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行政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253人 

  摘要:随着高校院系规模不断发展扩大,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升高校整体治理效率,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必须构建完善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这就需要高校基于“放管服”背景下积极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行政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稳定运转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放管服”具体就是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与优化服务这三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高校各个方面也发生了转变,给行政管理决策部门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传统管理模式显然很难应对挑战,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在这种背景下,积极进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很有必要,是高校长远稳定发展目标达成的重要策略。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运转中依旧沿用以往的行政管理体系,各个单位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整体管理效率不高。为此,需要高校方面加强关注,转变传统认知,严格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一、“放管服”内涵

  第一,“放”:简政放权。“放”具体就是说将以往由中央政府掌控的行政权下放至各个高校中,借此有效规避缺乏法律授权与依据的行政权,同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避免出现问题的时候相互推诿。“放管服”落实的重要前提就是政府要积极进行变革,秉承着“减权”与“限权”的决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政交还于民。这样,便能使各个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第二,“管”:放管结合。“管”具体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自身管理职能,将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然后积极进行监管系统的创新与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强化政府行政管理队伍的活力,增强其管理职能[1]。需要认清的一点是,政府的“放”并不是说完全不管,而是说将一些不相关的去除掉,将精力集中起来管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在简政放权的时候,教育部门应该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充分考虑当前教育市场发展情况,遵循其发展规律,根据高校实际制订合适的改革计划,这样能为教育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三,“服”:优化服务。“服”可以说是最终的目的,具体就是指政府方面需要积极转变职能,从以往的管理型朝着服务型方向不断前进,围绕着保障高校权益开展各项工作,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有效发展。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改革而言,最为主要的目的便是建设让人民满意和放心的教育,为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认知滞后与固化。就现实情况来看,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当前部分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还有着显著“一言堂”的情况,一些管理者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行动比较消极,而且态度也比较敷衍[2]。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说,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都不是很强,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同时,部分人员非但没有将自己当成是服务人员,反而还觉得自己是管理人员,而师生则是被管理的对象。除此之外,因为部分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用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时间较长,所以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进而在面对“放管服”政策时,一些工作人员难免会有抗拒心理。再加上,政府对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十分看重,所以出台了很多政策,导致高校行政部门应接不暇,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不能将政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二,行政管理机构臃肿。现如今,高校应用的基本都是校长负责制,这一制度存在突出的科层制特点,虽然对高校管理工作有着不小的助力,不过其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高校党委与团委所处系统,在某些行政职能上和校长领导下的行政系统存在很大的相似。这样便引发相关组织与部门的重合,权责比较模糊,资源浪费情况明显[3]。而且一旦出现问题,职能部门之间极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导致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就科研经费申请应用而言,往往需要通过多个部门,显得十分拖延和缓慢。科研部门主要负责相关管理,对于各种经费的应用情况并不会进行跟踪管理。而对于财务部门而言,主要就是负责经费管理,所以在支出判断上,往往将票据的真实性等当作依据。两个部门存在严重的脱节,给经费监督与管理造成了很大阻碍。第三,监管体制不完善。就高校内部来说,民主完善的监督技能能够确保权力的规范性。现如今,高校内部基本都是采用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存在很强的民主性,教职工借助教代会体系进行高校行政权力的监督,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高校教代会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如没能进行行政权力范围的界定,同时事前与事后的监督也比较欠缺[4]。就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对于高校权力的监管也不是很看重,导致高校行政管理现代化发展严重受阻。政府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不过依旧有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采用“以审代管”的滞后模式,不仅审批程序十分复杂,而且整体过程也显得很混乱,给高校管理者带来很大麻烦,创新显得十分紧迫。而且在简政放权落实后,相关部门没能与时俱进,进而难以达成相关要求,影响整体监管效果。

  三、“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第一,强化简政放权力度。在“放管服”背景下,放权是十分重要的前提,管理与服务完善优化则是过程,将这几方面有效融合,促进高校发展进步才是最为主要的目标。针对此,政府方面应该以高等教育市场发展导向作为基础,推出合适的政策,将权力进行下放。不过仅靠相关政策还不够,还得搭配合适的协调方案,帮助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找到切入点,合理进行政策的落实,促进改革工作的开展[5]。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合理的细化放权政策,明确将哪些权力下放,下放的对象是谁,应该应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权力的下放等,这些都是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并据此进行政策的不断优化,以便为高校管理改革提供更大助力。除此之外,政府在权力下放过程中,还得注重管理部门的细化,如下级只需要向上级汇报就可以了,同时各个部门负责的工作也得清晰明确,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工作效率,有效避免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第二,创新管理理念。“放管服”是新时代高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政策,所以传统行政管理理念明显不是很适用。为此,高校需要加强关注,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促进现有行政管理人员观念的创新改变,从以往的管理意识朝着服务意识的方向前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就是创新思维。思维局限固化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应该积极做出改变,加强对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分析“放管服”政策。其次就是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角色存在双重性,不仅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同时还是师生服务者,所以需要做到“以身作则”和“以人为本”。最后就是具备科学认知。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应该多方位、综合性的落实,而不是一味侧重于主观层面的偏好,应该同时关注效益和质量,并且将科学认知当成重要的指向标。第三,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就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而言,需要充分考虑简政高效服务型模式,转变以往内部事务繁杂的现状,这样才能获得更为充足的创新空间,为高校注入新鲜的活力。首先,应该引入扁平化管理模式,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设置相关部门与科室,整合内部工作内容,避免出现重叠的情况。同时,还应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打破以往信息孤岛的情况,尽可能地将权力重心下移与分散。合理应用扁平化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缩减行政运营成本,促进决策体系有效的运转。而且,这样还能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稳定开展,有效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第四,完善监管机制。就当前情况来看,中国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期,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也应该与时俱进,和时代发展适应协调,合理改革创新。并且,要注重事情开展各个环节的监管,将现实问题整合起来,探索合理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在具体监管中,还得严格遵循和规范的流程,创新监管方式,实现抽查监管与重点监管的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飞速发展下,对高校行政管理质量越来越关注。针对此,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创新改革。并且,高校在此过程中也要深层次分析“放管服”政策,然后基于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落实,将权力下放到具体的部门或个人。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监管的强化,确保管理工作公开透明、稳定有效的开展,为高校有序运转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穆梦妍.“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0):45-46.

  [2]邓文,潘君.“放管服”视域下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及出路[J].当代经济,2018(6):121-123.

  [3]姚以亮,覃勤.简政放权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07.

  [4]金娜.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困境与路径[J].管理观察,2018(34):107-108.

  [5]王莹.“放管服”视阈下的高校行政管理问题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10):211-212.

  作者:蒋兆伦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返回行政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两岸合作对中医药专业创新创业的影响上一篇: 高校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措施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