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互联网冲击引发的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2023-01-10  本文已影响 49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研究缘起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对于新闻业的意义引起了新闻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尽管互联网并没有如一些人预料的那样,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一场革命,塑造出全新的新闻业。但如今我们再讨论新闻业时,已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一互联网已经深深“嵌入”到新闻业的肌体:一方面,它成为新闻实践的活跃平台,为新闻业提供具有无限可能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新闻实践的一部分,在或明或暗地改变着传统新闻业的面貌。互联网究竟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闻业与传统新闻业有何区别?本文尝试从新闻常规(newsroutines)的角度来对上述问题做一解析。

  新闻常规是新闻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按照休梅克(Shoemaker)和瑞斯(Reese)的定义,新闻常规是新闻工作者用来完成工作的一系列模式化的、常规的、重复的实践和形式。简单来说,它指涉的是新闻工作者用来处理每天工作任务的习惯方式,包括寻找选题、联络消息来源、判断核实信息、采访、写作等部分,以上各项还可以再做细分。这些新闻常规其实就是曰常新闻生产中隐藏着的规则,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有效地应对新闻工作的无序和不确定性。新闻常规的形成是个动态的过程,往往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改变而调整。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新闻业变迁的切入口。正如夏倩芳和王艳所言“新闻传播的变迁必然会反映在新闻常规的变化上,体现在新闻工作者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中,可以说,新闻常规是我们描绘和理解新闻业现状时必须把握的实然存在”。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新闻制作和发布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给传统新闻业带来的冲击曰趋明显,新闻组织如何适应这一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新闻常规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新闻组织而言,又代表了什么样的意涵?本文希望在梳理相关西方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新闻实践对此做一探索性的研究。

  二、新闻组织与新闻常规

  新闻既是一种个人产品,也是一种组织产品。记者虽拥有各自的特长与自主性,但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生产流程却必须在新闻室内经过层层的把关与决策过程,才能制作出成品。新闻室的曰常运作未必会有一套巨细无遗的规章制度,而更多依靠一种无形的组织文化。因此,新闻常规在组织运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媒体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在新闻室内使用常规使工作顺利完成的正式组织。④新闻组织内部通过各种规训手段,如日常采编流程、业务培训、晋级和奖惩体系、薪酬体系等,使新闻工作者不断内化和重复这些做法,从而使新闻生产呈现出较为稳定和一致的样貌。⑤新闻工作者在常规中执行任务,也通过常规完成他们的工作。这套新闻常规的运作对于新闻组织和个体均有裨益。对于个体来说,常规赋予他们空间、技术等因素所带来的新闻常规的变化。

  (一)路线常规

  在塔克曼的研究中,社会被新闻组织分割成若干细格,组织内部则设计出特定的‘‘路线(beat)”配备专门的记者长久而定期地获取路线信息,不同新闻组织根据对事件或机构的不同重视程度决定是否或如何设置路线。路线中比较重要的机构成为记者关注的重点,为不遗漏重要线索,记者须定期联络与拜访。_般来说,政府、大企业、宗教团体等较容易成为媒体的固定路线。®费什曼(Fishman)认为路线是扎根于记者实际工作世界中的概念,它在新闻组织中的历史甚至早于主跑路线的个体的历史。在他看来,虽然路线主要由记者负责联系,但路线的归属却由新闻组织内的管理人员负责调配。瑏路线并不总是由机构构成,也存在_些话题或活动因为出现频率较高而持续受到重视,逐渐形成“话题决定路线”的情况,比如环保议题便成为许多媒体的固定路线。可以说,路线是影响新闻选择的先决条件,而且不同路线的记者在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时选取的报道角度往往会有不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成为许多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资源库。早在1999年,美国就有92%的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新闻素材。瑩2010年,一份对2500多位中国记者的调查也显示,受访者中超过9成的记者认为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线索有价值,超过6成的记者曾通过“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新闻线索或采访对象”完成过选题报道。*当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在日常新闻生产中的作用日趋凸显时,设置与网络信息有关的路线就成为_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从国内媒体的实践来看,_些媒体设置了专门的报网互动版面,如《南方都市报》的网眼版将原本在网上流传的事件信息“落地”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题材。在具体操作中,网眼版不是直接采用网民报料,而是主动去_些热门的网络论坛寻找网络相关题材,记者需要大量阅读与网络事件相关的每一个帖子,提炼角度、设计问题,然后去采访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或有关部门。瑡还有媒体设置了专门的网络监控记者,如《安徽商报》设置一名监控记者,负责实时监控百度新闻等搜索引擎中有关安徽的新闻。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在百度中键入“安徽’“合肥”这类关键词进行检索,看全国其他媒体报道中有没有关于安徽方面的新闻,如果有的话,就需要看新闻内容是就可以安排下_步的采访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之所以成为传统媒体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路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近年来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多源出于互联网。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使得公共事件的发生频率、传播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宜黄事件’“李刚事件”等共同推动微博事件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常规题材,进入新闻生产的常规流程。*传统的新闻从业者根据个人经验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来判断某个事件的新闻价值,某些被选择的事件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是因为它们符合了特定的组织标准和文化价值。但互联网出现后,这一状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网上热门事件成为媒体新闻选择的新标准。网络热点往往意味着此事具有吸引网民注意的元素,也就意味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从而简化了记者们的新闻选择过程。

  (二)消息来源常规

  虽然不同新闻组织设置的路线会存有差异,但与路线上的消息来源保持密切互动的工作常规则大体一致。在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中,西加尔(Sigal)分析了1949年至1969年间《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的头版新闻,结果发现美国及外国政府官员占所有消息来源的四分之三。瑐此后对消息来源的研究也都有类似的结论,学者们发现_些特定的组织或个体更容易成为消息来源,官方部门、社会精英、专家、男性等更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关系也成为一种例行性的新闻常规,在实践中表现出共生、同化、对立、交换四种类型。瑐消息来源的角色如此重要,以至于新闻社会学者们认为,真正的新闻应是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共同合作的结果。甘斯把新闻生产比喻为一段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共舞”的过程,两者虽然均可随时带领另_方起舞,但大部分时候占上风者仍为消息来源。

  在记者搜寻消息来源的过程中,传统上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在这方面的作用。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业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介资源。近年来的研究指向了与消息来源有关的新闻常规和实践的重要变化,帕弗里克(Pavlik)就强调了记者如何使用网络工具来搜集信息或者与人联络。瑧从中国记者的实践来看,在搜索引擎、网络论坛之外,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越发凸显出它在帮助记者寻找消息来源方面的重要性。在微博平台上的记者寻找消息来户的主动爆料,他们或是事件的当事人或是知情者,将相关信息发布到微博上后引起记者的关注。第二种由事件当事人自行发布,记者跟进采访。他们发布的微博基本上是_手信息、原始素材,记者往往可以由此接近核心信源,把握事件最新进展。第三种则为记者主动求援、广泛搜寻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知情者。在微博平台上,记者与消息来源的距离缩短,由疏离、陌生变为接近、熟知。由于微博发布技术门槛低、发布主体去中心化,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名人或普通人都能在报道聚焦时期成为“焦点人物”记者可以即时掌握其动态,还可以用关注、跟帖、转发或私信方式与其公开交流或私下联系。瑨事实上,Twitter之所以受到美国新闻记者的青睐,与它便于记者寻找消息来源也有密切关系。瑐与此同时,这些网络工具提供的便利性也使得记者更多地待在编辑部里。尼格伦(Nygren)的研究就指出,许多瑞典记者比5到10年前花费更多的时间待在编辑部。同一调查还表明,大多数很少离开编辑部的记者是所谓的网络记者,他们利用其他记者搜集的材料,网上的消息来源以及电话来尽可能快速地制作新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使记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与快速,但并没有使消息来源的多元性变得更强。

  (三)时间常规

  时间是影响新闻取舍的重要考量因素,尽管关于新闻的定义纷繁多样,但在新闻价值的判断中,时效性却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的间隔越短,新闻报道也就具有更高的价值,重视突发新闻、设置截稿期限都是时间观念影响下的产物。新闻工作是一个‘‘因时作息”的行业,一方面,为了获取新闻,新闻组织和新闻工作者会配合路线与消息来源的工作时间而形成独特的工作节奏,比如定时定期拜访路线上的消息来源;另一方面,任何社会事件要被报道都须与新闻媒体的工作节奏相吻合。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尽管记者们努力缩短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滞,但受限于客观条件,记者们处理的永远都是已经完成式的新闻。随着媒介生产平台的多样化以及一些更为复杂的内容管理系统的引入,记者生产所需要的单位时间越来越短。尼格伦的调查表明,传统的地方媒体的记者一天可以制作2到3条新闻,但在网络媒体工作的记者效率最高的可以达到一天5到10条稿件。这充分证明,互联网及其了新闻产品的数量。但与此同时,新闻产品的质量并没有随之提升。也有学者注意到,数字技术也使得传统媒体的截稿期有所变化。克兰纳伯格(Klmenberg)指出,网络媒体已经打破了一个新闻工作日内(newsday)原有的时间边界,创造了一个总是有突发新闻需要报道和反应的信息环境。*记者完成工作的单位时间比以往被压缩了很多,在网络环境下从事新闻生产,必须面对时效性所带来的压力。“高速新闻”越来越具有支配地位。瑑中国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比如6月7日发生的“福建省厦门市BRT公交车燃烧事故”在事故嫌疑人的有关信息被锁定后《新京报》等传统媒体就在第_时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前方记者的稿件,以长微博的形式突破微博文本140字的限制,将记者采访到的内容予以披露,而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截稿期限的限制。

  四、新闻常规的冲击与吸纳

  从上述讨论来看,新闻常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以应对千变万化的新闻生产情境。虽然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会对其既定的新闻常规进行范式修补(paradigmrepair),但这种修补只是在程度上有深有浅,难以形成根本性的范式更替。即使是最有可能对传统的新闻范式形成冲击的参与式新闻也难以撼动既定范式。

  参与式新闻描述的是普通公众如何参与到收集、选择、出版、发布、评论及公开讨论新闻的过程和这种公众参与所产生的效果。瑑它正是依托互联网的技术特点,让受众的参与性在互联网平台受到最大程度地尊重与拓展,使普通公众有可能直接介入到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但在新闻生产过程的五个阶段中,公众参与的程度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第一个阶段是接近/观察阶段。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不同的方式可以联系到新闻室或是某位特定的记者,最常用的方式是电子邮件,鼓励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或者是对新闻报道的建议,但是能否采用仍取决于专业记者的判断。因此,公众设置议程的能力被记者们紧紧地限制住。第二个阶段是选择/过滤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对公众关闭的,如果放任公众介入就意味着新闻的决策权交给了公众,对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而言,这是不可容忍的。在第三个阶段处理/编辑阶段,媒体也会尽量他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记者的生产效率,增加避免允许公众来撰写他们自己的新闻报道,即使为民报道提供了机会,整个过程也要受到严厉的编辑控制。而且公民的参与要取决于新闻的性质,如果是硬新闻则仍由专业记者掌控,只有如旅游、文化一类的软新闻才会欢迎公众生产的内容。新闻生产的第四个阶段是传播阶段,用户能够决策的程度也非常有限。很多报纸网站设置了根据最多用户阅读或邮件发送的报道排名,这看似是记者把判断哪条新闻最佳的决策权力交给了用户,但在许多专业记者看来,做出这样的判断其实是记者能够而且应该扮演的另外_个角色。最后_个阶段是新闻的阐释阶段,这是目前为用户参与提供了最多选项的阶段,用户被鼓励就当曰的新闻发表意见。最简单又最直接的工具就是关于当曰议题和报道的民意调查,这通常会吸引最多的用户参与,对用户来说匿名投票不需要花费什么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主要的参与方式:1种是在报道的下方允许评论,另一种是与新闻分开设置专门的论坛供读者讨论。可见,评论是最为广泛应用的参与方式,促使用户讨论专业记者生产的内容。

  从上述五个新闻生产的不同阶段可以看出,报纸网站在大多数新闻生产的阶段提供给用户的参与选项都是相对有限的,只有在生产过程的最后1个阶段,用户能够评论或者讨论专业记者已经制作完毕并出版的内容。也就是说,专业新闻记者作为把关人仍然牢牢地掌控着新闻生产的绝大多数权力。张伟伟对一家中国报纸报网互动版面采纳UGC(用户生产内容)所进行的研究也证明了上述西方学者的结论。根据她的观察‘报网互动”栏目的编辑记者每天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工作流程,实际上和报纸新闻的工作常规并没有区别。他们在进行新闻选择时并不考虑网民因素,和网友之间也完全没有互动。张伟伟认为“报网互动”一周有五天要出版,填版压力对于版面的一个编辑和三个记者来说是很大的工作负荷。他们每天工作的目的就是尽快找到合适的新闻线索,安排采访,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版面内容。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不得不将“受众参与”摒弃在工作常规之外。

  从参与式新闻的例子可以看出,传统新闻组织的新闻常规具有强大的适应和吸纳能力。李立峰发现香港的传统媒体在受到新媒体事件的冲击后,很快做出了“范式订定”结果导致新媒体事件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被常规化、工具化,最终又被纳入到权力关系强有力的改变。瑑周葆华则在李立峰的‘‘范式订定”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订定范式”的概念,在大陆的新闻生产环境下,由于事件的类型、地点、传播符号、微博介入的功能等特质的差异,范式订定很少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组事件共同推动的动态过程,其中的具体事件可能会从不同面向修订既有范式,比如“对新闻生产过程的不同冲击、对新闻价值的更新以及对报道框架的改进等。

  两位学者都注意到,互联网对传统的新闻常规构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最终都被新闻常规所吸纳,没有从根本上颠覆原有的常规。新闻常规为何会具有这种特征?近年来,新闻研究中兴起的制度理论给出的解释是,新闻组织通过各种规则来协调新闻生产,这些规则在组织场域中经过系统化后,形成一个由相对稳定的、趋同化的规则组成的体系,便成为组织中理所当然的制度结构,它“包括新闻业信奉的道德准则,媒介公司的官僚机构内等级森严的劳动分工,新闻采访的组织分工,新闻从业者进行选择和解释辩护的标准化言辞,以及典型的新闻视觉呈现、叙事结构和文字风格等”。*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制度通常以路径依赖的方式发生演变,初始事件或过程比后来的事件和过程对系统产生更大影响。最初的模式带有积极的正反馈特征,行动者受到激励而采用已经建立的制度结构,而不是寻求改变。只有当系统发生断裂的关键节点以及出现新方向的机会,制度变迁才有可能发生。

  五、结语

  过往对新闻工作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种截然不同却有相互补充的路径:一类是讨论新闻组织和记者如何建构现实,另一类研究新闻记者如何将自身塑造成为一个职业团体。瑠对互联网情境下的新闻工作的研究属于第二种路径,此类研究关心的是具体的新闻实践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从新闻常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自塔克曼以后,有关新闻行业的常规或规范的研究渐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集中探讨新闻业曰常新闻生产中形成的固定程序、行业惯例、标准化实践以及专业规范。瑡尽管这些关于新闻常规的研究来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媒体,但其研究结论却都非常一致,不管组织、地域、规模和种类有何不因就在于新闻是由系列共享的组织常规和惯例界定的。这种缺乏变化的看法使得在对新闻常规的研究中,还有_些更关键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制约新闻生产过程的组织常规和惯例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他们又是如何在媒介组织间传播和扩散的呢?不同的新闻组织在运用这些惯例时会产生差异吗?其他地方的新闻媒介也会使用相同的新闻惯例和传统吗?如果是,这些新闻惯例会导致同样的新闻趋同的结果吗?

  具体到本文所讨论的互联网情境下的新闻常规,下列疑问是值得深究的:互联网元素是如何渗透到新闻常规中的?传统的新闻室和网络新闻室中采纳的新闻常规是否有所不同?这些新的常规成分能否推翻传统的新闻范式?由于本文是一篇主要基于现有文献的初步讨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经验研究,或可尝试从以下三种研究路径着手:

  第一,对于关键事件或热点时刻的研究。选择某—重大事件,深入探讨新闻从业者进行新闻生产时体现出的规范、惯例、流程等。热点时刻则指那些关系到新闻业专业地位的事件,透视新闻工作者如何划清专业实践的边界,修补新闻范式或提升新闻业的社会地位。前者如李立峰以一起新媒体事件“巴士阿叔”为例,展示了新媒体对主流媒体既定范式的冲击,主流媒体又如何通过修正范式来回应;后者如李艳对“邓玉娇事件”中新闻工作者专业反思的讨论,围绕此次公共事件引发的报道争议,具有专业自觉意识的新闻从业者重申和确认了“事实、客观、平衡”等新闻工作的普适性原则。

  第二,新闻室的人类学研究。20世纪70、80年代,新闻社会学的一批经典著作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新闻生产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解剖。近年来,_批欧美学者进入到不同网络媒体的新闻室进行参与观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网络新闻的生产过程,新闻常规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_个问题。他们进入新闻室考察新闻常规、行业规范、专业认同等在网络环境下的变化,掀起第二波对新闻室的民族志研究。

  第三,记者职业生涯的研究。新闻记者的职业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互联网在中国舆论生态的地位愈显重要,不少传统媒体的资深从业者转换跑道,投身到互联网媒体中。在这个职业生涯转换的过程中,他们是否也会对传统的新闻专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与认知差异?他们如何调适原有的新闻工作方式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新闻生产?在对这类转换生产平台的新闻从业者进行访谈时,宜采用再现式访谈(reconstructioninterview)的方法,选择具体的新闻报道,让受访者回忆采写的过程。瑒通过比较受访者在新旧平台上的新闻实践,探求新闻常规的变化过程。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捍卫新闻真实存在吗(捍卫新闻真实性)上一篇: 英语新闻的语篇特点分析(英语新闻语篇结构)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