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教卫生论文

高中生物学教材古诗词内容分析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 30人 

  [摘要]生物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育人资源。通过对人教版高中教材《生物与环境》中的古诗词进行内容锚定、价值思辨及教学案例探讨,研究发现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古诗词资源,有助于跨学科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与培植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实际教学中可应用该资源创设具身化体验的教学情境、命制多样化素材的原创试题、掌握科学化现象的实证方式,以及推理逻辑化线索的学科原理。

  [关键词]古诗词;生物与环境;人教版教材;教学探微

  我国古诗词博大精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呈现,一直发挥着感受语言魅力、记忆文化符号、深化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古诗词资源,并采用借古诗词佳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并逐步理解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等方式深化生物学学科育人价值。基于此,研究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生物与环境》为例,对《生物与环境》中的古诗词进行了内容锚定、价值思辨及教学案例探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教材中古诗词内容锚定及价值探析

  (一)以古诗词展示不同结构层次的生态学内容

  人教版《生物与环境》教材主要呈现了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蕴含了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多维度的生命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即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由此可见,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主要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这几个层面展开研究。而研究者结合人教版新教材《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整理筛选出该部分内容蕴含的古诗词(如表1所示)。不难发现,《生物与环境》教材中的古诗词涵盖了生态学的不同结构层次。该结果不仅表明教材编写的古诗词呈现出内容均衡且分布合理的特点,了解到古人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绿水青山的赞誉,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增强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在强调保护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古诗词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对我们当下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值得珍视和借鉴的。

  (二)古诗词蕴含育人价值探析

  1.跨学科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生物学与文学、思政哲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横向联系。教材中的古诗词呈现于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及其思维方式。例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对同样事物的观察,若立场、视角不同,观点也就不同。生物学巧遇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与人文的关系,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底蕴,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更好传承。2.关注生态培育社会责任感我国古人倡导的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理念一脉相承。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几乎每一章首都配有一首诗,闪耀着中华智慧之光。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是生物学教学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学生应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让地球生态绿意盎然。而在珍惜爱护动物方面,更有“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诗句,尤其是一些濒危、稀有物种更需要及时保护。

  二、教材中古诗词应用的教学策略探微

  (一)渗透古诗词的具身化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强调情境化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师生互动中获取知识、建构概念的教学方法。教师利用学生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或者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写诗时的意境,并提出相关生物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用学生熟悉的古诗词开启新课导入情境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在诗词中的体验,收获愉悦感,以加倍珍惜生活。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图,或者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学小视频,或者播放课前由学生朗诵诗词录制好的微视频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这样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关注度。例如,南北朝的《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导入教学,该诗句描绘的是一幅草原生态系统画面,教师可据诗词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又如,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诗句导入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中的捕食和竞争关系的教学。在学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时,笔者让学生欣赏“落叶归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诗句均蕴含着生物学物质循环的美学价值。

  (二)挖掘古诗词的多样化素材,命制原创试题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的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通过文字与符号描述的方式即纸笔形式进行建构呈现。[2]教师利用丰富多样的古诗词的内容合理命制试题,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在真实情境下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能力,领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迁移能力等综合素养。实际操作中,教师可采用戴帽诗词修饰题干、设计诗词置换选项、概括诗词综合设计等方式命制原创试题。例如,202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突出水与湿地之间的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某调查小组对某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白鹭等部分组成,请回答相关问题。(1)宋·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湿地生态系统的白鹭在繁殖期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行为信息。若要调查群落中白鹭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2)小王同学于清晨在某红树林湿地公园跑步时,拍了一张红树林的照片,并用刘禹锡的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配文发朋友圈。这说明自然美景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

  (三)探究古诗词的科学化现象,掌握实证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特色的学科。新课标提出教学过程重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合理设计安排与之有关的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并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动手实践中内化相关生物学知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笔者根据古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结合教材设计探究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引导学生做出假设“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采用对照实验的办法,学生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不作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学生通过观察深埋两组土壤落叶被分解情况判断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学生动手完成实验操作,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蕴含生物学科学化现象。又如,教师还可利用诗词“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以萤火虫为实验材料,设计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实验,达到让学生感受诗词意境和生物学实验的结合。

  (四)推理古诗词的逻辑化线索,涵育学科原理

  短小精悍的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教师在组织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挖掘古诗词背后的逻辑链条,引导学生分析其隐藏的生物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蕴意深刻的古诗词,意味深远,悬念无限,利用它们的深邃突破教学重难点,易增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如同章回体小说的“悬念”,在学生质疑、思考、讨论中,使美的诗词与教学重难点完美结合,有效呈现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美中促进知识的迁移与深化。例如,《唐子西语录》“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蕴含着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光照对植物的影响。当落叶树木叶片变红时,也就意味着树叶快要凋落了,引起树木落叶的环境信号是日照时间的缩短。当植物接收到日照缩短这一信号后,在植物激素脱落酸的调节下,叶柄基部的一种特殊结构——离层的细胞就迅速分裂,并产生大量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这些酶使离层细胞的中层和细胞壁溶解,最后离层处的细胞几乎都被溶解,于是叶子就掉了。通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诗词中的落叶是由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光和植物激素共同作用的结论。同理,教师还可让学生解释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物质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和能量流动“一山不容二虎”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诗词中的原理内涵。古诗词辞藻精练、意境高远,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古诗词渗透其中,可使课堂导入、实验探究、原理解释和检测反馈巩固更富趣味,活跃学生思维。同时,还能促进生物学知识与人文底蕴的渗透与融合,使学生在认识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4]

  [参考文献]

  [1]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

  [4]梁伟铭.传统文化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11):91-93.

  作者:杨祖芳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上一篇: 地理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的应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