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化痰安神熄风法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化痰安神熄风法(自拟化痰安神熄风方)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60 d。观察治疗前后2组痰湿壅盛证积分、血压、心率、血脂、尿酸、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压均有改善,治疗组的血压改善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49);治疗组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00);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化痰安神熄风法能更好改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并可能对血脂、尿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化痰安神熄风法;高血压病;c反应蛋白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rapeutic method of eliminating phlegm, tranquilizing and calming wind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influence on biochemical parameters liao wei-qian, he pan, zheng yue-wen, et al (luohu tcm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rapeutic method of eliminating phlegm, tranquilizing and calming wind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with accumulation of phlegm-wetness and influence on biochemical parameters. methods one hundred cases of eh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for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western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method of eliminating phlegm, tranquilizing and calming wind (with recipe of eliminating phlegm, tranquilizing and calming wind) was given to the treatment group additionally.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60 days. grade of phlegm-wetness syndrome, blood pressure (bp), rhythm of the heart (hr), blood lipid, uric acid (ua), blood-glucose, fasting insul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b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b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mproved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sbp p=0.000, dbp p=0.049). h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mproved notably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0).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glucose, fasting insul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improved notab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ormer p=0.001, the latter two p=0.000). ua, tc, ldl-c and hdl-c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00).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method of eliminating phlegm, tranquilizing and calming wind can improve bp, hr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patients of eh with accumulation of phlegm-wetness, and it can probably improve the blood lipid and ua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therapeutic method of eliminating phlegm, tranquilizing and calming wind;essential hypertension;c-reactive protein
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由此带来的医疗费用更是惊人。如何有效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已成为当今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于2005年6月-2008年6月采用化痰安神熄风法对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的规定[1]。
1.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痰湿壅盛证诊断标准[2]。
1.1.3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年龄在18~75岁之间。②以高血压病2级以下为主要观察对象,以及虽是3级高血压病患者,但目前血压未达到3级者。③未用药,或用高血压药但停药2周后。
1.1.4 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②继发性高血压。③合并心、脑、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④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⑥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者。
1.2 一般资料
治疗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62.09±12.11)岁;病程新发~38年;血压分级1级5例,
2级25例,3级20例;伴随症中伴高血压性心脏损害13例,高血压性肾损害2例,糖代谢异常7例,血脂异常11例,高尿酸血症15例,陈旧脑梗死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例。
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6.25±8.96)岁;病程新发~35年;血压分级1级7例,2级23例,3级20例;伴随症中伴高血压性心脏损害12例,高血压性肾损害3例,糖代谢异常6例,血脂异常15例,高尿酸血症17例,陈旧脑梗死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分级、伴随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福辛普利10 mg,每日1次,视血压情况加服双氢克尿噻 12.5 mg,每日1次,及非洛地平5 mg,每日1次。疗程共60 d。
1.3.2 治疗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化痰安神熄风方(取《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半夏10~15 g,炒白术10~15 g,天麻10~15 g,钩藤15 g,枳实10~15 g,竹茹10~15 g,石菖蒲10 g,泽泻20~30 g,夜交藤20~30 g,丹参20~30 g,葛根20~30 g,琥珀10 g,黄连8~10 g。由本院中药房配制,医院煎药室统一煎煮。每次200 ml,每日1次。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指标 主要相关症状:眩晕、头痛、首如裹、腰酸膝软、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口淡食少、呕吐痰涎、胸闷等。每周观察其变化。主要相关体征:血压、舌、脉、体温、脉搏、呼吸。生化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c反应蛋白。
1.4.2 安全性指标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1.4.3 指标检测方法 症状按轻、中、重分级判定为1、3、5分。血压测量采用标准化方法,测前1 h停止较强体力活动,30 min前停止吸烟和饮咖啡,安静坐位休息5 min,使用汞柱台式血压计坐位测量右肱动脉压,分别取korotkoff第一音与第五音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每个受检者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2 min,取3次测量均值为血压值。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 ml并分离血清,2~8 ℃储藏备检。空腹血糖、tc、tg以氧化酶法测定,ldl-c、hdl-c直接法测定,c反应蛋白散射浊度法测定。
以上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各检测1次。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计量资料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同组前后对照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1、表2)表1 2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痰湿壅盛证积分比较(表2 2组高血压病患者痰湿壅盛证疗效比较(例)注:2组比较,p=0.000
治疗组与对照组痰湿壅盛证积分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痰湿壅盛证疗效评定,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0)。
2.2 2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见表3、表4)表3 2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等指标比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01,*p=0.000;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00表4 2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00;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p=0.049
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7、0.302、0.072),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tc、ldl-c、hdl-c、尿酸治疗前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3、0.059、0.076、0.061),但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由于tg治疗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9),故无可比性。
2.3 2组血压、心率治疗前后比较(见表5)表5 2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x±s)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00,*p=0.049,▲p=0.000
sbp、dbp和心率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57、0.199、0.559),治疗后三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49、0.000)。
3 讨论
痰湿壅盛是高血压病临床常见证型之一。蔡氏等[3]对1 038例高血压病患者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高血压病诸证候构成比中,痰浊中阻为第二,这与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眩》“无痰不作眩”理论是相吻合的。《医学从众录》云:“厥阴气逆,于是风生火动……风生必夹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易营养过剩,又喜食肥甘厚腻精细之品,少于劳作,故多肥胖之人,而肥人多痰;加之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思虑劳倦太过,易导致精神紧张、睡眠不足,一方面“思伤脾”而加重痰湿形成,湿盛则浊阴壅遏,清阳不达,致木郁生风;另一方面肝失条达疏泄,木郁阳浮,内风挟痰上扰清窍。故现代人高血压病的发病病机以痰湿阻滞和肝郁为主。
精神紧张可致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功能失调,影响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引起持续血管运动神经的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而发病[4]。王氏等[5]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单纯降压治疗而不调节情绪,往往降压效果不佳,联合应用调节情绪药物后,降压效果明显提高。心者,神明之舍也。《杂病源流犀烛》云:“故太上贵养神,其次才养形,凡欲神之存乎舍也,而百疾不作也。”《素问·汤液醪醴论》亦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因此,采用养心安神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下降是有所禅益的,而动物实验研究亦表明,养心安神治疗可拮抗大鼠在应激状态下的血压升高[6]。针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若在常规化痰熄风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安神法,可能更有助于控制血压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高血压病常伴有血糖、血脂、尿酸等的代谢失衡,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亦在高血压病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壁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病相关[7]。
本研究采用化痰安神熄风法,旨在观察其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积分、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为治疗痰湿壅盛型眩晕的代表方,因此,笔者在该方的基础上加用夜交藤、琥珀等安神药,以作为化痰安神熄风法的代表方药。研究结果表明,化痰安神熄风法可改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痰湿壅盛证积分及疗效,对血压和心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有学者对高血压辨证分型和血液动力流变学的关系作了探讨,发现痰浊壅盛型高血压血液粘度较其他各型增高[3]。本研究通过化痰,可能改善了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浓、粘、聚、凝”状态,使外周阻力减少,血流动力平衡恢复正常而导致血压下降。故考虑“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是可能的作用机理之一。
研究发现,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其机制为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引起心脏的变力变时效应,从而参与了高血压病的病理进程[8]。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安神法,可能降低了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故考虑“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是可能的作用机理之二。
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研究中部分化痰利湿中药具有利尿降压的作用,如白术补脾燥湿和中,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胜于水的排泄;泽泻利水渗湿泻热,有利尿、降压作用。血压下降可能与上述药物的协同作用有关。故考虑“利尿剂样效应”是可能的作用机理之三。
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治疗后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化痰安神熄风法配合西医基础治疗较单用西医基础治疗能更好改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从而为该治法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提供客观依据。c反应蛋白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在炎症、损伤、感染、恶性肿瘤、风湿热等患者血清中其含量可成倍增加,它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乃至心肌梗死的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其与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9]。吴氏等[10]认为,血清c反应蛋白是高血压病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因此,观察c反应蛋白和其他炎症标记物在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将有助于阐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并可能为高血压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高血压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血压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58.0%,胰岛素抵抗作为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1]。刘氏等[12]对52例高血压病痰湿证患者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增强是高血压病痰湿证重要的病理基础之一。治疗2月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1和0.000)。本研究结果提示,化痰安神熄风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有改善作用,这从另一角度解释了化痰安神熄风法改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可能机制。
在对其他生化指标的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尿酸、血脂有所改善,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是它们发生的共同病理机制。本研究发现,化痰安神熄风法可能有助于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因此考虑在胰岛素抵抗改善后,多种慢性代谢相关性疾病,如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亦得到改善,但由于观察时间尚短,其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数量不够大,tg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无可比性。提示我们下一步为深入研究化痰安神熄风法对血脂、尿酸的影响,宜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06,(8):581.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3] 蔡光先,朱克俭.高血压常见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观察[j].中医杂志, 1999,40(8):492-493. [4] 陈利国,尤 可.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95-104. [5] 王 健,盛 净,杨菊贤.帕罗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4):273-274. [6] 王 慧,周华珠,李弘磊.养心1号抗心理应激作用的实验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6,16(4):417-419. [7] 莫雪妮,杨益宝,黄绍湘.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9):2612-2613. [8] 李运伦.高血压病与痰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6):412-414. [9] 吕 萍,李自成,孙 蓓,等.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关系探讨[j].广东医学,2003,24(3):256. [10] 吴寿岭,高竞生,郝 冰,等.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917-920. [11] 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广东省高血压流行趋势和控制现况[j].广东医学,2002,23(3):299-301. [12] 刘惠文,张铁忠,李光伟,等.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4):200-20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