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世纪末欧洲兴起的“新艺术运动”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招贴设计是新艺术运动重要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多为优雅多姿的女性形象,并多采用明亮华丽、对比强烈的色彩,使这一时期的招贴设计富有朦胧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风格。新艺术运动中女性形象和色彩的表达折射彼时女性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色彩风格
一.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中女性形象分析
招贴是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新艺术运动的招贴设计受到19世纪末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文艺思潮以及戏剧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招贴画中许多都以女性形象为母题,摇曳生姿,翩然起舞的女性形象成为新艺术运动的重要内容,艺优雅多姿的形体配合盘绕生长的植物藤蔓,生机勃勃,富有韵律。相比工艺美术运动古典优雅、自然朴实的装饰风格,新艺术运动招贴作品的风格逐渐脱离了自然有机的风格,朝着装饰化、感性化和抽象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既有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神秘感,也吸收了洛可可时期繁复多变的线条,同时还兼具中世纪的绚丽装饰。而在唯美主义的影响下,对女性的赞美就更加具有抒情色彩,这一特点表现在曼妙蜿蜒的曲线在女性形象中夸张和抽象的运用。新艺术运动作品中的线条更为自由、流畅、夸张,主题多是绵长的流水、变形的花草、苗条漂亮的年轻女郎,更多地带有令人憧憬和幻想的女性色彩。曲线是新艺术运动的灵魂;而女性是新艺术运动核心主题。为了体现女性肢体语言和柔美动人的形象,艺术家在作品中将曲线和装饰运用到新的艺术高度,各种如火焰般的花卉和绵延不绝的枝叶,卷曲起伏的植物与女性的曲线结合形成抽象流动的线条,极大丰富构图的艺术表现形式,灵动、纤细、娇弱、柔美这些特质似乎是曲线和女性的共同之处,而蓬勃的植物花卉又十女性形象富有活力。麦金托什为《大海的歌剧》设计的标牌中,把画面中女性形象与波澜不惊的海浪形象融为一体,女主人公弯曲的长发如同海草一般轻盈的飘浮在海面上一样,四散开来。极好的表达出女性如水般柔媚的美感。穆夏招贴中极尽所能的使用曲线展示女性肢体语言,比如在为著名演员莎拉.波德纳设计“古斯孟德”戏剧海报,女主人公表情沉醉,姿态优雅,带有一丝放纵的意味,发丝如生命旺盛的藤蔓,富有青春的激情与动感。女性在这场运动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他们都大多是一些社会名流,而且是这些艺术家的赞助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自我宣传的要求对当时的招贴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女性形象带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中对维多利亚式的“命运女神”的崇拜。另一方面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中的女性形象多来源古典神话、历史传奇中的人物,显现出女性不同以往的象征意义。运用西方典故中具有邪恶象征的形象如比亚兹莱笔下的莎乐美、克里姆特笔下的美狄亚都透露出一股邪恶的美感。与19世纪中叶“拉菲尔前派”代表人物罗塞蒂作品中带有忧郁的气质的女性完全不同,而在新艺术运动中女性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大都是自由奔放或者充满诱惑的。比亚兹莱笔下的莎乐美具有独立和反抗意识,而她的行为和特征明显也是男权社会非“自然女性”的,比亚兹莱为这个莎乐美创造了大量的极具艺术价值和广受争议的插图。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已经经过了工业化生产的洗礼,艺术品也介入了商业消费行为当中,商品观念的渗透也使艺术家更注重女性市场需求。
二.新艺术运动中色彩观念
自然科学定义对色彩的定义是视觉系统和大脑神经系统对光的一种反映。艺术家眼中的色彩是性格与表情的象征,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表达是一种情感语言和生命意象。视觉的、思想的和精神的现象在色彩和色彩艺术领域中有着多方面的互相联系。从社会学角度看色彩本身还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民族、地域、艺术、性别都将不同文化特质与色彩建立关系。虽然色彩的本身给人的生理感受是不同的,但是它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却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新艺术运动虽然在欧洲各个国家有其特定的风格和称谓,但整体看来新艺术运动的色彩观念表达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是对工艺美术运动色彩风格的继承。工艺美术运动是对哥特式艺术的重新运用,创造出了一种清新质朴、古典雅致的色彩风格。新艺术运动早期招贴设计以浅棕、灰绿和淡黄等明度较低的颜色搭配为主,刻意降低色彩的明度对比,画面色彩显得自然优雅,富有清新静谧的田园气质。二是洛可可和巴洛克艺术色彩的影响。洛可可艺术以描摹衣着华丽的贵族妇女见长,色彩明快,浓郁绚烂,富有浪漫气息。新艺术运动艺术家吸取了洛可可艺术中运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体人物,人物服饰则使用轻薄亮丽的黄色、绿色色块来表现,三是日本浮世绘色彩风格的融合。劳特累克的招贴画更多吸收日本浮世绘风格大面积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色块,在其作品《珍妮.阿维尔和蛇》的海报中,运用对比非常强烈的黑红色块粗犷地涂抹而成,形象流畅,色彩强烈单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创造了一种简洁现代招贴画色彩风格。
三.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的色彩表现
19世纪末,西方文学艺术呈现出对色彩的不同理解,一方面中流行着一种代表现代的热情奔放、艳丽浮夸的色彩风格,例如穆夏的招贴是一种对女性直观赞美的情感色彩,呈现出温暖明快、华丽鲜艳的色调,画面中使用大面积的明黄、橙红和浅紫,强调女性的优雅高贵。在用色上却突破了古典色彩对明暗面的表现,通过同一色调的深浅变化交替呈现画面的背景和主体形象,使色彩总在和谐整体中有着丰富的变化。例如其作品《四季》中的色彩主要色彩有背景色、主体色和装饰色三种,背景为红色的花卉以及边框,主体色是浅黄色的人物及服饰,装饰色则是橘红色。色彩明度由重到轻,纯度由浓变淡,在突出人物形象的同时,有时强调了画面的空间感。《十二宫图》(图1)中的色彩装饰感则更为强烈,橙红色的主体色调与蓝紫色的装饰背景形成鲜明而不失优雅的对比,人物头部装饰虽图案繁复瑰丽,但色彩柔和,明度较低,与背景色彩遥相呼应,整个画面通过典雅明快色彩表现出浓厚复古的美感以及绚丽精巧的装饰意味,使色彩与主体自然地结合,达到一种朦胧诗意的梦幻美。朱利斯.谢列特的招贴吸收文艺复兴时期的拜占庭壁画色彩,同为表现翩翩起舞的女性,谢列特画面的色彩纯度对比更为强烈,女性服饰中主体颜色多为暖色,构成以暖色基调为主的冷暖对比,和黑色或者白色的背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生动活泼的浪漫主义情调。例如《巴黎剧院的女演员富勒》(图2)用大面积高纯度色彩涂抹出人物飞扬的裙摆,以黄色、白色等颜色为,整主体人物的色彩以暖色为基调,在黑色的背景面前,红色和绿色提亮了服饰色彩,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富有生气。鲜艳夺目的色彩配合热情洋溢的画面,又融合水彩画的笔触,呈现出简洁明快、自由浪漫的情调。图1“十二宫图”阿尔丰斯•穆夏图2“巴黎剧院的女演员富勒”朱利斯.谢列特
结语
从招贴设计的题材和表现方式来看,新艺术运动招贴设计的女性形象分为两类,一为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理想高贵典雅的“命运女神”式的形象,另一类是西方神话作品中邪恶女性的形象。大量抽象夸张的曲线和明快华丽的色彩,展示出精致典雅、热烈奔放的女性特征,为现代招贴设计提供了一种成熟的范式。
参考文献:
[1]梁梅著.新艺术运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3.
[2](英)威廉•荷加斯著.杨成寅译.美的分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45.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37.
[4](瑞士)约翰内斯.杜定宇译.色彩艺术:色彩的主观经验与客观原理[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5:9.
[5]罗祖文.新艺术运动的东方审美情调[J].文艺争鸣.2018(02):162-165.
[6]张敢.象征主义与新艺术运动[J].装饰.2007(05):18-21.
[7]李艳青.西方美术发展中的线条艺术研究[J].群文天地.2012(15):156-157.
[8]黄幻.“新艺术”装饰风格与插画艺术研究[J].美术大观.2016(06):116-117.
作者:解梦伟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