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教卫生论文

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166人 

  摘要:在教育领域当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学科,其应该注重结合市场要求以及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和改革以往较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育。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原则、理论构建、实践选择以及评价体系构建四个方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探索和分析,以推动其不断优化和提升,进而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够切实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则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秉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原则,二是以能力为本位原则,三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原则,四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原则[1]。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构建

  (一)注重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现如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所以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会传统文学的人才,同时还需要能够对现代化工具进行有效应用的人才,并且可以借助这些现代化工具进行创新和改革。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注重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成为真正能文能武的应用型人才。

  (二)注重设置应用型的专业方向

  从现状来看,我国很多高校在实际开展汉语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将培养方向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具备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人才,二是培养可以在新闻出版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等多种平台机构进行文化研究、宣传的高级专门人才。结合这两个方向来看,以往较为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注重专业性教育,也就是说重视对本专业和本学科的知识、理论进行教学,但是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并没有太多的涉猎,这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切实需求。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注重结合当今就业形势以及行业发展方向来设置应用型的专业方向,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切实满足社会发展需求[2]。

  (三)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对于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来讲,其长期以来都是比较注重对文学类以及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开设的选修课程也多半是对专业课程的拓展以及延伸,例如民间文学、西方文论、古代文论等。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得太过于专业化,而且口径相对较为狭窄,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与提升。为了保证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对此应该注重压缩基础专业课程,不断增加应用型课程和技术型课程,例如文秘类课程、新闻类课程、视听语言类课程、智能化类课程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对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对于课程体系设置需要注重构建出以中文为主、文理渗透以及各个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这样便能够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

  (四)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指的并不是完全排斥专业理论课,其强调的是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改进,使得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不断向着注重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多补充一些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充分将教学内容与当今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以往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切实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科学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听、说、写、做能力都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五)注重构建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现如今时代在飞速发展,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便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此,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构建实践基地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推动学生不断向着多层次、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路径选择

  首先,注重技能培养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学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技能培养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能力训练,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切实满足职业需求[3]。其次,注重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师应该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加强课内课外教学结合力度。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类实践活动,并且尽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来培养、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使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实现有效衔接,从而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从学校向职场的有效过渡。最后,注重校内教学与实习实践基地的结合。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借用以及整合教育资源,努力为学生构建校外训练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不断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从以往仅限于学校、机关单位、新闻媒体等不断向社会各行各业的方向进行扩展,这样可以保证人才实践培养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四、注重完善课程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往的考核大多数都是利用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考察,整个考核过程完全独立于教学,这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提高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4]。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注重考试制度改革和评级体系构建,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融合多种考核方法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首先,将考核内容与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也就是说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能力和素质进行跟踪考核,具体考核可以利用笔试考核、口试考核以及项目评估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注重跟踪评价以及多方面综合评价,设定好评价标准和评价范围,如对文化基础的评价、对社会参与的评价以及对自主发展的评价等,在此基础上科学选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评价,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现如今伴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上对于汉语言文学人才的要求逐渐向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转变,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仍然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为传统的状态,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切实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作出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正伟.职业需求驱动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核心视角[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32-36.

  [2]张小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索:以景德镇学院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0(8):95-97.

  [3]杨俊才.项目驱动下校政合作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思考:以丽水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暑期教学实践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20(3):91-97.

  [4]李桦,姚国建,朱家席.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举措与实践[J].蚌埠学院学报,2020(1):74-79.

  作者:贾晓旭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策略上一篇: 中职学校档案数字化建设措施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