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地震伤;诊治;儿童;心理
从2008年5月16日~21日我院共收治8例汶川地震儿童伤员,现就地震伤儿童的身心救治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14岁,平均(10.3±3.0)岁。8例均为地震中重物砸伤,以四肢骨折、骨盆骨折为主,头颅、胸腹部伤相对较少,均合并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其中单纯骨折2例,骨折伴感染1例,多发伤2例(截肢1例、脾破裂1例),颅脑损伤1例,胸部损伤2例。获救时间:地震当天7例,受伤后1天1例。转入我院时间:4天1例,6天2例,8天4例,9天1例;受伤至入院平均时间为(7.1±1.3)天。入院后再次行手术治疗5例(骨科手术3例,颅脑手术1例,腹部手术1例)。
2 治疗和结果
2.1 创伤治疗 2例单纯下肢骨折行石膏外固定治疗后分别于住院14、23天后出院。2例胸部损伤为肋骨骨折、血气胸、锁骨骨折,经胸外科与骨科联合救治后,分别住院25、36天出院。1例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右枕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行右枕骨整复术,住院23天后出院。1例右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伴局部皮肤感染坏死,伤后半小时在当地医院给予清创、缝合及右胫骨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术,石膏外固定,转入我院时右下肢肿胀,创面皮肤发黑,怀疑气性坏疽,立即局麻给予清创、威克伤负压引流术及抗感染等治疗,后经多次清创植皮,内固定物取出外固定架固定,住院50天后创面愈合良好,观察1周后出院。
2例多发伤,1例ISS评分20分,诊断为胰腺体部横断伴假性囊肿形成、左肱骨骨折、右第1~5掌骨骨折,先后在B超引导下经皮胰腺假性囊肿置管引流术、左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手背清创术,术后上肢恢复良好,因腹腔引流管堵塞,术后2周再次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外流术(PTCD)胰腺假性囊肿置管引流术,术后3周拔出引流管,复查B超胰腺尾部囊实性病变明显缩小(直径约3cm),住院78天后康复出院。1例ISS 21分[1],诊断为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头皮撕脱伤术后、双上肢截肢术后,给予损害控制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较平稳,伤口愈合良好,未行再次手术,入院后18天双上肢完全拆线,并开始加强患肢功能锻炼,1个月后行假肢试模,2个月后正式安装假肢,住院92天后康复出院(出院时患儿已能用假肢写字、看书)。
2.2 心理治疗 灾难中受伤的儿童一般会经历4个心理变化过程:(1)冲击期;(2)退缩期; (3)承认期;(4)重建期。8例儿童伤员中有情绪激烈外露,表现出不友好、不合作等行为,有的出现情感休克情绪内向,经过我们有目的、个体化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无1例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大多数已恢复健康、自强、乐观的心理。
讨 论
儿童伤员生理发育未完善,心灵也极脆弱,易出现心理障碍,在救治时要注意其特点。儿童伤者处于生理发育期,其耐受力和抗感染能力都较成人伤者差,因此在治疗时一定要尽快处理伤处,及时干预其感染问题,否则可能引起日后发生功能性问题。在救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这也将有助于其外伤、骨折等的恢复。另外,儿童伤员中有一些骨折病情容易被漏诊,例如儿童的不全性骨折或青枝骨折,必要时可行健侧X线片明确。
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是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幸存者容易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调查显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9个月后,灾区儿童的PTSD发生率仍分别高达19.5%[2]。研究发现从灾难中劫后余生,或者当亲人突然间死亡时,当事人在心理上承受着超乎想象的沉重压力,指导受难者进行充分的心理重建,比单纯的给予物质方面的援助更为重要[3]。儿童缺乏社会经验,无法对突发危险作出适当的评估和反应,使得他们成为最易受伤害的群体[4]。医务人员应避免任何不良的医源性刺激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对患儿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治疗;对个别心灵创伤严重的患儿,还应请专业心理辅导医务人员给予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刘国龙,王灿,都定元,等.简明损伤定级标准2005[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孙文起,刘英.飞行中乘客冠心病发作的救治[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10(2):118.
[3]邱鸿钟.临床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01-404.
[4]孙时进,吴国宏,梁开广,等.心理援助指导手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