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药学论文

导管异位的临床表现(置管时并发症导管异位最常见)

2022-11-05  本文已影响 591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 目的 分析PICC导管发生异位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48例发生PICC导管异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导管异位病人中,误入颈内静脉24例,位于锁骨下静脉9例,反折至胸壁静脉4例,反折至腋静脉2例,进入右心房6例,至对侧锁骨下静脉3例。经处理后39例置于上腔静脉,4例由于血管条件差调整失败置于锁骨下静脉,5例更换肢体重新穿刺成功。结论 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正确的体位、准确的导管测量及有效的心理指导可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关键词 PICC;导管异位;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近年来,经过外周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易于护理的深静脉置管途径[1]。然而,PICC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63%~24.60%[2]。导管异位可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PICC置管中,48例发生导管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导管异位患者,男37例,女11例,年龄41岁-82岁,平均年龄67岁。肺癌22例,乳腺癌8例,脑梗死7例,矽肺6,食管癌3例,结肠癌2例。75岁以上的患者32例,占66.67%。穿刺静脉中,贵要静脉23例 肘正中静脉11例 头静脉14例。
  1.2 材料 选用美国BD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安全型PICC导管(5Fr或4Fr)。固定材料均用3M公司生产的10 cm×12 cm的无菌贴膜覆盖。
  1.3导管尖端位置的定位 X线摄片定位是 PICC 置管后头端定位的金标准。T5-T7 为PICC置管适宜位置,T4相当于胸锁关节位置,T5相当于上腔静脉上段,T6-T-相当于上腔静脉中下段 ,T8以下为进入心房[3]。于跃等[4]认为导管末端的最适位置应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
  2 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
  2.1与选择的静脉有关 PICC常用穿刺部位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管径粗直、静脉瓣少,在置管体位下是最直、最短的途径,是PICC置管的首选;肘正中静脉粗而直,但个体差异较大, 静脉瓣较多,作为次选;头静脉行于三角胸肌沟中,穿锁胸筋膜汇入腋静脉,其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细,分支和静脉瓣较多,从而增加导管异位的发生率。而且,经头静脉穿刺发生导管异位后较难调整到位,所以一般不选此静脉穿刺。
  2.2与病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在置管过程中病人情绪过于紧张,致使血管痉挛,管腔缩小,导管与血管壁间摩擦力增加,置管阻力增大,使导管尖端不能顺利到达上腔静脉而发生异位。
  2.3与体表测量方法不准确有关 导管置入过深可导致导管异位于右心房或右心室,导管置入过短则可导致导管异位于头臂静脉,赵锐祎[5]推荐适合国人的测量方法为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返折至第2肋。
  2.4与病人体位不当有关 置管时常规协助病人将头偏向穿刺侧并使其下颌紧贴肩部,如患者呈强迫体位、肥胖、颈项强直、颈部纤维化、神志不清时,因患者不能有效屈颈压迫颈内静脉,同时操作者又未使用有效的方法压闭颈内静脉,导致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
  2.5其他因素 老年患者血管硬化,血管管腔狭窄;消瘦患者肌肉萎缩,牵拉血管致走向改变;长期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及化疗病人血管损伤硬化;血管畸形、病人有纵膈肿块、以往血栓形成史、手术史、放疗史也是导致导管异位的重要因素。
  3预防及处理措施
  3.1做好置管前的评估 包括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置管途径,有无外伤史、手术史、放疗史,病人的配合程度及颈部的活动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操作。同时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减轻心理负担,消除精神紧张。
  3.2选择合适的血管,准确测量置入长度。置管时首选贵要静脉,且右侧优于左侧,因左侧上肢血管路经较长且弯曲,易导致异位。准确测量导管的置入长度是防止异位发生的前提。研究表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锁骨头下缘距离+右侧4 cm或左侧7 cm为置管长度,此种方法置入导管的末端位置最佳,置管成功率高。
  3.3选择适当的体位 置管中,可采用患者头转向穿刺侧肢体下颌紧贴肩部的方法,避免导管进入颈内静脉。指压颈内外静脉方法亦可有效预防导管异位的发生,且该种方法尤其适合老年、危重和头部体位不宜扭动的病人。而吕玉芳[6]等报道,在插管过程中采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约450,明显减少了此项并发症的发生。
  3.4发生异位的处理 经X线确定导管异位的位置和长度后,病人取直立或端坐位,在无菌操作下抽出导管,使导管尖端到达锁骨下静脉分叉处, 用碘伏消毒体外导管,再用灭菌生理盐水擦拭导管,指压颈内静脉处,用无菌镊子夹住导管近穿刺点处轻轻送管。若送管困难时,可轻微转动导管边冲生理盐水边送管,以助导管尖端漂浮到位。回纳后可推注少量冰盐水来确定导管位置,再行X线复检。对于导管异位至右心房者,可根据置入过深的长度撤出导管至上腔静脉即可。
  参考文献
  [1] 吕玉芳.林金香.王晓珍.湿热敷在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90—1391.
  [2]许晓云.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8):124-125.
  [3] 郭文霞,卢素芳,宁爱梅.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分析与改进方法[J].全科护理,2011,9(12):3257-3258.
  [4] 于跃,郝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定位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29(10):1244-1247.
  [5]赵锐,谢彩琴,曹素娟.25例 PICC 异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26-528.
  [6]吕玉芳,周小香,王晓珍.半坐卧位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70-187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药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颈肩腰腿疼痛的治疗原则(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案)上一篇: 偏瘫治疗ppt(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ppt)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