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适应现代生活对医学生的高要求,同时适应国家素质教育,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PBL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式教育,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就PBL在儿科学上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从PBL的实施过程和其涉及的主體方面着手,阐述了PBL的优势和注意问题。
关键词:PBL;儿科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35-02
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学科。不仅有其正常的解剖生理特点,且在病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均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针对这样的综合性学科,传统儿科教学的“理论靠课堂,实践靠病房”方式频现弊端,改革迫在眉睫,目前常見的改革方式主要有以下:“PBL”教学方法互动式大课教学、双语大课教学、典型病例示教法、模拟病人或角色扮演法、典型病案分析法、临床实践教学法、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等等,本文主要就PBL式教学进行探讨,PBL式教学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环节,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研究表明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最终形成互动式、多层次、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PBL概述
PBL,是由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先驱Barrows教授在1969年首创,在1969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将其引入医学教育,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在临床授课前期或临床授课的过程中,把问题作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着重把学习的内容赋予到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探讨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习问题中所涉及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在设计理念、操作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两者相比PBL的优势在学生主体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严重欠缺,而PBL教学法有独特的优势,故已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研究方向,同时PBL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这与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模式不谋而和,在提高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全面发展。所以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率先将PBL引入我国,1990年以来,引进PBL的院校逐渐增多,如原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暨南大学等这些院校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PBL教学模式实施
将PBL的理念应用于儿科学上,其学习过程可分为四段:教师背景知识讲解并提出针对性问题,学生针对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问题的提出及其对老师的要求:问题是灵魂,课程内容被严谨地安排在这些问题之中,问题设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如何设计有现实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是对老师的一个考验,其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纵观全局的大局观。具体要求如下:(1)问题必须能引出儿科学的概念原理;(3)问题要难易得当,考虑学生自身的专业课水平,符合学生可受用状态;(3)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4)问题应是开放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比如小儿结核教学:可以提供“18月幼儿,咳嗽,低热6周”病史后,让学生追问问题以建立“原发性肺结核”的诊断、治疗、预后、预防及新进展等。所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PBL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除了授课还要引导学生在大方向上不偏离问题,同时要灵活变通,要做到因课制宜。学生和老师的有机配合,才能使PBL教学质量达到最佳。
收集资料:PBL强调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问题开展。它通过确定讨论主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与能力。如何搜集有利信息、有价值并紧扣主题的资料,然后进行信息的整合与处理,是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对学生有较高要求,故在PBL中,应循序渐进,有倾向地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同时要借助互联网,搭建儿科教学资源平台,平台上有大量的病例,涉及新生儿、血液病,肿瘤、免疫呼吸、心脏、消化、肾脏、神经、内分泌、急救、感染方面。以便学生搜集信息。
小组讨论:PBL中的学习小组一般由6—8人组成,若人数过多,部分学生会依赖其他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而不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无法达到PBL的教学效果。且人员组成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以便形成较好的团队关系,并充分体现学生自身的特点,最佳效果是互补长短,小组中各成员应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个人见解的独道性,共同协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问题解决的方法及程序
学生在进行PBL前应精心策划好解决问题的程序,学生可以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方案,各自负责PPT的讲解,或通过多媒体教学、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回答老师和同学的疑问和问题,并分工合作以推进解决问题。老师应鼓励每一个成员积极地参与讨论,帮助控制学习进程,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防止离题太远或轻重倒置的现象出现,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做适当引导确保达到学习目标。在PBL中,学生应自主、积极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PBL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个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性自觉性。
四、评价方式与结果
儿科学课程考试评价在传统笔试的基础上,加以革新:以平时成绩、思维训练与实践操作、笔试考试三位一体的方式考核,综合学生的成绩。具体包括:(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作业及劳动纪律,10%),可督促学生抓紧平时理论学习。(2)思维训练与实践操作考试(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20%),在见习阶段安排每15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病例讨论和实践操作。(3)笔试考试,即期末理论闭卷考试(70%),全面考查学生对儿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对一届学生开始,与上一届(未实行PBL教改),不及格比率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分析,P<0.05),同时学习风气和学习积极性较好,其毕业率显著提高,而且毕业后学生就业单位反馈,学生在岗自学能力较强,善于自主钻研。综合来讲,实施PBL教学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五、讨论
PBL重点关注儿科医学的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逻辑性、循序渐进性等。在整个临床儿科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诱导学生形成并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每次基于解决问题教学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的再现,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其精髓是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主动去认识并学习新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学习效率会事半功倍,提出问题只是我们去学习的一种载体和方式。由于我国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定的习惯性,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PBL教学方式前期会不适应,学习积极性不高,使整个教学过程很被动,这也是正常情况,随着时间推移PBL就会慢慢被接受。PBL本身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所以在我国实施PBL势在必行,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尚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经验不足。但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好每一步,探究总结出适合我国教育大前提的中国化PBL,探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更现实、更科学的儿科医学教育模式。而且目前PBL未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无法用量化的数据来体现教学效果,所以PBL在我国儿科学上的推广任重而道远。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