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不同预后患者院前急救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预后患者的院前急救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在百草枯摄入量、血浆百草枯浓度、首次呕吐时间、呕吐次数、是否催吐及配合救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改善急性百草枯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院前急救 百草枯(PQ)是毒性最大的除草剂之一,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1]。百草枯对机体器官的损害性较大,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于缺乏及时治疗的幸存者,其预后情况也不乐观。为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对不同预后的急性百草枯重度患者院前急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0例均为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1~65岁,平均(42.4±5.2)岁。服毒至就诊时间为1~62 h,平均(22.5±3.1)h。口服PQ 30 ml~200 ml,平均约(55.2±11.4)m1。排除严重心、肾、肝和肺部等器质性疾病患者。中毒原因:28例因家庭矛盾服毒,22例为误服。临床表现出现不同程度心肺功能不全及中毒性肝炎,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或意识障碍,口腔黏膜充血、糜烂,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急促,胸骨后及上腹部灼痛,腹泻伴黏膜水肿,少尿或无尿并等。院前由患者自己或家属催吐者26例,催吐方法:饮用肥皂水催吐2例,刺激咽部催吐16例,大量饮清水催吐8例。将该组患者按照预后的不同分为死亡组41例和存活组9例。死亡组41例患者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28岁~68岁,平均(29.7±5.6)岁;存活组9例患者中男4例,女5例,年龄26~65岁,平均(26.3±6.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单样本t检验做组间比较,χ2检验做率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情况比较:见表1。死亡组18例因家庭矛盾服毒,23例为误服。存活组4例因家庭矛盾服毒,5例为误服。两组在服毒原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在百草枯摄入量、血浆百草枯浓度、首次呕吐时间、呕吐次数、配合救治及是否催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百草枯摄入量(,g)
血浆百草枯浓度(,μg/ml)
首次呕吐时间(,min)
呕吐次数(,次)
配合救治(例)
催吐(例)
存活组
9
1.9±1.2
10.1±4.7
5.9±2.3
4.3±2.1
8
9
死亡组
41
5.8±2.5①
18.9±8.4①
15.7±4.3①
2.5±1.2①
12①
16①
注:与存活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百草枯无特效解毒剂,其进入体后可在胃肠道内很容易被吸收,并随血流分布到各个脏器,有毒成分迅速损害人体器官造成功能衰竭。早期对百草枯中毒的患者采取呕吐方式是清除胃内百草枯比较快速、有效的方法[3]。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百草枯患者的预后与血浆百草枯浓度、百草枯摄入量、催吐例数、呕吐次数、首次呕吐时间及采取配合救治有关。百草枯的摄入量越多,浓度越大,患者的死亡率越高。此外,院前进行催吐及配合救治,且呕吐的次数越多,首次呕吐的时间越短都可以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存活率。因此,一旦发现百草枯中毒,院前救治时及时的催吐、洗胃等措施是提高生存率和争取治疗时机的关键。
4 参考文献
[1] 吴丽江,李艳辉.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5(6):554.
[2] 赵燕燕,刘会芳,许 鸣,等.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8):733.
[3] 李海玲,管丽娟,孙莉莉.百草枯中毒患者行床边血液灌流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9):3189.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