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金匮肾气丸治疗尿潴留,金匮肾气丸治肾阳虚综合征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 403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1-003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1]。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年慢阻肺患者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2]。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和预防COPD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笔者运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治疗治疗阳虚水泛型COPD 49例,疗效满意,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其中男60例,女38例,年龄52~78岁,平均65.2岁。病程6~2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西医《协和呼吸病学》中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3]。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肺胀篇的辨证分型,阳虚水泛型主证:(1)心悸;(2)喘咳,伴或不伴咳痰清稀;(3)面浮或肢体浮肿或一身悉肿;(4)脘痞纳呆;(5)尿少怕冷;(6)面唇青紫。舌象: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4]。以上(1)(2)(3)必备+(4)(5)(6)中一项,结合舌脉(必备)方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使用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强心利尿等药物,急性期合并感染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杭州胡庆余堂)口服,每日2次,每次4~5 g(20~25丸),2周为一疗程,4周后开始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重度、中度、轻度、无分别按3、2、1、0分量计算。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标准。临床控制:心悸、喘咳、浮肿症状基本消失[5]。显效:心悸、喘咳、浮肿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心悸、喘咳、浮肿症状减轻。无效:心悸、喘咳、浮肿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71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余年,患者平素动则胸闷气促明显,常畏寒,喜厚衣,近1年来出现双下肢浮肿,严重时波及上肢或一身悉肿,2013年1月5日至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初诊,予以西药平喘、利尿等处理后症状有所减轻,但1个月后又反复,遂前来我处就诊。症见动则气喘,面目、四肢轻度浮肿,心悸,畏寒肢冷,小便量少,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质黯脉沉细。根据以上症状,中医辨证属于阳虚水泛,加用金匮肾气丸温阳利水以治其本。治疗2周后,患者气喘浮肿减轻,畏寒肢冷症状缓解,尿量增加。3周后气喘、浮肿诸症消失。治疗显效,根据患者年老体弱气喘、浮肿易复发的特点,故嘱患者坚持继续服药1个月巩固疗效,后浮肿未再发作。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病多属祖国医学“肺胀”范畴,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胀,其状如肿”[6]。肺胀由肺部慢性疾患积渐形成,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致使肺脾肾虚,痰饮内停,气虚血瘀,痰瘀阻滞。常因卫外不固,外邪每易侵袭,里外相合,壅阻气道而发病[7]。故正虚邪盛是本病的病理基础,而脾肾阳虚是本病形成的内在原因。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心。肺胀阳虚水泛证是肺胀病的危重阶段,咳、喘、肿、悸是其主要症状,多是在其他证型如肺肾气虚、痰热蕴肺,痰浊阻肺的基础上,病情未控制,逐步发作而成,其病变乃由气损及阳,导致肺心脾肾阳虚,而肾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阳气,非此不能发,故肾阳虚是水邪泛滥的根本原因[8]。如《景岳全书·水肿论治》所言: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治病必求于本,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故温肾健脾、化痰利水是治疗肺胀阳虚水泛的主要大法,而温补肾阳是其治疗的关键。   金匮肾气丸方出仲景《金匮要略》,在该书中肾气丸主治病证共有四:(1)《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2)《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3)《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 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4)《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该方在配伍、选药用量上均极为严谨,主要治疗由肾阳虚所导致的体内浊邪不能及时代谢出去,郁阻于体内,导致肾气不能正常转化,而耗伤肾气的证侯。主要由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丹皮、茯苓、泽泻各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组成。方中附子、桂枝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干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共为臣药,乃阴中求阳之治,可以使淡渗疏泄之品不伤肾阴,亦可以防止其补火之品上炎使桂枝附子之力注于下焦化气利水。茯苓和泽泻均为淡渗利湿之品,茯苓健脾利湿,升清降浊,泽泻燥土祛湿,利水通淋,二药合用,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合桂枝可调血分之滞,肺胀日久,肺脾肾气虚不足以推动行血,血行不畅,则瘀血内生,上二药合用可通行血脉,血脉通畅则浊邪易祛。诸药合用,则诸症自除。    肺胀阳虚水泛证是由阳虚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病证,阳虚可累及肺、脾、肾、心等脏腑,但关键的脏腑是肺和肾,肾气丸主治病证正是肾阳不足引起的主以小便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水液代谢障碍。另外,临床治疗中我们还发现长期口服金匮肾气丸能有效延缓肺胀阳虚水泛型患者的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程度,使其不易犯病,即使犯病程度也比较轻,从而减少住院次数,减轻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故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   [2]陈静,商洪才,张伯礼,等.重大慢性疾病防治策略、途径与中医药整合调节优势[J].时珍国医国药杂志,2008,19(5):15-16.   [3]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076.   [4]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7.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   [6]汉·张仲景撰.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   [7]韦衮政.李国勤治疗肺胀阳虚水泛证经验举隅[J].北京中医药,2008,27(11):846-847.   [8]蔡代中,刘青,熊家平.田玉美论肺胀阳虚水泛证治[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0):44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有什么副作用,子宫内膜癌放疗后遗症有哪些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