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中医气功学专业,中医气功学视频教程全集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 179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第1篇:中医气功学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学实践

探讨中医气功学在中医药院校教学实践的改革非常必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或实验课,怎样开好,并使高校学生掌握这门实践性强、理论深奥的学科,提高其整体素质,是中医气功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正视的问题。兹将河南中医学院气功学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合理组织,加强实践

自1984年以来,河南中医学院分本科、专科两个层次开设了中医气功学。本科54个学时,专科80个学时,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实践与理论的分配比例方面有所不同。理论掌握程度上,本科生要强于专科生。根据培养目标,专科生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已不能解决这个矛盾。在加强实践课的基本前提下,根据本、专科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分配上各有侧重。一般本科班理论课20学时,占47.1%,实践课34学时,占;专科层次理论课24学时,占30%,实践课56学时,占70%。“减少理论课的总量,提高每节课的质量”是我们理论课教学的原则。通过集体备课,分组整理国内外气功资料及相关的现代研究内容,把气功理论与中医、古哲学及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使不超过40%的理论课,起到引导、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气功学。

实践课教学原则是“加强实践,学以致用”。

www.jhr.com.cn

让学生学会运用传统的“气功疗法”防治疾病,养生康复,强身延年。实践教学中注意区别对象,针对学生的素质,把每节课分化成“功法示范一整体教功一分组教功一单个辅导一整体复习一单个辅导”程序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实践课另外一个内容就是门诊见、实习。河南中医学院有专门的气功门诊,平时督促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门诊,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全面分析,科学选功

由于中医气功疗法历史久远,故形成了众多流派与功法。近年来气功热潮已有国际化趋势。面对如此众多的功法、流派,且社会上流行的功法良莠不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择何种功法开展实践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慎之又慎。从近十年的气功教学实践中,逐渐确立了教学选功的如下准则。

2.1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医用气功是为防病、治病而设的。所以,首先要考虑疗效与安全问题。有些功法过分夸大其治疗作用,很容易使学生辨别不清,盲目趋进。如有的所谓“气功大师”声称,发一个指令或一挥手即刻让在场的肿瘤病人肿瘤消失。有些功法报道对肝硬化、糖尿病、截瘫……5-9次可愈,治愈率为95%400%。

这样的气功社会环境,对尚未形成社会免疫力的大学生而言,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取舍其真伪有很大难度。因此,选择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功法,对中医气功学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在本门课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五禽戏、少林内功等传统功法作为基础功法,同时选择经过多次临床验证后,有确切临床疗效的增视功、真气运行法等现代功法开展教学活动,对教育学生如何科学地学习气功和开展气功医疗活动,甄别“伪气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2思想健康,内容科学中医气功作为中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有丰富的论述。但也存在一些玄虚的内容。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宗教迷信的思想基础仍相当广泛,有人借助宗教的力量,一方面伪装自己,神化自己;另一方面却在欺骗社会,坑害群众,再加上人们的好奇心理,避难就易的心态,就会有别有用心者假托气功之名,或曰神仙高人点化,或编造传人宗师的历史,或宣扬有神功异能等等。不健康不科学的气功对社会造成了精神污染,对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认为医学院校的气功教育,肩负着拨乱反正的历史责任,教学中如何选择思想健康、内容科学的功法,如何教育广大学生旗帜鲜明地宣传、推广健康科学的功法,维护气功学术之纯洁性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我们数十年的教学、临床实践,将教学所选功法的内容予以整理、分析,河南中医学院组织编写的《医用气功学》自编教材中,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内容。

2.3符合医理,功法规范科学的功法,应当有严谨的功理,这种功理不仅符合哲理,更应符合医理。因为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会有正确的实践,也有益于防治疾病,健身益寿。“松静自然”是贯穿气功锻炼始终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动功要求缓慢、柔和、连贯、协调,比较强调动作、姿势、形体的锻炼;静功要求意气合一,使经络之气循经而动,强调内气的锻炼;动静结合的功法则兼顾以上二者特点。中医气功学认为动静生阴阳,所以动静结合的功法在调整人体阴阳气血方面的作用相对较为显着。200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收集、整理传统气功功法基础上,编篡了四套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作为群众体育项目在全国推广。我们将这些规范后的功法作为教学主要内容,纳入到中医气功教学计划,统一规范的功法对于开展中医气功学的教学实践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所以,选择符合医理、功法规范的功法是气功实践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

3正确引导,严肃学风

由于河南中医学院气功课开设的时间均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学生上气功课前往往已接触到很多社会上流行的气功功法。一些不健康的功法及不正确的思想方法很容易先入为主占据学生的思想。这很可能给我们授课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以正确引导为基础,采取了以下措施:

(1)报请教务处,将气功课开设时间提前,使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的气功理论和方法,以武装思想,获得辨别力和“免疫力”。

(2)授课辅导时,安排一些专题讨论或辩论,使学生在互相探讨中明辨是非。

(3)讲授气功理论原则之后,增加气功现状分析一节,使学生充分了解气功的社会现状,既有正面教材,又有反面教材,分清正误。

(4)每学期安排14次气功专题讲座,加强正面教育。支持协助学生中的气功爱好者,组织气功学习小组,提高认识、修炼身心、教育自己。教师直接深入参加他们的学习与讨论,以求互学共勉,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气功。

(5)严肃学风、考风是最终把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中医气功学是考查课,一些学生认为可以不重视,上课听不听课没什么,课程结束只要答一下卷子就会有及格成绩。对此,我们严肃学风,正面教育学生要重视本门课程的平时学习和积累;严肃考风,不追求虚假的全优成绩,将成绩分解为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实践成绩3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5%、30%、5%,加大实践成绩比例,严格考纪,充分使学生能够平等竞争。

通过中医气功学教学改革实践,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针灸、推拿的技能、技巧有了很大提高,从实习医院对近几年来的毕业实习学生反馈意见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以往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许多毕业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的学生一致认为,气功锻炼对于保持临床体能、提高临床技能和加强临床效果很有帮助。

作者:魏玉龙1路世才2王单一2(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北京;2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

第2篇:中医气功学学科建设的研究

中医气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功学的主要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近几十年来,更是受到了国内外众多有识之士的青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她的发展速度并不尽如人意,其学科建设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均大大落后于其他学科。为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简要探讨。

1人才培养

1.1制订教学大纲,完善本科生教学中医院校的中医气功学本科教学,形成于第二次气功高潮之初的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医院校率先在本科生中开设气功学选修课,实现了气功学校教学零的突破;1994年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中医气功学》的出版,使气功教学上了一个台阶;2005年该书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管理部门对气功教学和气功人才培养的重视。但目前中医气功学本科教学的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教学活动的许多环节还很不规范,其中没有教学大纲是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没有教学大纲的规范,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加上一些院校专职教师的不足,使该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己经成为一种“摆设”。教师中仅仅因为自身的爱好,或为了完成规定的工作量而开气功课者有之;学生中为了修满学分而选修气功课者也有之,以至于不少大学生修完气功课后,对该学科仍然是“知之甚少”。为此笔者建议,从制订教学大纲入手,逐渐规范气功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修完这门课以后,能够初步掌握一二种基本的功法,对气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现行规划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得以协调。

1.2按照研究方向,分化研究生教学1978年上海、北京两地开设招收气功学硕士研究生的试点,年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宄所先后被批准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气功硕士培养点。此后,北京、浙江等中医院校也开始了这项工作。21世纪初,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天君教授被批准为气功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使气功学的学校教学首次实现了“大满贯”。

实践证明,研究生教学是培养高层次气功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全面、系统气功专业学习的研究生中,不少人已成为气功事业的骨干力量。

然而,如同本科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缺陷一样,研究生教学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气功学研究生不全姓“气”。其特征是:不练气功功法,不读气功典籍。不少人在整个3年的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没有练过一套像样的功法;论文中关于功法的种种描述,几乎全部源于他人的体会;也没有读过一本完整的气功经典,有些甚至连《内经》、《诸病源候论》关于气功的论述基本上都引自二次文献。这也许是目前气功学专业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者不少,而学科带头人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笔者之见,要解决姓“气”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是对研宄方向进行分化,即按照目前通行的做法,根据研究内容把研究生分为科研型和临床型两类,并予以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对临床型研究生以能够直接从事气功医疗为培养目标,要求其不但自己坚持练功,而且要具备教功、领功、查功及功效总结等基本的专业技能;研究型研究生以能够直接从事气功原理域文献)研究为目标,要求其除了掌握必需的科研思路与方法外,还必须注重自身的气功修炼。二是推荐一批气功学的经典书目和传统功法供师生共同选读练)书目的推荐可以是整部书,如《诸病源候论》、《杂病源流犀烛》等;也可以是某本书的几个章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千金方。养性》等。此外,儒、释、道诸家关于气功修炼的重要着作,也可择要荐之。功法的推荐应以传统功法为主,如六字诀、八段锦、内养功等以及一些有传统功法演化而来的优秀的现代功法,如放松功、养气功、五行掌、真气运行法等。

1.3探讨师承模式,提倡多元化教学气功是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人才的培养与提高,单纯的学校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将学校教学与师承教学相结合。

可以借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的成功经验,选择一批具有较高学历和悟性的中青年学者,脱产一段时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拜师学艺,提高自身修养。

鉴于目前在国家“二部一局”确定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尚无气功学指导老师的实际,可由气功专业委员会牵头,制订切合实际的标准,并以此来寻访名师大家,学习其热爱气功的精神,传承其独具特色的功法,总结其气功锻炼和域)应用的经验。

关于师承制之“师”的来源,笔者以为主要有三:一是己退休的中医气功学专家。目前,李少波、张天戈、宋天彬、王崇行、柴剑宇、刘元亮等一批气功学的专家均己退休他们都有长期从事气功学医疗、科研和教学的经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他们都具有医师资格,如能聘请他们开设专科门诊(或医疗气功训练班)学生们就可以通过侍诊而学其经验。二是宗教界常年练功的高僧、老道,他们对释、道气功多有较高的修炼体会和感悟,我们可以就某一功法的特点、“三调”操作的要点等具体问题,向其求教,使宗教气功为医疗服务。三是民间“杂家”,这些人基本都不以气功为业,相当一部分人甚“点”一对某一功法的某一操作环节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体会,如能将这些“点”进行整理,使之连成“线”,再把“线”合成“面”,则对气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

2应用体系

2.1建立操作常规,规范医护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规范中医临床各科的医护行为,于1994年制订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1。该《标准》作为中医药行业标准己被业内外所接受。一些省市还以此为指导,制订了地方标准|4一51。这对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发展、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利于其国际交流。但遗憾的是,其中独缺气功学科的内容。

这是气功学学科建设滞后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制约该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快制定气功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适宜病证、推荐功法、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气功疗法的适宜病证当以目前比较公认的病证为主,如心身疾病、微循环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相关的疾病及某些疑难病证;另外,该常规还应包括“治未病”内容。功法的推荐应以渊源清楚、理论完备、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传统功法及由此衍生出的现代功法为主。对操作要点的规范,是指对同一种功法在不同人群、不同病证中的练法加以分析、归纳,以体现辨证施治的特色。

2.2立足“治未病”,参与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气功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古代,气功被许多医学名着所收集,也为许多医学名家所青睐;在现代,她更是受到众多专家教授的重视16-8。因此,将气功疗法的一个“立足点”定位于“治未病”,使气功锻炼成为“治未病”的一种常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气功学的学科建设,也有利于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建设。“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早治两个方面171,气功用于“未病先防”

的方法,主要以“走出去”为主,专业人员可深入基层,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住宅小区、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退管委”等教授功法,以此増进练功者的体质。“既病先防”的方法,应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授功与复查(包括病情的复查、练功状态的复查,练功与药物配合治疗的另一个“立足点”植入于病房中。研究己经证明,只要功法得当、练法科学,气功疗法能够对许多疑难病证的治疗与康复,起到十分理想的辅助作用。

2.3拓展应用范围,扩大服务人群上述之“治未病”与“治己病”是气功疗法的主体或者说是其内涵,强化这一内涵是气功学学科建设的主要抓手。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因此而放弃其外延,相反,应该根据该学科的特点,不断强化对其外延的拓展。

拓展气功疗法外延的切入点是,以功法“改良”为起始,向“热点”人群推广。所谓功法“改良”,是指根据时代的特点、练功人群的特征,对“三调”操作作适当的调整、充实。这方面老一辈专家曾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刘贵珍对内养功的成功改良与推广便是一个突出的实例。所谓“热点”人群,以现状而言,当以青年“白领”和退休职工为主。这两类人群的共同特点是,渴望有适合于他们的锻炼方法;所不同的是,前者需求的是既能够帮助他们获得足够运动量,又有健美形体效果的、新颖的运动方法;后者想要的是操作简单又富有趣味性的锻炼方法。

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推出两大类功法,对于前者可以借鉴印度瑜伽术向形体锻炼转型后的成功亮相,加强对传统功法“调身”的改进,并将其与健美有机地结合,同时“调息”、“调身”的语言表达,在尽可能保持气功精髓的前提下予以适当调整,使之富有时代性;对后者可在适当降低“调身”要求的同时,在“三调”操作的趣味性、生活化方面下功夫,使之符合老年群体的要求。

3科学研究

3.1探讨气功效应,服务临床应用气功科研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盛于八九十年代,至今己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其间,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果,也有争议。因此,在50年后的今天,气功科研还必须强调其基础建设,并优化中医气功学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指标等基本要素。

一是选择可行的研究目标。广义的气功科研范围甚广,如气功的发展历史、基础理论、功理功法、古典文献、临床应用、现代理论、作用原理等,无不属于应该研究之列。但是,这些任务在短期内肯定无法全部完成,可列为科研的长远目标。当前较为迫切的任务是,围绕临床应用探索气功疗法的实际效果,气功疗法的效应研究。

二是选择合理的研究内容。由于气功疗法的具体方法有气功锻炼、“功药结合”、外气导引、仿生仪器等多种,故对气功疗效的研究,还会面临研究内容(寸象)的选择问题。根据己有的经验与教训,目前的研究内容似应以气功锻炼的医疗效应为中心,因为这是气功疗法的基础。

三是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不求最新,但求经典”是选择气功研究方法时应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具体地说,要以能说明问题为前提,以能在一般单位普遍实施为首选,以便更多的研究者能共同参与这项工作。四是选择科学的观察指标。指标的选择应以“无损伤”为前提,王伽林先生为观察练功时胆汁分泌的变化曾两次接收手术插管引流的献身精神,虽然值得学习,但这种做法不应提倡事实上也难以推广,尚克中先生在X线下连续摄录练功时膈肌的运动以观察其特点的做法,也只能偶尔为之。因为此类方法,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某些不良影响,况且随着实验科学的快速发展,可供我们选择的无损伤和基本无损伤的观察指标越来越多。

3.2完善技术路线,宽容不同意见自第二次气功高潮以来,有关气功研究的论文不断増多,但能得到一致认可者却不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研究本身,即实验设计不尽合理、技术路线不够完善,以致结果模棱两可。因此,加强对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是气功科研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从事气功研究泡括气功科研管理)的实践中,总结出“三三制”的研究方法。

所谓“三三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研究过程。由于目前在科技界、医学界对气功的认识,普遍存在三种不同的人群,即坚信气功的“肯定派”、否认气功作用的“反对派”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派”。

实验设计(尤其是确定技术路线)时,由上述三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有条件者还可以邀请这些专家组成一个大的课题组;实验操作(包括样品的提取与处理、数据的统计处理等)由设计者以外的“第三者”完成,必要时设计者可以监督“第三者”的操作过程,但不得直接参与操作;实验结果由参加设计的三方面人员一起分析,当对结果的认定出现分歧时,允许各抒己见,甚至“各自为政”。二是指实验重复。即同一个实验重复三次,有条件者还要提倡在三三制”目前尚在“纸上谈兵”,但有理由相信,由此得出的结论可靠、可信,容易被他人接受,从总体来看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否能宽容他人、宽容不同意见,可能是“三三制”能否实施的关键。

综上所述,中医气功学的学科建设要从人才培养、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诸方面同时进行。其中人才培养是关键,要建立起包括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继续教学在内的培养体系;临床应用是重点,要学会“治未病”和“治己病”两条腿走路;气功科研要围绕临床展开,在完善技术路线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气功疗法的效应。

作者:黄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中医养生关于经络的案例分析,中医经络与保健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