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依达拉奉对陈旧脑梗有用吗,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有效吗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 430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急性脑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且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约有10万[1],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与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与负担[2]。缺血再灌注后产生的氧自由基能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蛋白质过氧化及DNA 损伤是造成脑缺血继发损害的原因之一。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红花黄色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3-4]。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依达拉奉和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观察两者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二者在临床的联合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46~73岁,平均( 55.3±12.6)岁;病程4~21h,平均(11.2±2.4)h;梗死灶最大面积21~49cm2,平均(34.2±11.3)cm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21.3±5.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49.2±[第一论文 网(. )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14.8)分。伴有糖尿病68例,高血压53例,冠心病49例,血脂异常3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或核磁共振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且为初发。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既往病史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与Bathe评分比较()   组别nNIHSS评分 Bathe评分    治疗前治疗14d后治疗90d后 治疗前治疗14d后治疗90d后   观察组10014.3±3.57.8±2.8■4.1±1.6■▲ 49.2±14.884.2±21.5■93.2±25.4■▲   对照组10013.8±3.810.3±2.6■6.8±2.2■▲ 46.3±13.667.4±14.3■79.1±20.6■▲   t 0.5693.8324.027 0.1945.0244.592   P >0.05<0.05<0.05 >0.05<0.05<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14d后相比,▲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10044(44.00)30(30.00)22(22.00)4(4.00)96(96.00)   对照组10022(22.00)37(37.00)27(27.00)14(14.00)86(86.00)  x2 5.1732.5684.2714.2714.271   P <0.05>0.05<0.05<0.05<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n脑出血尿中有红细胞血常规异常肝损伤   观察组1002(2.00)4(4.00)2(2.00)2(2.00)   对照组1004(4.00)8(8.00)12(12.00)4(4.00)   x2 1.5932.0264.7261.593   P >0.05>0.05<0.05>0.05      1.2 入选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5],并经过头颅CT或核磁共振确诊,发病在72h内,发病年龄<75岁。排除:昏迷或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者痴呆;过敏体质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同时给予促脑细胞代谢类药物和脑细胞保护剂等。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山西华辉凯德制药有限公司,Z20050582)30mg 加入到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 中静脉滴注,2次/d,14d 为1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浙江永宁制药有限股份公司,Z20050146)0.1g 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 14d 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14d、90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用NIHSS以及Bathe指数评分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NISSE评分和Bathe指数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超过90%,患者病残程度评定为0 级,为基本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6%~90%之间,患者病残程度评分为1~3 级,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 之间,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为无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量数据以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IHSS与Bathe评分均得到显著性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与Bathe评分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为4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仅为22.00%和86.00%,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第一论文 网(. )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脑出血、尿中有红细胞、血常规异常以及肝损伤。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尿中有红细胞以及肝损伤两组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研究表明,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等斑块脱落,脱落斑块引起颈内动脉系统阻塞。脑梗死对脑组织的损害范围较大,同时可能会引起患者颅内压增高以及意识障碍。同时,脑梗死患者的血液中会分解释放多种神经毒素,神经毒素会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继而对大脑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脑梗死治疗关键是恢复梗死部位的血流供应,促进病变脑组织功能恢复,目前研究及临床实践所关注的是抗凝、溶栓、抗血小板、降纤治疗以及卒中单元等方面。治疗急性脑梗死以往的方法为溶栓疗法,但是该治疗方法只适用于发病内6h[6]。   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由于其分子量小,其血脑屏障的通透率较高,因而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脑内多余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脑部产生的继发性伤害,同时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神经细胞[7-8]。研究表明,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捕获剂,其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脑部羟自由基的浓度,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9],同时其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与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加前列环素的生成而降低白细胞三烯的生成,达到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10]。临床研究还表明,依达拉奉并不会影响患者的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和出血时间,因此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不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11]。红花黄色素是重要红花中的一种提取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氧化,抗凝血与抗血栓形成,减少血栓的体积,同时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红花黄色素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35g,具有降低梗死面积和活血、止痛、舒筋等功效 [13]。因此红花黄色素在急性脑梗死发生时能够有效起到保护患者脑组织的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与Bathe评分的结果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4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仅为22.00%和86.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红花黄色素。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的预后要优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有研究显示两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4d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0.00%以上,同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14-15]。本研究显示治疗14d后NIHSS与Bathe评分与报道接近,但观察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ath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两药联合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第一论文 网(. )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通过研究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发现该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同时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而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两药联合使用,提高了药效,是一种比较有优势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卫斌,谢艳.虫类中药联合他汀类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预后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238-1239.   [2] Kikuchi K,Uchikado H,Miyagi N,et neurological disease:new targets for edaravone[J].Int J Mol Med,2011,28(6):899-906.   [3] Yoshida H,Yanai H,Namiki Y,et protective effect of edaravone:A novel free radical seavenger in cerebro vascular injury[J].CNS Drug Rev,2006,12(1):9-2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复方甘草酸苷治紫癜肾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过敏性紫癜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