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药学论文

药师初级评审论文示范(中药师评审论文怎么写)

2022-11-06  本文已影响 41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第1篇:改善执业药师在医院现行政策机制下的工作职能


  为改善执业药师药学人才用药体系的重要性,其改善的主要工作职能是:促进药学服务的规范、药品质量的保障和优化药师评审。在医院内的执业药师群体由于多种原因,仅从事着医院药学工作:药品调剂、用药指导和一般的药品质量保障和服务工作。基于医院内执业药师队伍的发展和工作现状,本文结合“医院药学工作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要求,探讨执业药师应适时转变职能,履行合理用药职责,参与临床药学服务,努力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安全防范。在医院现行制度下,充分落实执业药师在质控管理、抗生素分级管理、高危药品管理、合理用药监管平台建设、中药安全使用、药品使用信息化进程及不良反应监测等具体工作中的职责。

  执业(中)药师是经考试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医疗机构作为药品的使用单位,尤其需要有执业资格的药学人员积极承担起用药规范化管理,保障药品质量和临床药学技术服务工作。现阶段,医院内的执业药师人群日益扩大,但执业药师仍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模式[1],未能充分发挥其指导合理用药和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这主要由法律、条文不明确、医院对药学岗位缺乏足够重视以及执业药师本身专业能力不足所致[2]。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医院药学部门面临诸多新政策、条例的颁布实施,药品使用的安全性、质量性和经济性越来越受到重视[3],在药学服务重心向“以人为本”转变的过程中,明确执业药师执业地位、权利、工作职能,能够极大地发挥执业药师作用,促进合理用药和药品质量管理。基于执业药师在医院中有别于其他药学人员的特殊地位,注册准入制度决定了其职责范围更广,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在实施药品质量和使用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执业药师突破现有职责,转变服务观念,充分履行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开展治疗药物的监测及药品疗效的评价等工作职责,需要院部、执业药师自身的共同努力。

  1医疗机构内执业药师、药师与临床药师的共性与现状

  1.1共性

  我国实行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而医院药学人员属于取得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随着医院药学重心由“保障供应”向“技术服务”的深层次转变,临床药师的配备人数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临床药学工作越来越得到认可和重视。在医院药学人才体系中,执业药师、药师与临床药师三者共同的职责特点均是以保障药品质量为基本准则,并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1.2医院内药师、临床药师现状

  目前医院内药学部门的主体人员基本仍是以职称类药师为主,其主要从事药品调配、处方审核、用药指导、药品供应等药学服务工作。而临床药师更倾向于从事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药物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是具备相关医学知识的复合性人才,然而目前临床药师的现状是:一方面现有的药师向临床药师转型较困难,医院迫切需要这样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4],另一方面临床药学既不是职称也不是执业资格,导致临床药师接受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职责、地位不明确,工作要求不具体[5],极大阻碍了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1.3医院内执业药师的现状

  执业药师作为药学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广泛分布于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并且因为执业药师也进行了相关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执业药师除了承担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外,也应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药品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6]。随着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医院药房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售药资格”,因此执业药师在医院的执业情况应进一步得到提升。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截止2016年1月31日,全国共有2126家医疗机构配备了2879名执业药师。而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9月底,全国卫生医疗机构99万个,其中医院2.7万个,二级以上医院9112家。对两组大数据保守地分析,假设已注册的2879名执业药师全部注册于二级以上医院内,其注册率不足30%,假设分布在2.7万个医院内,其注册率更是不足10%。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要求是被落空的。究其源头,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医疗机构内执业药师处境尴尬。

  2医疗机构内执业药师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的主要工作职能

  2.1基本工作概况

  医院内的药师,多数具有职称资格即执业药师,这是因为医院内人员的配置、晋升、待遇首先要符合职称方面的要求。而执业药师的管理则是由人事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理论上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聘任执业药师为主管(中)药师专业技术职务,然而实际中,各个医院情况不尽相同,部分执业药师仅作为普通药师从事着一般的配发药、用药指导,药品的验收、养护和数据的上报等工作,缺乏临床工作分析、实践的机会。

  2.2对合理用药工作的履职情况

  在“十二五”关于药品安全的条款中,执业药师的配备作为硬件条件之一,理应受到各级医院的响应,但由于药学部门不乏各级职称的药学人员,且医院更多地注重临床科室的发展,对执业药师的引进和培养有所忽视,加之相关监管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医院未能积极响应必须配备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要求,而执业药师自身也疏于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对合理用药只停留在基本的用药咨询、处方书写形式的审核和基本配伍禁忌的审核,无法真正促进处方内涵质量的提高。

  2.3其他药学服务情况

  在医院内的执业药师,普遍存在待遇低,工作范围模糊,职责不清等问题,多数执业药师局限在最基本的药品的供应保障、不良反应事例的收集、药学信息的传递和基本处方的点评等工作中,既不能充分担当质量管理责任人的角色,又不能主导临床药学工作,处境较为尴尬。

  2.4自身专业能力现状

  医院内的执业药师挂靠注册在药品经营企业,这种人证分离的多点执业,一方面造成医院内的执业药师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导致执业药师不能真正意义上指导合理用药,理论不能结合实际,实施创新改革措施不力[7],专业分析不到位,自身价值无法体现,社会地位下降。

  3制定对策,体现医疗机构内执业药师的价值

  事实上,医院内的执业药师人数并不在少数,只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注册率低,即使已注册的执业药师,由于职责不明确,学习针对性不强,临床药学技能掌握不到位,质控把握不严,药学研究不充分等原因,限制了自身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认为,改善目前的局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政策、领导层面

  医院应积极履行“十二五”未完成的药品安全要求,监管部门加大审查力度,在临床药师缺乏的情况下,将执业药师的配备注册作为等级医院评审、开展学科建设、实施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必备条件之一纳入考核范围。

  设立专职的执业药师管理岗位,提高其待遇;通过提供经费、培训等措施,促使院内已经取得执业药师资格人员的临床药学、质量管理等实践能力的提升;完善绩效考核和奖惩细则;鼓励药学人员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进行必要的药学分析和研究,以促进执业药师队伍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3.2药师层面

  执业药师要提高认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在履行好既定职责的同时,针对现阶段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改变执业观,改善职能,充分发挥执业药师在现行政策下对于用药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

  3.2.1加强抗生素和麻醉药品管理深入开展处方点评工作[8],促进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文件的要求下,开展日常监测,同医务部门一道,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9],逐步减少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分析麻醉镇痛药的药理、毒理特点,以提高该类用药的安全性。

  3.2.2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不良反应数据的收集,善于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或典型性,注重对联合用药情况,注射剂溶媒的选用,环境温度变化等关联事件的分析。特别是针对中药注射剂近年来出现多样性、多发性的不良反应[10],执业药师要做好分析和使用过程的质量保障工作,加强监督,纠正西医规范、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3.2.3制定全面的质控管理措施在新形势的质控管理要求下,善于组织质控小组活动,分析、排查质量安全环节[11]隐患。质控小组活动要增加制度的执行、流程的规范化、生产环节的安全,冷链药品和阴凉区药品的管理,防范医患纠纷及分析不良事件的原因等内容。

  3.2.4多手段促进合理用药设立临床用药监管平台,并完善临床用药监管平台及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12]。在医院现行机制下,执业药师应积极强化药师群体在合理用药工作中的职责,通过设立药事服务费[13],转变药学服务本质,树立执业药师群体在完善合理用药中的专业性地位,实现自我价值突破。

  3.2.5严格高危药品管理完善科室内高危药品管理,并指导、监督病区高危药品储存、使用,使相关流程规范化[14],开展对高危药品的药动学、用药指数的分析,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3.2.6加强中药质量保障工作随着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也亟待纠正和改善[15],而目前中药类临床药师短缺,这就亟需更多执业中药师利用其中医辨证理论、药理特性等知识指导临床安全,且在确保中药质量的环节中,应严格规范代煎中药的质量检查,必要时对代煎中药进行微生物限量、含量分析,以确定合理煎煮方法、保存期限和环境要求;改善并加强中药饮片的鉴定手段,应主动开展委托检验,组织目录的拟定和质检报告的分析,通过多手段的改进措施,确保中药使用的质量性、安全性、有效性。

  3.2.7担负起中、西药联用审核职责因中、西药房分属不同的部门,受各自的职责所限,在中草药与西药或中成药的联用过程中,本部门人员往往只针对本科室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审核、调配、指导用药,而缺失在两者间合理用药的监督和指导。基于中、西药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16],针对该缺陷环节,药剂科应建立联用审核机制,由执业药师担负起主要审核职责,并通过制定院内中、西药联用禁忌目录,开展培训工作和对不合理使用情况汇总分析,树立起安全用药防范意识。

  3.2.8注重药品使用的经济性原则在取消医疗机构药品加价的政策后,执业药师应对基本药物、医保药物、老药新用等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组织药事委员会讨论修订临床用药目录,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性原则,既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也可以节省院内药品成本支出,同时为普及基本药物、医保药物、老药新用提供临床用药参考。

  3.2.9促进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倡导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条码技术,在库存药品调拨、养护、出库等方面科学管理以提高调剂工作效率。设计院内数据采集模版,分析、处理各类统计数据,为学术研究、药学分析提供客观依据。改善处方模版,开展对药品处方量限定控制,并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推进麻醉药品电子处方化,确保处方剂量严格符合电子病历,既保证了用药安全,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管理,并能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率。

  3.2.10完善继续教育和考试考核要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地接受符合新形势下的药学技术新知识、新技能,同时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成为符合临床需求的医药复合型人才。执业药师也要善于组织药学讲座,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供给医护人员严谨、客观的药学知识和临床数据,以确立安全用药准则,并以此奠定执业药师在医院药学专业的权威性。

  4小结

  在医疗机构现行政策和体制下,药学部门应适时转变药学服务机制,以适应大众日益突出的药学技术服务需求。药学部门的建设和发展应充分考虑人才梯队的建设,完善药师、临床药师、执业药师各自的职责要求,执业药师在医疗机构内应积极扮演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环节的关键人物,发挥促进合理用药,确保药品质量,提高用药安全防范的重要作用。

  作者:苏景红陆卫东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20期


  第2篇:探讨药师在医疗机构内高危药品管理的作用和具体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药师在医疗机构内高危药品管理的作用以及具体方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危药品的相关管理的文献报道,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学习,结合相关工作检验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综合探讨分析在医疗机构中对于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药师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相关具体的管理方法。结果药师在医疗机构的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责任重大,医疗机构应该明确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药师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并要求临床医生、护理等其他工作人员配合好药师的相关工作。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该明确高危药品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本单位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药师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作用,确保高危药品的应用安全。

  高危药品是指在应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药品,比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药品、肌肉松弛剂以及细胞毒化药品等[1]。高危药品这一概念是又美国医疗安全协会在1995年最早提出,后来逐渐被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医疗组织所重视,并不断将药品列入高危药品行列[2]。高危药品的随意应用会对人们的身体或精神产生严重的危害,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强高危药品的监管,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必要措施,各级医疗机构都必须重视此项工作。而如何加强医疗机构中的高危药品监管,却是当下各级医疗机构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对此,根据当下关于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的相关研究报道,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探讨分析,现将具体的分析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1高危药品的概念与发展

  1.1高危药品的定义

  在1995—1996年间,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对有可能会给患者身体或精神方面造成负面影响的药物做了一次调查研究[3]。当时共有一百多个医疗机构向ISMP提交了在研究期间所出现的相关结果。其中大多数发生严重伤害或致死的药物是有较少数的特定药物的应用所造成的。对此,ISMP将这些少数的可能会对患者身体或精神产生严重伤害的特定的药物称之为“高危药品”。

  1.2高危药品管理的发展

  在1995年ISMP正式提出“高危药品”这一概念后,得到了全球各国各地区的重视。在2003年,美国的医疗经济沟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提出了确保医疗安全的6个目标,其中第三个目标就是“提高患者应用高位药品的安全性”[4]。并自此开始,美国的各级医疗机构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开始实施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在本世纪开始,我国也开始逐渐重视高危药品的危害性,同时对于加强高危药品管理的危害性也逐渐受到广泛地关注。在2009年,我国原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设置与管理指南》以及《卫生部医院药事管理检查项目与评价标准》中均明确提出,我国的各级医疗机构都必须要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5]。在2012年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提出“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进一步对我国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的管理提出了统一的管理策略。

  2药师在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2.1处方审核

  医疗机构中的药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岗位,药师是药品的提供者,药品信息的传播者以及药品安全性的检测者。药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处方合理性进行审核,通过药师对门诊以及住院处方的审核可有效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2.2药师参与药品的调制与供应

  部分的医疗机构中,药师的工作不仅进行药品的供给和处方的监督,同时还有部分药师需要负责部分药品的调剂工作。这一环境中,药师的相关操作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同时,部分的药品调剂也会接触到高危药品,所以医疗机构在对高危药品的管理中,药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3提供用药信息

  药师在工作中需要国内外的相关药品信息,并结合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把最新的药品信息,及时地向医疗机构的领导、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等进行准确可靠的报道。在这一项工作中,高危药品的相关信息的收集、总结也尤为重要,是药师的重要工作[6]。

  2.4药学监护

  部分药师的工作内容还会直接参与到临床用药中,为患者提供临床药学监护,并对相关药品应用的安全性、疗效等进行评价。对于治疗指数较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的一些高危药品应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制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并定期通报相关药品的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实际情况。

  3药师在高危药品管理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

  3.1在相关工作中必须严格谨慎执行相关操作

  药师在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参与性高,药师的相关工作通常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甚至生命安全。所以药师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必须谨慎进行,在对相关高危药品处方的审核时,必须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执行,对于存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当的处方,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药品调配和供应,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临床科室,要求重确认。对于相关药品应用有争议的处方,也应该及时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协调,确保用药的安全性。高危药品必须进入到专门设置的存放柜,并设置好警示牌。对于一些包装较为相似的药品如氯化钠和氯化钾注射液,应该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区分。

  3.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师的相关技能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

  药师是一种专业技能较强的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药师,必须熟练掌握药师的所有业务。对于能接触高危药品的相关药师,更是应该对相关药物的各项特性和药理知识,加强了解和培训,尽量避免药物差错的发生。当今社会医疗技术发展速度快,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药的出现,其中不乏有多种高危药品的出现。而这些高危药品的相关用途、疗效、应用方法、应用量、毒副作用等相关信息都需要药师不断去收集和探索。这也要求药师在不断学习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充实自身技能。

  3.3药师应该加强与临床各临床科室的沟通交流

  各临床科室的医师是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的一线工作人员,负责相关临床工作,具有大量的药品应用业务。临床各科室的医生也必须要充分了解该单位内各类药物的相关药理知识,才能取保药品的正确应用,避免药品应用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所以药师应该加强与临床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交流,从而全面提高医疗机构内相关人员,特别是临床医师的高危药品管理意识。

  4医疗机构在高危药品监管中应起到的作用

  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事关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所以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高危药品的监管工作。国内外已有相关高危药品的应用管理相关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应该根据当下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规定,制度单位内具体的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7]。建立高危药品管理组织,设置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监测与管理本单位的高危药品,并给予相关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权限。

  我国的各级医疗机构,可借鉴国外一些医疗机构对高危药品的相关管理细节,在药师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下设立高危药品管理领导小组,确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秘书、成员以及小组职责。小组组长应该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任职单位领导的人员担任,其余人员应该优先考虑在单位内药师间进行确认。高危药品领导小组应该参考国内外相关高危药品目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高危药品目录;制定新引进的相关高危药品的引进规程;结合国内外相关规定,制定本单位高危药品使用规范;定期分析本单位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本单位相关高危药品的用法、用量的合理性;及时收集国内外相关高危药品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和公布;加强对临床意识的用药培训,提高临床医师的用药科学性、合理性。

  5讨论

  高危药品具有高危害性的特性,也有可能部分高危药品出现差错的概率并不高,但一旦发生差错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高危药品主要是强调的药品使用不当会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造成危害,所以对于高危药品的监管应该主要在于医疗机构内部的药品使用方面[8]。也就是说,医疗机构应该通过相关监管措施尽量避免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生各种用药差错,比如药物配伍禁忌、给药方式不当、用药量不当等。药师作为医疗机构中药品供给、调制、处方审核的重要工作岗位,其参与到高危药品的相关工作项目繁多,是高危药品监管的主要力量。所以,医疗机构应该充发挥药师的技术长处与工作性质的优势,建立相应的高危药品监管制度,给予药师相应的管理权限,提高对高危药品的监管效果。而药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以及高危药品监管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把关,谨慎操作,确保药品应用安全性。

  作者:李桂香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6年28期


  第3篇:临床药师的业务职责与实践体会


  临床药师的基本职能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研究与实践药品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与临床医生共同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保证患者不受与用药有关的伤害,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从事临床药学工作10余年,本文就药剂师的业务职责和如何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药师业务职责

  1.1药物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咨询

  药物的合理使用必须建立在及时掌握大量最新药物信息的基础上,临床药师应及时搜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资料,供临床参考。

  1.2给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个体化给药需要结合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设计给药方案,并随时根据病情变化加以调整。

  1.3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和应用

  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或干扰,改变了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过程和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作用或产生毒副反应。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共同合作的重要课题。

  1.4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和研究

  ADR监测和报告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卫生资源与经费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和防治药源性疾病,也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1.5临床药物利用评审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治疗第一线,熟悉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进行以医院为单位的药物利用评审和研究,整理合理用药资料和信息,为医药管理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2临床药学服务实践

  2.1处方手册的编撰

  为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准确提供本院所用药品相关信息,临床药师应查询、收集本院所用各种药品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出各科室常用药品信息,并简要介绍各种药物的常规用法用量,编撰成便于携带的处方手册,分发给本院各级医生及主管护师,以方便他们及时查询所用药品信息和正确执行医嘱。

  2.2治疗药物监测(TDM)

  临床药师使用HPLC法,针对抗癫痫药、部分毒性药物、部分抗感染药开展TDM工作,根据监测结果给患者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本院急诊科接诊一名过量服用氯氮平的患者,经TDM检查,其血清中氯氮平含量达到中毒浓度。为抢救患者,临床药师建议医生对其进行血液透析;经透析治疗后患者很快脱离危险。

  2.3建立临床合理用药调查制度

  为调查本院临床科室合理用药状况,临床药师应坚持对全院临床科室用药情况进行调查,每周抽查一个科室。针对抽查的结果,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向医院药品监督管理处上报,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

  2.4鉴别药物配伍问题

  临床药师积极配合临床科室调查研究药物配伍问题。收集不良反应,编辑、整理全院的药品不良反应资料,及时上报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给临床提供药学情报服务,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

  2.5ADR监测与上报

  药剂科临床药师应将ADR发生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并上报,同时在医院药讯上进行介绍,告知临床医护人员注意避免和及时发现ADR。通过对上报的ADR报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医院所用药品的ADR发生情况,特别是近期启用的新药,促进本院合理用药工作。

  2.6建立临床药师下临床制度

  为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临床药师业务素质,药剂科应坚持派遣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陪同临床医生查房并参与病例讨论。临床药师在查房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用药不当问题,及时向医生指出,促其更正。临床医生发现患者用药后出现ADR,咨询临床药师,临床药师查阅有关资料后,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如本院一患者,定期使用帕米膦酸钠注射液,以往每次用药后均出现发热症状。经临床药师查证发现,使用帕米膦酸钠会诱发低血钙,而低血钙会促使患者体温升高。临床药师告知医生这一情况,并建议在给患者使用帕米膦酸钠期间口服补充钙剂,医生接受建议并执行。此后患者在使用帕米膦酸钠期间再未出现发热症状。

  2.7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作为药学技术人员,承接医院药剂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药品信息交流,必须及时掌握最新的医药学动态和相关国家政策。药剂科应定期编辑医院药讯,除转发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外,还可以介绍国内外医药学最新动态及新药信息,并针对本院近期的用药状况及ADR发生情况分别加以通报和评价,对医院重点监控的药品向临床科室发出警示。

  3药学服务工作的体会

  3.1临床药师与医生互相学习

  目前我国的药学院校学生仍以学习化学知识为主,主要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兼顾药理作用;临床医生主要掌握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药物的临床应用,对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了解较少。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临床医生会在医疗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接受新的医药学知识与技能,了解药物的新用途,临床药师通过直接参与临床工作,向临床医生学习,能够学到不少新的用药知识。如大环内酯类药物在药学专业的教科书中作为抗感染药物加以介绍,而在临床应用中,还可作为免疫调节剂,也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胃轻瘫、腹部手术后的肠麻痹及逆转癌细胞耐药等。

  3.2临床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临床药师在查房过程中,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病情,解答其对治疗的疑问,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巩固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依从性,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后出现的ADR;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了解药物治疗产生的效果,比较不同药物之间的差异,结合临床用药经验,配合临床医生进行合理用药。

  3.3临床药师之间的交流

  本院多位临床药师分别在不同的临床科室进行药学服务工作,面对的患者类型有所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也不一样,所了解的临床医学知识也有区别。临床药师之间通过在一起互相交流,讨论各自发现的疾病类型、症状表现、治疗措施和用药情况等问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

  4结语

  临床药学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临床药师也必然是跨学科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还要掌握大量临床医学知识,以及与医生和患者沟通的技巧。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学习、应用临床治疗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自身医学修养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基础、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如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流行病学等,以及临床药学知识的学习,如生物药剂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药动学、体内药物监测与分析、药物经济学等。临床药师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掌握药物使用后产生的有利及不利的药理作用,针对临床治疗出现的问题,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出解决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朱石林来源:亚太传统医药2009年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药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氟脲嘧啶、丝裂霉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上皮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