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血小板假性增高案例分析,血小板假性异常是什么意思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 484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探讨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纠正处理。方法:按照Beckman Coulter ACT 5diff 的分类原理及血小板(PLT)直方图,把PLT直方图异常且血小板数值小于100×109的标本采用血涂片镜检、手工计数和枸橼酸抗凝复检。结果:不同原因的假性血小板减少与复检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假性减少均应进行复检,以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数值。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几乎已经在每个大中小医院广泛使用,由于仪器自身检测原理的限制以及血小板易于黏附聚集的特点,血小板检测经常出现假性减少,仪器往往提示PLT计数异常或PLT直方图异常,但有时提示的是白细胞或红细胞异常。因此,必须综合分析血小板检测的影响因素,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回报临床客观准确的数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8月住院患者48例,其中男2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岁。

1.2 仪器:Beckman Coulter ACT 5diff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Olympus 显微镜。

1.3 试剂:上述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PLT草酸铵稀释液(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配置)[1];瑞姬染液。

1.4 方法:首先所有标本按常规用EDTA-K2抗凝全血进行检测,PLT出现异常旗标且PLT<100×109标本,进行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根据镜检结果和PLT直方图结果分为4组:①PLT直方图出现无拟合曲线、翘尾等现象,镜下可见大量血小板凝块或小堆积,则要求临床重新采集标本,复检后正常,基本推测是采集原因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②PLT直方图和初步镜检结果同第一组,如果两次采集过程均顺利,EDTA抗凝结果均不正常,标本中仍存在血小板聚集,则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结果正常则推断是EDTA抗凝剂原因造成,若仍不正常,则推断此患者对EDTA和枸橼酸钠均发生聚集,目前只能用手工法校正(本文6例标本,仅对EDTA依赖,枸橼酸钠依赖现象极少);③PLT直方图出现多峰、后峰翘起等,镜下血小板并未聚集,血小板数量初步判断在正常范围内(每个油镜视野可见8~15个血小板),但是大血小板数量增多,体积接近小红细胞,基本可断定是由大血小板干扰计数造成,此类标本进行手工计数;④镜检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血小板成群或散在分布,数量正常,同时结合标本外观,试管内有许多沙粒样凝集颗粒,初检结果WBC、RBC、HB、HCT、MCV、MCHC、PLT等许多检测项目均异常,尤其是RBC数值很低,可考虑是冷凝集原因造成,标本经<?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37℃水浴15 min后,上述现象消失,重新检测结果正常。实际工作中有可能存在几种原因叠加的情况,但据笔者经验此种现象很少(本文48例无此现象),检验人员应根据PLT直方图和镜检结果加以区分,并最终采用手工法校正(48例标本均经手工法最终校正PLT数量)。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标本初检结果均不正常,第一组经复检后(EDTA-K2抗凝)正常,第二组经两次复检,使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后正常,第三组采用手工法后正常,第四组水浴后正常。所有标本初检结果与复检正常后和手工计数法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血细胞分析仪初检、复检和手工计数检测结果比较()

原因

例数

初检(EDTA-K2抗凝)

(×109)

复检后(EDTA-K2抗凝)

(×109)

复检后(枸橼酸抗凝)(×109)

手工法校正(×109)

标本采集

36

67±32

128±27①

无需采用

125±22①

抗凝剂

6

58±28

61±29

148±34①

142±41①

大血小板

5

65±25

无需采用

无需采用

114±22①

其他(包括冷凝集)

1

45±4

水浴后:110±12

无需采用

108±10①

注:与初检(EDTA-K2抗凝)比较,①P<0.05;由于枸橼酸钠抗凝剂为液体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故计数结果应乘以1.1为准确结果,本文结果为校正后结果

3 讨论

3.1 标本采集过程的影响:采血过程不顺利、多次穿刺、采血带绑扎时间过长等均可引起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而引起PLT假性减少[2];采血后混匀不及时、混匀不充分导致抗凝不充分而引起PLT聚集。标本采集过程的影响在临床常见,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

3.2 抗凝剂EDTA影响:EDTA依赖型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国内外均有多例报道,其原因与血小板表面存在着隐匿性抗原有关,此抗原与血浆中自身抗体相结合,从而导致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3]。本文中6例患者,5例为肿瘤患者,另1例为体检患者且均为女性,均因“易发瘀斑综合征”而前来就诊。此类标本解决办法通常改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或用手工计数法复核。

3.3 大血小板影响:根据Beckman Coulter ACT 5diff血细胞分析仪原理,当标本中存在大血小板时,血小板分布峰右移,MPV(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增高,一般大于12 fl,而同时MCV和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正常,排除小红细胞影响。MPV阈值为2~18 fl,当血小板体积大于25 fl时,这些大血小板很有可能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致使仪器计数PLT偏低。大血小板和巨大血小板在正常人中仅占1%和0.02%,增多时多提示该患者有血小板生成、成熟过程或功能性等改变[4]。本文中5例多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急性心梗患者等。有血小板相关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大血小板的影响。

3.4 其他影响:血小板冷凝集、异常蛋白血症、储存时间过长、高镁血症、脂类与蛋白的聚集的影响等[5]。本文中的1例为冷凝集素引起,血清中高滴度的寒冷凝集素,能与患者自身红细胞在低温下产生冷凝现象,它不但能凝集红细胞也能凝集血液中的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导致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6-7]。

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是血常规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其值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工作,所以及时发现假性血小板减少是检验人员必修的功课。重视异常结果,勤于镜检和复检,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可以减少很多医患纠纷,同时也加强了临床与检验之间的信任与依赖。

4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2006:136.

[2] 赵 华,李代渝,林 江.60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2):1207.

[3] 王 欣.抗凝剂EDTA及枸橼酸钠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的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650.

[4] 王永才.血液病确诊化验诊断[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4:36.

[5] 彭晓蓉.浅谈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J].长江大学学报,2011,8(6):212.

[6] 刘玲玲,王学军,闫洪宇.冷凝集致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误差2例报告[J].吉林医学,2010,31(34):6412.

[7] 魏国庆.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引起血细胞计数异常1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4):4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宫腔镜检查有什么作用,重视宫腔镜检查的安全性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