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造成血液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哪些,血液标本溶血对检测的影响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 485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要: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成了血站成分制备中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了及时满足临床病人的需要又不致血小板因为效期短而报废,对于血小板的供应,我站基本上是采取临床病人预约后采集,机采科接到预约单,及时通知献血员,进行采前抽样初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欢迎阅读!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1

  1 材料与方法

  1.1采集标本使用的器具与设备 一次性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5ml、2ml,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0.5%合力碘,TDZ4-WS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 皮肤消毒后,将双向采血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刺穿采血管,采血完毕,将血样做完初筛项目后送检验科。

  2 讨论

  通过我们近两年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发现,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器具质量不合格外,更多的是我们操作过程中,在选择血管方面不够仔细,操作不规范如未及时混匀抗凝管,消毒剂未干就进行穿刺等等。

  2.1血标本溶血原因

  2.1.1穿刺困难和采血操作不当

  ①献血者血管太细,静脉充盈不良,血管弹性差致穿刺困难,使采血时间延长,部分血液凝固,使红细胞机械性破坏,造成溶血。

  ②操作人员抽血时将止血带扎得太紧,时间过长,血液注入试管时速度过快,红细胞撞击试管壁导致破裂溶血。

  ③采血定位不准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反复进出,造成局部血肿和血样溶血。

  2.1.2抽血器具不合格

  ①我们使用的采血针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某些产品的增型稳定剂不合格,并因聚合不完全而有毒性,可引起标本溶血。刘贤等[3]报道1998年6-7月抽血器具不合格引起标本溶血多达37例。

  ②抽血试管质量不合格,抗凝管中抗凝剂偏少或有水分导致溶血;抗凝管内有絮状物产生;抗凝管有裂隙、瓶塞有松动现象;抗凝管内负压过高或过低,负压相对较大时,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而破裂溶血;负压不够时,相对管中的抗凝剂来说采血量不足,采血管内剩余负压造成血细胞被压迫而破裂溶血。

  ③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包装有漏气,针套有脱落、针尖有毛刺、弯钩现象等。

  2.1.3操作不规范

  ①抽取抗凝标本,在混匀过程中动作过猛,引起红细胞破裂而溶血。

  ②采血完毕未及时混匀血标本,使纤维蛋白原凝固,此时再用力摇动试管可人为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

  ③采血过程中,静脉穿刺处消毒液未干即开始采血。

  2.1.4试管离心操作不当 离心过程速度过高,时间过长引起溶血。

  2.1.5血标本存放和运送不当 ①血标本采集好后未及时送检,放在温度过高或过低处造成溶血。②运送途中剧烈振荡造成溶血。

  2.1.6其它不明原因的血标本溶血。

  2.2血标本溶血的防范措施

  2.2.1掌握采集标本的正确方法:通常我们机采科会把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等充盈良好的血管留在采集血小板时用,而抽血样本时,我们会选择手臂侧边较细的血管,此时我们一定要定位准确和进针准确,实在没有合适的血管,我们不能盲目进针,可以在肘窝以下重新选择血管,甚至可以在手腕和手背部寻找合适的血管进针,经过观察,我们这种选择血管的方法是正确的,进针率≥99.9%,采集血标本顺利,所以静脉穿刺,选择血管这一关非常重要。最后,采血前常规消毒,待消毒液干燥后进针,采血时止血带不要结扎得时间过长,遇抽血困难时不要进行强烈挤压,亦不要反复拍打穿刺部位,以防机械性刺激造成溶血。

  2.2.2抽血器具的质量控制 ①我站总务科从源头上实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材的准入制度,建立合格产品供方目录,索取合格产品供方的资格文件,对国内生产企业进行实际考查;②站质管科对所购进产品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③机采科工作人员要从产品外观和产品标识上进行质量控制,采血针塑化的导管均匀无气泡、有弹性、透明,无明显的机械性杂质异物、扭结等;采血针的针尖锋利、无毛边、毛刺、平头、弯钩等缺陷;抗凝管无裂隙、瓶塞无松动、脱落,管内无絮状物等;另外要看产品包装的标识,标识要明显、清晰、牢固,不应因经受所采用的灭菌、运输和贮存而脱落或模糊不清等;如发现有如上述不符现象,立即停止使用该批器材,和总务科进行沟通,直接退货,更换新的批号或更换生产厂家,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

  2.2.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留取标本过程,要及时混匀标本,均匀摇动,摇动时避免上下暴力振动引起溶血。

  2.2.4注意离心的速度和离心时间 机采科在初筛时,离心分离血清时速度不宜太快,时间适宜。我们机采科做初筛时离心速度通常是3000r/min,时间3min,离心效果好。

  2.2.5妥善运送血液标本 运送血标本要避免剧烈振荡,注意血标本的保存温度在应放4℃低温保存,或在室温下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h,以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

  2.2.6还有些不明原因的标本溶血,可能与每个献血者的个体差异有关,这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去搞清原因并预防标本溶血的发生。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

  1 溶血原因

  造成标本溶血的原因很多,通过调查我们对标本溶血的原因分析如下:

  1.1 采血时进针不准确 有些患者穿刺困难,护士在采血时针头不能一次性顺利刺入血管,而在血管内反复进出,容易引起红细胞及血管的损伤[1],造成局部血肿或标本溶血。

  1.2 止血带不正确使用 有些患者静脉血管不明显,护士在操作时止血带扎的过紧,时间过长,可以干扰血流的速度和流向,破坏体液和血细胞间的平衡,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2],导致标本溶血。

  1.3 用力拍打穿刺部位 当患者静脉血管不明显或充盈度差时,护士往往用力拍打静脉或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并运动上臂,这样会造成组织淤血缺氧使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3]。

  1.4 皮肤消毒剂未干 皮肤消毒是采集静脉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皮肤消毒剂未干时即进针采血,针尖上的消毒剂与血液接触[4],可致标本溶血。

  1.5 未使用配套的针 抽血针头过细,当血液通过过细的针头时易发生机械性破坏而造成标本溶血。

  1.6 拉动注射器针栓用力过大,血液靠负压进入注射器过快可以导致溶血,或者是注射器针芯反复来回抽动导致红细胞破碎而引起溶血。

  1.7 注入试管时用力过猛,并将泡沫一并注入 注入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血液冲撞,血球破坏,而发生机械性溶血。混有泡沫的血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泡沫部分迅速干燥[5],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1.8 采血管使用顺序不正确 先注入抗凝管后注入促凝管,因为没有及时摇动抗凝管,血中纤维蛋白已凝固[6],这时再用力摇动抗凝管容易造成红细胞破裂而导致标本溶血。

  1.9 过度用力摇晃标本 过度用力摇晃标本致使红细胞发生机械性破坏而导致标本溶血。

  1.10 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血标本采集工作大部分是由夜班护士完成,造成血标本送检不及时,放置时间过长,部分血液患者的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后,大量红细胞破坏,会出现溶血。

  1.11 运送过程震动过度 运送过程震动过度也会造成标本溶血。

  2 预防措施

  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用以下预防措施:

  2.1 采血前应认真评估患者血管情况,对于静脉充盈不好的患者,采血前可先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使血管扩张充盈,提高穿刺率。采血时尽量选择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避免选择手背和足部浅静脉等不易穿刺的血管,以免造成穿刺失败。

  2.2 护士在消毒皮肤后待静脉穿刺处的消毒液完全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2.3 采血时勿用力拍打采血部位,血管明显者可不握拳头。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可以在穿刺成功后即把止血带松开,不要等采血完毕才松开止血带。

  2.4 采血时采用配套针头,不用过细的针头。

  2.5 抽吸不要过快、过猛 抽血后先拔去针头,将血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勿将泡沫一并注入。如确实抽不出标准的血标本,可将带有泡沫的血标本立即送检,而不要待其干燥后再送检。

  2.6 采血后严格按照试管顺序注入血标本 先注入血清管,再注入血沉、凝血项等带有特殊抗凝剂的管,以便于及时摇动。摇动血标本时应避免上下过度用力摇晃,可将抗凝管放在两个手掌中来回滚动,可有效防止溶血。

  2.7 采血后标本应立即送检,不应放置时间过长。送检过程中避免过度震荡。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护理文书缺陷持续改进,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的缺陷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