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放疗精准质控管理在提高肿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肿瘤放疗科从2018年7月开始将精准理念引人放疗质控管理,推行质控规范化建设,选取肿瘤放疗科2018年1~6月(精准质控管理实施前)期间接受放射治疗的187名肿瘤患者和2018年7~12月(精准质控管理实施后)期间接受放射治疗的193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精准质控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放疗相关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放疗相关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放疗精准质控管理有助于降低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药物计量误差,减少和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词:放射治疗;精准质控;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医学技术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放射治疗已经成为目前针对肿瘤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作为一种经典的肿瘤物理治疗手段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最常见的放射治疗技术有立体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来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失去分裂与复制能力达到缩小乃至消除肿瘤组织的目的,据统计大约有70%的肿瘤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可以说放射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1]。近些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几乎22%的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及27%的癌症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并且癌症预后一般较差且生存期较短,癌症已成为我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原因[2]。恶性肿瘤患者在大约17%是通过放射治疗治愈的,放射疗法的治疗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各项专业人士互相配合与协作[3]。医院从2018年7月开始将精准理念引人放疗质控管理,推行质控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肿瘤放疗科2018年1~6月(精准质控管理实施前)期间接受放射治疗的187名肿瘤患者和2018年7~12月(精准质控管理实施后)期间接受放射治疗的193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的187例肿瘤患者中男117例,女70例;年龄39~76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41例,生殖系统恶性肿瘤33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56例,神经组织恶性肿瘤28例,其他恶性肿瘤29例。实施后的193例患者中男121例,女72例;年龄38~77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43例,生殖系统恶性肿瘤35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58例,神经组织恶性肿瘤29例,其他恶性肿瘤28例。两个时期的患者在年龄、性别占比、肿瘤类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排除意识不清或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在由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关于本研究的详细讲解后,由患者或患者委托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放射治疗质控管理是指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放射治疗过程的安全执行,通过不断修改服务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放疗精准质控管理是对整个治疗计划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确的执行。治疗计划的设计需要较好的剂量分布以时间-剂量-分次模型为标准,划分“临床计划”和“物理计划”两个阶段,前者是计划的基础出发点和治疗将达到的目标,后者是实现前者的途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加强剂量仪的保管和校对,加强加速器常规剂量的监测和射野等有关参数的定期检查,保障模拟定位机和TPS性能等,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靶区范围确定的准确[4]。患者体位及固定的质量会影响到患者体位重复的精度,并进而影响到治疗的精度,利用CT信息上的虚拟模拟技术和数字化模拟定位机实现患者的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准确定位,制定影像检查规范,提前确定扫描范围、患者的体位及固定装置、体表坐标系标记物、扫描参数及使用造影剂的细则,确保图像的质量获取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实现患者位置的信息的精确获取与准确传输。物理师和放疗技师是放疗计划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明确物理师和放疗技师在整个放疗质量控制中的职责,使其参与放疗质控,保证了放疗计划的准确实施。构建放疗工作流程信息化、标准化及统一化,。以数据统一存储与管理为基础对治疗各流程进行优化,建立有效质控的放疗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此外还需加强加速器的晨检管理,加强加速器的输出剂量、均匀度和能量的检查,准确填写晨检记录单,如有某项参数不符合要求则需要暂停治疗,通知物理师和维修工程师进行修理,直至各项参数符合要求方可开始当日治疗。1.3观察指标。根据《RECIST对肿瘤测量的定义和疗效评价标准》对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和统计[5],评定结果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四种治疗效果,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根据《放疗反应国际标准》统计并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放疗相关症状评分(TRSC),放疗相关症状评价包括4个部分(皮肤黏膜、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重要脏器),每个部分为25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放射反应相关症状越严重。统计并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血象异常、消化道反应、放射性炎症及神经损伤等)发生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利用Epidata3.1进行数据的录入与核查,利用IBM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检验,α取0.05。相关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形式进行统计描述。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实施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2.2实施前后肿瘤患者放疗相关症状评分的比较。实施后肿瘤患者放疗相关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表明放疗精准质控管理实施后患者放射反应相关症状明显减轻。见表2。2.3实施前后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实施后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3。
3讨论
放射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在减少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同时缩小或消除局部肿瘤,随着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的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精准全面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实施治疗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流程及定性和定量的控制方法,实现放疗流程的可持续改善,优化患者的诊疗流程,提高放射治疗的安全性[6]。医院肿瘤放疗科从2018年7月开始将精准理念引人放疗质控管理,推行质控规范化建设,结果显示放疗精准质控管理实施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放疗相关症状评分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降低,放疗精准质控管理的管理效果良好。医院肿瘤放射科通过不断提高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建立有效的质控管理流程,对整个治疗计划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确的执行,更好地促进医院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及维保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推动肿瘤放疗技术迈向精淮放疗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邵海君,洪伟丰,应军盛.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技术在放疗科质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5):2642-2644.
[2]黄培,何侠.基于患者安全的肿瘤医院放疗精准质控管理实践及思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10):796-798.
[3]严朝胜.精确放疗的放疗设备质控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8(6):22-23.
[4]程晓军,胡传朋,戴富友,等.河南省部分放射治疗设备调查与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4(1):44-46.
[5]艾念,李俊,方勇,等.基于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规范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8):106-108.
[6]高兴旺,张广顺,陈利,等.肿瘤放疗信息网络一体化管理平台的研发及临床实践[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4):395-400.
作者:陈笑笑 曹盛艳 潘艳宁 单位:波市第一医院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