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出镜记者 现状 记者素养
一、什么是出镜记者
1.出镜记者的定义
“出镜记者”英文一词原文为:on-cameracorrespondentand reporter,意思是上镜的通讯员和记者,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是:通讯员和记者在镜头前通过连线向演播室内的主持人或向观众报告现场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向新闻当事人提出观众想提出的问题,并找出答案,同时对所报道新闻事实的准确性负责,出镜时的语音语调准确恰当,评论公正客观。
2.出镜记者的分类
目前,出镜记者根据所在新闻节目的类别、报道的性质,大致分三类:一类是“新闻消息出镜记者”,如:参加《2010年两会报道》的现场记者,在这类新闻消息中,出镜记者在镜头中报道的时间较短,多为现场描述和简单的提问,他们在直播连线中较多出现;第二类是“新闻专题出镜记者”,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柴静、杨春,他们贯穿整体新闻事件的调查和采访过程中,对新闻当事人进行提问,或者对新闻事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归纳,发表简单的评论;第三类就是“人物访谈类出镜记者”如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王志、凤凰卫视《杨澜工作室》杨澜、《鲁豫有约》的鲁豫等等,他们往往以某一新闻事件为依托,在节目中对新闻人物进行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采访。
二、我国电视出镜记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出镜记者,有的报道细致精彩,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也有不少滥竽充数、素质低下的,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电视出镜记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目前不少出镜记者由于缺乏实际训练,虽然形象清新、口齿伶俐,但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事件突发变故,很多人会变得词不达意、神态慌乱。甚至丧失对新闻的报道力。
事实上,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分为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前者需要记者对新闻背景和现场信息迅速融合并对事实加以判断,它直接决定着电视新闻记者在作现场出镜报道时的表现。而后者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基础上具备超凡洞察力。而在我国,许多记者对新闻现场的判断力十分片面,有的对事实陈述不清,有的则在导向方面出现偏差。影响传播效果。
2.缺乏对新闻现场的把握能力
举个例子:在cctv的国际新闻中,国内某省台记者在现场出镜时说:“各位观众,这里是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与会代表将讨论通过第一部欧洲宪法。”随后。镜头转为会场画面:众多欧盟首脑坐在一起,有的发言,有的聆听,解说也变为播音员的声音,解说词则采用了新华社通稿,而出镜记者就此消失,声音、画面不再出现。
针对此次现场报道,笔者认为,新闻记者在现场出镜的目的,是为了使新闻更具现场性,但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性并非只是“记者出镜+现场画面”。电视新闻中,声音与画面应有机结合、不能割裂,而上述报道的声、画“两张皮”,出镜与新闻现场出现“两张皮”,记者出镜只是对观众已知信息的重复,毫无价值,追其原因就是记者对现场缺乏把握能力。
出镜记者的对新闻现场的主动把握是关系到出镜效果、进而直接关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出镜前,在充分了解观察和思考后,主动追踪和把握新闻现场动向,积极进行报道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的新闻事件,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是这样报道的:记者在会场外出镜,报道了会议的召开,紧接着介绍了会议召开的原因、背景,还现场回答了演播室主持人的提问,对会议成果做出预测,随后,该记者在会场内外对几位与会的欧盟外长进行了采访,全篇报道只出现了一个会议的画面,但该名记者却把握全场,贯穿节目始终,出镜、采访和解说一气呵成,体现出十足的现场感,带给观众大量有价值信息,形式也很吸引人,这名记者的出镜给这篇新闻报道的现场性和真实性都加了不少分。
3.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的记者往往使采访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沉迷于现场气氛,或欣喜若狂、或悲愤不已,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一是置身事外,情感冷漠,不管现场氛围如何,无论是什么题材、事件,记者总是面无表情、置身事外。冷漠会妨碍访谈双方的情感交流,从而使采访无法深入。上述两种情况都是职业素养不成熟的表现。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她的《99个问号——敬一丹漫谈主持人》一书当中提到过一次采访经历:由于没有把握好自身情感,在采访中她被受访对象影响,和被访者一起失声痛哭、泣不成声,致使这次采访失败,事后她总结这次采访失败的原因正是由于自己当时缺乏对情感的控制和把握。
可见,作为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有强烈的是非观作为情感表达的基础,其次,也要讲求记者的客观公正和情感控制,记者要能从新闻事件的影响中超脱出来,成为客观的媒体代言人,从而履行自己的职责。
4.提问缺乏针对性
不少出镜记者的提问没有针对性,随意性强——“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感想?”,新闻中大量充斥的开放式提问常常使采访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杨澜曾说:“我以提问为生。”记者的任务就是采访,出镜记者在采访中的角色就是一个问询者,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实质。以套话提问的结果,得到的也可能只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套话。新闻需要的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是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要想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提出有针对性、有挖掘力的问题。
5.只顾自己表现,忘了倾听
不少记者在现场只记得自己去说,却忘记了给被访者说话的机会,他们在现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置身旁的被访者于不顾,采访几乎变成了记者的个人口才秀。
记者应该学会倾听,记者的倾听是一种对他人尊重的态度,也是对被采访者畅所欲言的一种期待。记者的倾听还是一种技巧,要善听、会昕,记者的“听”是“说”和“问”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记者的倾听本身就是胸有成竹的表现,这是记者传递给观众的很重要的非语言信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曾介绍过自己的采访经验,他认为采访的核心目的是得到新闻事实,因此,记者要给对方说话的权利,也给自己探寻新闻事实的机会,“让对方发出火花,烧出光亮。这才是记者的真本事。”
三、如何提高出镜记者素养
记者出镜采访报道有它的特殊规律与工作方法,这就要求出镜记者不仅应具备新闻工作者基本的素质,更要培养一些特殊的能力素养:
1.要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记者出镜做报道,是随着新闻现场发生的变化,及时组
织语言,进行现场口述,新闻事实稍纵即逝,没有时间反复推敲字句,这就要求出镜记者语言逻辑性要强,出口成章,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表达流畅,让观众一听就明白。
2.应重视出镜时的荧屏形象。
出镜记者提倡本色出镜是为了展示记者亲切、真实的一面,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切感、现场感。但是这不等于出镜记者可以不修边幅,随心所欲、我行我素,记者出镜时应对自己的身体动作、着装仪表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在采访时,出镜记者要避免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动作带上屏幕,着装要庄重大方,与采访环境和谐一致,在镜头前要稳重,无论是坐、是站、是行,姿态都要端正得体,避免故作深沉或自我欣赏,否则,这些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将影响新闻的总体传播效果。
3.要有细致入微的现场观察力。
在新闻现场,记者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观察现场细节,挖掘真正有价值的、与众不同的内容,新闻现场任何一个细节、一个动作都不能逃离记者的眼睛,只有观察得深,观察得细,才能讲得精彩,问得到位。而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是记者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内在的素质的提炼。
4.做好前期准备,提问有的放矢
访前准备是采访中的重要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是在思维上交锋,这种交锋往往在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结束。而为这短短的一瞬,记者的准备确应该是是几天、几个月甚至更长。在采访过程中问什么,怎么问,这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大量案头工作,查找相关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等,只有这样,在设计问题和采访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5.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间的关系
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什么人,现场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视和俯视,而应该是平视。所谓“平视”,是指人文观念上的平等,即对被采访者的充分尊重。
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是有变化的:对待强势的被访者,记者应该采取适当压抑对方的方式,而对待弱势的被访者,记者应该采取鼓励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平等的对话,让被访者能知无不言,使得采访顺利进行。
四、出镜记者的发展趋势
1.愈加细分化、专业化
除新闻专业知识外,其他多方面知识及人脉资源的积累会变的愈加重要,这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绝大部分的电视台都为出镜记者分线,如:政法线、医院线、农林线、教育线等等。这就对记者在改专业的知识要求大大增加,不但要有专业的新闻知识还要懂得其他各个方面的专业性知识。
2.国际化趋势加深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生活、工作,他们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成为我们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采访的过程中,必定会因为国界不一样,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等等的不一样而出现众多的问题,不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也许就会犯错,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出国采访变得愈加频繁,记者迫切需要学习一门甚至几门外语以适应工作需求。
3.网络时代的到来及第四媒体出现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和3g时代的到来,对于出镜记者直接与观众对话及交流也能变成可能。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背景下的人们都能随心所欲的对某件事进行讨论或者和直接和记者进行提问、对话等,这些都需要记者更需要学会掌握和利用网络技能和利用各种新兴媒体,使用这些新手段挖掘和传播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受众服务。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