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明胶、乳酸钠林格液对ICU术后患者MAU水平与炎性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100例收入ICU患者随机分成五组(每组20例),术中分别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 500 ml或1 000 ml、琥珀明胶500 ml或1 000 ml及乳酸钠林格液。分别测定患者术前及入ICU 6 h MAU水平和血浆IL-6浓度。结果:人工胶体组的MACR变化水平均较晶体组低(P均<0.05);而相同剂量羟乙基淀粉组和琥珀明胶组MACR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P=0.701),但前者的MACR均值较低。各组入ICU 6 h时血浆IL-6的浓度较术前基础值都明显增高(P均<0.05),且三种液体组间血浆IL-6的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羟乙基淀粉组最低。结论:人工胶体MACR变化水平较晶体组低,且能有效降低血浆IL-6水平,提示其具有毛细血管堵漏作用及抗炎作用,其中羟乙基淀粉130/0.4的作用优于琥珀明胶。
关键词:人工胶体;毛细血管通透性;炎性因子
MAU是指常规尿蛋白检查阴性,而用敏感的放射免疫或酶免疫等测定法可检出尿液中的白蛋白超出正常范围,其实质是反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体定义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达到20~200 μg/min或30~300 mg/24 h,或一次性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MACR)>3 mg/mmol。目前普遍认为IL-6是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和手术创伤后组织损伤的标志。因此,大多研究选取IL-6进行炎性因子测定,以评价人工胶体有否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①入选标准:选择2009年3月29日~2010年6月20日收入ICU治疗的术后患者。年龄≥18岁,全身麻醉下行胸腔或胃肠道手术,预计失血量超过400 ml,术后即入ICU;②排除标准:术前血红蛋白(Hb)<100 g/L;心功能不全(NYHAⅢ~Ⅳ);最近6个月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有严重糖尿病病史;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或有凝血功能异常病史者或近期使用过肾毒性药物;术中或入ICU 6 h内出血量大必须输血;术中由于各种原因输注了两种不同人工胶体;无尿、未插导尿管、入ICU 6 h内拔除导尿管等无法得到尿液标本。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 Windows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于本研究资料为非正态分布资料,故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100例患者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21~92岁,平均(62.67±14.62)岁。其中合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患者12例,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2例,存活99例,死亡1例。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MAU水平变化:①MAU水平术前术后水平比较数据均以中位数(95%可信区间)表示:100例研究对象术前MACR 2.28(1.69~3.73)mg/mmol,术后MACR 9.62(5.10~16.95)mg/mmol,术前术后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U发生率为93%;②各组MACR水平变化:人工胶体组(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明胶)的MACR变化水平均较晶体组低(P均<0.05);而相同剂量羟乙基淀粉组和琥珀明胶组MACR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P=0.701),但前者的MACR均值较低;同种液体高、低剂量间MA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3 各组炎性因子浓度变化及其与MACR的关系:①IL-6浓度变化:分别测定患者术前、入ICU 6 h时血浆IL-6的浓度值,比较各液体组IL-6浓度的变化,IL-6正常值<5 pg/ml。各组入ICU 6 h时血浆IL-6的浓度较术前基础值都明显增高(P均<0.05),且三种液体组间血浆IL-6的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羟乙基淀粉组血浆IL-6水平最低;②IL-6与MACR的关系:入ICU 6 h的MACR与IL-6呈正相关(r=0.661,P=0.023)。
3 讨论
外伤、手术或感染易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继而引起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渗透到组织间隙,出现低蛋白血症和组织水肿,甚至引发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缺血,临床上称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
CLS的危害在于肺泡水肿、气体交换受限,组织缺氧,加重毛细血管损伤,从局部的炎性反应改变到不能有效控制的全身炎性反应病变,最终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使ICU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术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说明手术、创伤和麻醉可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及微血管通透性增加[1-2]。
人工胶体MACR变化水平较晶体组低,且能有效降低血浆IL-6水平,提示其具有毛细血管堵漏作用及抗炎作用,其中羟乙基淀粉130/0.4的作用优于琥珀明胶。
4 参考文献
[1] 王叶挺.微量白蛋白尿在ICU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16):1.
[2] 于泳浩.羟已基淀粉130/0.4对下肢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华医学,2009,12(11):1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