈发现面对疫情,大学生因担心身体健康会出现害怕和恐惧心理,因关注各类疫情消息而导致悲伤和愤怒,因居家在线学习出现倦怠和焦躁,也因就业和升学压力出现焦虑和失落。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现状,正确面对疫情,走出困境,适应疫情背景下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是教书育人者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1.3人才培养需要多方联动,分工协作
高校学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职业评价和价值取向,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肩负着传播健康的使命,面对医患事件的屡次发生,不乏对未来职业失去信心的学生。口腔医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甚至心理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这些任务仅靠教师的一己之力很难实现。疫情期间,全国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奋战前线,无疑给医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然而疫情也给教育带来了危机,教与学、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成为人才培养的障碍。如何化危机为机遇,不是一人之力所能够完成的事情。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高校内部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到高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时间、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协同联动育人功能,切实构建一体化的“十大”育人体系。
2构建口腔医学人才协同育人工作模式的思路与方法
2.1建立多方协作育人工作机制
在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辅导员、兼职班主任、教学管理者,家长甚至模范学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辅导员更多的是承担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专业教师更多的是负责学生的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5]。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之间的协作育人意义重大,在学生的成才道路上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教师履行着“停课不停教”的职责,而辅导员在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援助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他们需要研究制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对疫情高风险地区学生进行情绪安抚和宣传教育,而对低风险地区的学生重点帮助其建立学习、生活规律[3]。具有口腔医学专业背景的兼职班主任从大一开始,便可为学生的专业疑惑进行答疑,承担着职业引领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任务,可以说他们是教师与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此外,疫情的到来,使家庭成为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而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家校携手、合力育人将会大大提升育人效果,形成管理者葑教师葑辅导员葑兼职班主任葑家长葑学生多层面的双向协作及信息反馈机制,将极大地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2.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集体凝聚力,通过自我管理和集体监督,提升综合素质
2.2.1发挥班委的桥梁作用,建立多向交流沟通机制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师、辅导员的谆谆教诲,同时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及集体的凝聚力对其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班集体的凝聚监督作用及优秀学生的组织带头作用,对引导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其中班委的作用尤为突出。班委是沟通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不仅是班主任的助手,还是促进班级团结的凝聚剂,同时,班委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整个班级的核心[7]。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网上交流成为常态,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监督减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否直接决定着其学习效果,而教师和辅导员精力有限,很难频繁而全面地跟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班委在学生与教师和辅导员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双向沟通,无形中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带领着全班同学共同进步。2.2.2发挥学生会组织的管理育人作用高校学生会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学生思想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8]。在学生会中,学生能够借助互相管理的方式,对院校良好学风作风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9]。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成立口腔学生会,设有组织部、纪检部、学习部、生劳部、社会实践部、社团部、宣教部、文体部、安全教育部,创建学生的微博、会徽,建立微信公众号,并有各部门管理章程和规定等。该组织为学生搭建了自我管理、服务同学、提升能力的平台,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生会更是发挥了重要的管理育人作用。每年由学生会牵头,组织了大量有意义的活动,如寝室文化节、社会实践分享会、“我和我的校园”摄影大赛、迎新晚会等,这些活动展现了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其全面发展。
2.3“两课堂”有效结合实现多途径育人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课堂作为知识传授的主阵营,其作用不可忽视,但是活动比较单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授课的开展,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在线录播课无法实现师生互动,直播课因受网络影响,互动也会大打折扣,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而第二课堂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它通过党建与团建、创新创业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校园文化打造等一系列灵活多样且开放性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10]。开展第二课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职业能力是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提高学生就业率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至关重要[11]。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两者的教学质量,更能够实现人才的培养[12]。
2.4抓住疫情带来的教育契机,促进人才培养
2.4.1结合专业特色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各级部门发布了大量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专业知识、防疫知识,涌现了大量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与感人事迹。这对于刚进入大学殿堂,对职业认识尚处于懵懂阶段,或者正在接受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口腔医学生而言,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同时,对于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及教学管理者来说,这些素材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宝贵资料。收集疫情防控相关素材,建立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并利用素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职业荣誉感、维护人类健康的使命感、坚定未来职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2.4.2利用日常工作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大学生价值观具有群体影响性大、个体差异化多的特点[13]。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线下活动局限于学校内部。学生按照校规校纪按部就班上课学习,部分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手机、电脑成为其消遣的主要工具。同时在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络时代原住民[14]。看似比较消极的局面,只要善于挖掘和发挥教育模式改变之后日常工作中所蕴含的育人功能,同样能引导学生在“玩”的同时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如每日健康上报、每日归寝上报,勤洗手、戴口罩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只要坚持做并将其做好,在反复的“日常事务”的执行中,便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健康意识,而这些意识的养成将使其受益终身。在这些日常工作的完成中,学院充分发挥班委及小组长的作用,形成个人→小组→班级→学生工作部的工作模式,全班学生在班委及小组长的带动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条心,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2.4.3多在线平台的混合应用,保障育人工作的开展疫情防控期间,信息化技能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在线教学、在线交流、在线办公。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同步开展,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网络用户量过多、网络条件差等的影响,网络拥堵卡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15],所以有必要利用多个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和交流工作。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使用比较成熟的“优慕课”“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和App开展理论在线授课和课程考核,利用QQ、微信、钉钉开展课前、课后的交流,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2.4.4重视教书育人者能力的提升学生和教师、辅导员等均是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体。只有立足“教书育人对象”和“教书育人实施者”两个角色,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最终促进学生群体的发展和能力提升。不仅需要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增强教师、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等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重视育人者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还需要加强育人者信息技术的培养,提高疫情防控下的信息化教书育人技能。对于已经习惯了线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教书育人者而言,他们需要花时间去适应因疫情所改变的育人环境,他们对在线教学软件的应用、交流平台使用技巧的学习,这对提高疫情期间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O’Doherty等学者曾提出,影响医学教育在线教学发展和实施的主要障碍包括时间限制、技术技能差、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制度策略和支持等[16]。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程度与育人效果息息相关。学院通过课程组—教研室—教学管理部门多级引导,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网络培训与面授指导相结合,加强教师、辅导员及兼职班主任和管理者对信息技术软件、网络教育平台和交流软件的学习。
3结语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正确面对疫情,变危机为机遇,积极挖掘疫情防控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开展面对学生和教书育人实施者两个群体的意识形态宣传和职业引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辅导员、兼职班主人、家长、学生等的优势,构建多方联动、协同育人的工作模式,对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琳 吴晓艳 周智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