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宪法”这个词汇我们听上去貌似很熟悉,但似乎又离我们很远。宪法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地位,对我国的国家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公民对宪法的信仰却很模糊。相比较而言的美国民众,则更信仰美国的宪法。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的宪法历史和进展,从而批判吸收美国宪法的有益方面并促进我国宪法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家对于法治的建设的重视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可以说,现在的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快速道”。但是不可否认,在老百姓、人民的心中,对于“宪法”的重量始终模糊不清的。
一、中美宪法的比较
(一)中美宪法的共性
虽然,中美的意识形态不同,宪法的内容也大相径庭。但是不管是社会主义的中国,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宪法的目的却是一致的。都保障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和误用。总的来说,是一个国家最核心部分的体现。
(二)中美宪法的差异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在欧美历史上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接着,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而美国则是制定了《1787年宪法》。资产阶级靠着这样一步步的法令来确保、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并且这些西方国家都采用“立宪”的方式来巩固这个国家的运行,以及用宪法来保障自己的人身、自由、安全的保障。可以说,这些资产阶级与宪法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而到了现代美国,活跃在“宪法运动”则变成了黑人,他们利用美国宪法一步一步的获得自己的权利。从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对于奴隶制问题的处理方式及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后,在宪法意义上奴隶制被废除的历史过程中,同样证明,美国宪法是现实政治权力与利益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对黑人解放运动具有决定性影响。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民主的时间比我们早,因此对于“宪法”的概念更加完善,对于“宪法”的理解也更为透彻,所以对“宪法”的信仰也更加虔诚。
我们必须完善宪法的内容,人民才会尊重宪法。此外,由于宪法来源于西方,经过多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中国民众虽然已经了解宪法,宪法制度也已经建立,但是在本土的法律文化中,缺少实现宪法的人文环境和精神底蕴,以至于在今天的中国开展宪法建设时步步维艰,造成我国公民普遍对宪法缺乏信仰。
二、我国传统的“人治思想”根深蒂固
在《窦娥冤》中的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想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最终得到正义伸张的是窦天章(窦娥的父亲)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维护自身利益是通过“人治”这个途径。当人们的权益受到侵犯,人们得到伸张的途径不是“法律”,而是通过更高一级的“官员”。
三、如何培育和树立我国的宪法信仰
宪法在我国的根本法地位决定了其必须被信仰,宪法信仰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宪法的依赖和尊崇,坚持宪法至上的地位并且坚定不移。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深处,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①
首先,必须加强宪法教育宣传。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不然,每年设立的“宪法日”就形同虚设。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但切不可盲目的学习美国的宪法理念。
其次,要坚持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切实增强宪法监督实效。宪法监督是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重要制度形式。宪法实施离不开宪法监督。健全这个机制,不仅可以完善对宪法制度的完善,还可以增强老百姓、民主对我国宪法的信心,培养人民对宪法的信仰。
最后,要做司法的公正、公开,以此来树立宪法的威严。让人人民切切实实的体会到宪法的重要性。
作者:张一煊 来源:法制博览 2016年5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宪法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