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请概括说明(假如我变成金色花阅读理解答案)

2022-11-23  本文已影响 326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导读::三层解读“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文学艺术论文。
论文关键词:三层解读“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经典之作。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章主要成功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天真、顽皮、可爱的孩子,一个勤劳、圣洁、虔诚的母亲。通过母子游戏,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带有宗教色彩的神圣母爱,以及孩子纯真的感恩之心。如何凸现这首诗的情感教育,笔者试从全诗的首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作三层解读。
  一、“假如”——美妙的预设。“假如”是一种想像,因为全诗都是孩子一种善意的想像,这种善意的想像又是真实的再现。预设的美妙彰显的是神圣的母爱,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全诗从三个方面来写母亲。
  1、祷告——圣洁的母亲。沐浴之后,长发披肩,漫步林阴,嗅着花香,做着祷告的母亲是美的。
  2、读书——虔诚的母亲。读书时的女人最漂亮,并且读的是《罗摩衍那》,一部反映宗教故事的名著,午饭过后,捧读经典,更是一种仪式。读书的母亲是美的、虔诚的、更是善的。
  3、去牛棚——勤劳的母亲。黄昏掌灯去牛棚,这时的母亲是勤劳的,朴实的,更是本真的。
  预设的美妙,神圣的母爱更体现在下面三个词上。
  1、“嗅——闻”,祷告时,“你会嗅到这花香”文学艺术论文,这里的“嗅”字绝不能用“闻”字,“闻”更强调花香的浓郁, “嗅”体现一种“淡淡花香”。只有淡淡花香更吻合朴实、淡雅的宗教氛围,从而更好映衬出母亲的高贵、淡雅,又能体现我的隐密性。
  2、“投——照、射、映”,读书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这里如用“照、射、映”等词来替换“投”字均不理想,“投”一方面体现儿子投身母亲怀抱的浓浓深情,同时“投”字反映出金色花影子的光线也是淡淡的,只有淡淡的光线既不让母亲发现,又能保护好母亲的视力,更不影响母亲看书。
  3、“落——站、飞”,去牛棚时,“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用“站、飞”等词来替换“落”显然不妥,“落”是飘落,带有轻轻的动感,既给母亲一个惊喜,又不至于吓着母亲。三个词:“嗅”从母亲角度写,“投”、“落”从孩子角度写,写出淡淡的花香、淡淡的色彩、轻轻的动感,从而组合成一幅美好而和谐的画面,并与宗教淡雅、宁静、高贵的气氛相吻合,烘托出浓郁的宗教色彩。宗教给予人的教化也是淡雅的朴实的,儿子就像敬重神灵一样敬重自己母亲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二、“变成”——纯真的天性。多变、善变是孩子的天性。解读“我”的个性从两个角度:一是模仿,二是游戏。而模仿与游戏恰恰是儿童两大天性。
  1、游戏,诗中主要写了儿子与母亲捉迷藏的游戏,这个游戏可分几个阶段,反映出儿子几种心理。
  ①一变变成金色花在玩耍,不见了我,看母亲着急不着急,验证一下自己在妈妈心中的地位,再看看妈妈找不到自己而着急的窘态。
  ②二变变成花香、影子,默默地为妈妈做点好事,回报妈妈且又不想让她发现。
  ③三变变回自己,突然降临妈妈面前,给妈妈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得意。
  2、模仿,诗中主要模仿孩子与母亲捉迷藏时的对话情景,体现在四个问句上。自问两句:
  a、你会认识我吗?
  b、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的影子吗?
  这两句问句表达了孩子当时自鸣得意又迫切希望母亲认可的心理。同时也说明孩子很在乎妈妈是否关心自己,又非常向往摆脱妈妈的管束的心理,既迷恋妈妈,又向往自由独立恰恰是儿童特有的矛盾心理。
  他问两句:
  a、孩子,你在哪里呀?
  b、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这两句是孩子模仿母亲的口吻在发问,有着急、责备、嗔怪、爱怜等语气情感。很多老师喜欢叫学生朗读这两句,但不知究竟那种语气该强烈一点,从哪个角度进行朗读指导?其实从语序角度稍加辨析指导,情感把握轻而易举。a、“孩子,你在哪里呀?”变换语序“你在哪里呀,孩子?”反复比较朗读文学艺术论文,不难发现变句找不到孩子时着急的心情更强,由此可见,原句可能是妈妈逗着孩子玩,捉迷藏时,妈妈明明知道孩子在干嘛,却故意装着不知道,满足孩子的成功心理。
  同样把b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换成“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换句应该是找了好久好久仍找不到孩子的母亲突然找到孩子时的感受,所以责备的语气更强,原句应该是正找不着孩子的母亲突然孩子自己回来时的感受,着急语气更强。有欣慰,孩子还听话没走远;有责怪,孩子有点野;有爱怜,孩子太活泼调皮了。这两句不是母亲亲口说的,而是孩子设想说的,这说明孩子模仿非常逼真,甚至连母亲这些情感细微的变化都能模仿出来,可见母子情深。
  三、“金色花”——圣洁的心灵。金色花本是圣花,《罗摩衍那》是圣书,牛在印度教里也是圣物,全诗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读的是宗教神话故事,做的是宗教祷告礼仪,面对神圣的母爱我将用世上最好最神圣的东西——“金色花”回报母亲,用它的形、香、影表达自己最圣洁的心灵,在神圣母爱的沐浴下感化了一个孩子,教化孩子富有一颗感恩之心。
  这便是《金色花》带给我们的享受与启迪。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化的影响(外国文学史希腊神话的特点)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