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方案

2024-06-05  本文已影响 398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儿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临床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成为实用型人才。我校在儿科学课程体系,采用一突出、二优化、三注重的大胆改革:突出儿科学教学特点;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及服务意识的培养,注重儿科专业技能训练和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1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能动性

  既往教学只注重理论教学,使学生毕业后难以从事正常医疗工作。医学是一个实践为主的学科,依据其特点,将技能考试紧密结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为改变这一局面,我们调整课程结构,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训操作和临床见习,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统编教材与辅助教材有机结合:首先,编写儿科技能实训指导、儿科操作技能考核大纲及评分标准,其次,学生实习前岗前培训时增加儿科实训项目,为缩短临床实习的适应期奠定基础。

  2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现用的儿科学教材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大量正常值和计算公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打破原有教材格局,以小儿生长发育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新生儿)开始讲授,启发学生思考,引出下一知识点,如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发现和探索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对各系统疾病的章节,以症状为主线,根据大纲要求将理论课内容按临床常见症状归类,即按症状的主要概念一常见病因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一主要疾病”的框架设计课程内容和结构。突破以往理论课按系统、按疾病逐个讲述的秩序,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临床实际,更符合患者看病主诉症状而不是疾病的临床实际情景。

  3改进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1采用“症状为主线,问题为中心”的问题导向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教学时先由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可以是一种症状或体征)或提供一份简要病历,这就相当于患者带着健康问题来求诊。然后,让学生按照全科医生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4个基本步骤,即先获取主观资料,客观资料,再对问题进行分析,作出评估,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2教师教学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相结合:传统观念认为,教学是一个传授和传递知识的过程,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操纵、控制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将教师由知识的“给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监督者”,使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式变为主动参与式,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讲各系统常见疾病章节,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设置问题和创造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儿科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如胎儿血循环和生后血循环的变化、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心脏杂音的响度和性质等,用传统教学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的授课方式增加了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4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缺乏对临床的感性认识,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增加临床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不同年龄段儿童人体模型,加大实训操作课改革。采用课堂教学、实训操作练习与临床见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3.5社区卫生为基础的教育:教师组织学生到农村、社区等地进行义诊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社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可以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真知,同时对社区儿童健康因素,初步有主动的感性认识,体会到儿童疾病的发生不仅涉及生物因素,还与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平、生活环境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学生现代医学模式观念的建立将有益于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更深入地研究理解儿童问题。

  作者:周宇芳,王健,韦桂姬,莫江萍〔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儿科教研室,广西 柳州 5450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儿科学习内容有哪些,儿科理论学习内容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