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印篆怎么写(篆刻是制印还是用治印)

2022-11-23  本文已影响 23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篆刻,是篆书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篆书是篆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古至今,大凡有成就的篆刻家治印均离不开以各种篆书风格为基础的篆法。

关键词:篆刻;篆书与篆法;篆刻理论;治印
  篆刻,通俗地说也就是篆书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由此看来,印章虽然是刻出来的,但他赖以生存的艺术生命却是篆书。换言之,那种线条富于变化,结构伸缩性变化较大的篆字,就不会有今天篆刻这门艺术。所谓“篆从印入,印从篆出”,正是说明了篆与印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篆法是治印的先决条件
  关于篆法,我们还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篆字的写法。实际上它包含了识篆、习篆、用篆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治印者首要的是要识篆。然而,识篆又是涉及到众多门类的古文字衍生发展的漫长过程。
  吴昌硕先生认为:“学习刻印先决条件在于精通书法,特别是篆书。因为刻印和书法是共通的,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作书运笔与刻印奏刀技法基本相同,写字讲求章法,刻印亦然,故熟悉了字体章法,移用到印章上去,自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意在说明,刻印的先决条件需要精通书法,特别是篆书。但就篆体书法在治印中的重要性而然,邓散木先生在《篆刻学》的第一章“述篆”中论述就更加精道。他写道:“印章文字,断自古玺,由周秦以汔魏晋,其中有古籀文字之遗,有晚周文字,有先秦六国文字,有汉篆隶古文字,不通古籀即无以识三代之彝器,不辨二篆,即无以鉴古玺之时代,故摹印家必须以识篆为先务,而欲求识篆,又必须先明文字之由来,及其构造演变之迹,否则便如盲夫无埴,莫知所从矣。”邓散木先生还说道:“印以篆文为主,故学印,必先通篆。”作为治印者,通篆必须通晓甲骨文、金文、小篆、缪篆等诸多可入印的篆体字;谙熟篆书字体的结构、特征,并正确掌握篆书的书写技能和法度。否则,治印是无从谈起的。
  综上所述,治印首要的必须先识篆、习篆、进而才能谈到用篆已是不争事实。刘江先生在《篆刻艺术》第二章<学篆>中谈到“识篆”时说:“印章上的文字,虽说都是篆书,但篆书的领域很广,自殷商经秦汉,降至魏晋迄今,几经衍变,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若不识篆,容易古今杂陈,不易统一,更难体现某以时代篆刻之精髓,所以识篆是篆刻的基础。”他又在“习篆”中写道:“学习篆书,首先要选好临摹范本,还要懂得些写篆书的基本知识,即执笔、运笔等规律,才能把字写好。”但是如何根据印章的创作风格来选择适合入印的文字就大有学问了。
  中文字产生已经有6000年的历史。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汉字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顾名思义篆刻,肯定就离不开篆字。篆刻用字,从古至今的入印篆有甲骨文、金文、小篆以及繆篆。秦朝统一六国以前,虽然通行于楚、齐、燕、赵、魏、韩各国的文字和秦文字基本是同源的,都是来源于西周金文,但西周金文毕竟属于象形意味很强的文字,偏旁部首的位置不统一,形状也不统一,而且写法各异,书不同文,十分繁杂。尤其到了春秋晚期,各国文字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大了。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治疆域的扩大,国事众多,文书往来沟通不畅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感原有繁杂的文字越来越不便应用了,故才有了秦朝丞相李斯等人经过对大篆笔画省改、简化整理,出现了形体结构协调,笔势匀圆整齐的标准字体的汉字小篆。小篆的产生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篆字书体的大、小篆之分也由此泾渭分明,即秦朝统一六国之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秦朝丞相李斯等人简化整理的新字体被称为小篆。小篆并作为官方文字一直存在到东汉末年。秦小篆风格特征的不朽传世之作当以用笔轻重如一,结体纵展,引脚下垂,长宽比例适合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为代表。
  大篆、小篆是中华汉字由产生到规范的重要发展过程的历史记录,在篆字家族中有用于治印的特殊字体“繆篆”。中国的印章文化在两汉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虽然汉印的字体有繆篆、鸟虫书和隶书等字体,但繆篆却是毋庸置疑的汉印文字主体。西泠八家之一奚冈说:“印之宗汉地,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汉印的文字处理,章法变化等艺术形式一直被历代的篆刻家们奉为典范。自元明以来,篆刻家们都把汉印作为学习楷模,诸多学者主张学篆刻“从秦玺汉印入手”。
  缪篆作为印章专用名词是在汉代提出来的,典籍中记载有缪篆一词的共有两处:一是班固《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二是许慎《说文解字?叙》:“缪篆,所以摹印也”一句话概括,这也是对“繆篆”的唯一解释了。至于何以将这种摹印章的书体命名为缪篆,并没有做深入的阐述。
  繆篆是摹刻印章的一种篆书。因字的形体平方匀整,饶有隶意,而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具绸缪之义,故名。清代桂馥《缪篆分韵)则将汉魏印采用的多体篆文统称为“缪篆”。
  虽然历史典籍中对繆篆的记述着墨不多。但是从大量存世的汉印中足可见繆篆是大放异彩。缪篆是汉王莽时期所定六书(古文、奇字、小篆、佐书、缪篆、鸟虫)之一,为汉初沿袭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故又名摹印篆。清代谢景卿《汉印分韵》序曰:“秦书有八体,五曰摹印。汉时有六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缪篆固别有一体,屈曲填密,取纠缪之义。由此可见,缪篆是在秦代“摹印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摹印篆”略异于周时的金文和石刻文字,它在田字格或日字格之内,为把字体适应印面的需要,采取挪移、取舍、增损等方法处理而成。
  在入印的篆字中,有好多文字都是有多种写法的。在篆刻类的工具书《汉印文字征》、《汉印分韵合编》中,有的一个汉字繆篆就有百余种写法。艺术的选用篆字来进行篆刻创作,使使用的印文在一方印中能达到“方寸之地、气象万千”的效果,是治印者驾驭篆字能力的表现。在构思一方印的内容和形式时,首先要考虑到书体与风格的统一。决不能在同一方印中出现诸如金文和缪篆胡乱杂揉的现象。因为风格上的不统一,必然导致印面上的不协调,难免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
  诚之,把《说文解字》或一些篆书字帖上的小篆字体原原本本的描摹到印面上而刻就的作品,无疑与刻字店的手戳大同小异了,这样的作品是没有艺术性和艺术 生命的。
  篆法中,书写虽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正确地使用篆字。如果一方印中,文字的线条、方圆、长短、曲直等都处理的匠心独到,精妙绝伦,唯有印文中出现一个错字,那么整方作品的艺术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例有治印人把“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刻成“一贤众山水”;另有把一位画家的名印“肖冰”刻成了“肖肖”。这位画家的许多作品还钤着错字的名印,飘扬过海远渡海外。这对于画家和治印者来讲,惜之,遗憾和悲哀。
  篆法是门严谨的学问,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随心杜撰,娴熟的掌握篆法的内涵和理论,无疑是治印的先决条件。
  二、篆法是治印成败的关键
  治印者都深知篆刻是依赖于篆字线条的多种变化所产生的笔意情趣,给人以遐想和美感的。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篆法的优劣是至关重要的。
  明朝徽派篆刻宗师级的代表人物何震说:“下笔要像安营扎寨一样考虑到形势位置,审视入印的字要像审视敌情一样慎重细致;篆字的调配变化要像营垒分布一样讲究联系呼应……把文字的调整配合作为军事上的灵活变动。”
  何震的这段论述充分说明,要想篆字习好,不但要有坚实的书法功夫,而且还应有善于对入印的文字进行艺术化处理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印章不论大小,字数多少,笔划繁简,治印者在操刀之前都要进行艺术构思,这好比书法的意在笔先的道理一样;不论选用何种篆字书体,都要经过腹稿或画印稿的过程。有时为了一方印的配篆能给人强烈的文字美感和含蓄美的意境,印人常常苦思冥想,几易其稿,不断的自我否定,甚至有的刻了几次都磨掉重刻的也屡见不鲜,这足见篆法在治印中是十分重要的。
  众所周知,晚清艺坛上有一位书画印都使人为之耳目一新的大名鼎鼎的全能大师赵之谦。钱君匋先生在《豫堂藏印甲集》序中评价赵之谦时:“赵之谦的刻印,有笔有墨,和仅有刀与石的不可同日而语。他对于文字的选择和组织是苦心经营,所以能够结构谨严,变化无穷,在分朱布白处理上有独到之处。由于由浙入皖,他的刀法能够在巧中见拙,朱文劲拔凝练,白文陈雄朴茂,绝无尘俗之状。而有隽永之味,真正做到了“书如佳酒不须甜,的境地”。
  赵之谦在刻印方面有很高深的造诣。人们在评价他的书法作品时说:“赵之谦不仅精于隶书、楷书,并且对于篆书和行书也极擅胜场。”由此完全可以断言,赵之谦的刻印成就是得益于他的篆书书法功力的。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评审委员徐无闻先生在《篆刻的关键在于篆》的文章中写道:“有时看起来很简单的几个字,刻起来却相当难。陕西老书法家赵敏先生要我给他刻‘碑林一生’四个字,我几易其稿,刻成一方朱圆文。咋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分析却很费心思。‘林’和‘生’字,左右结构相同,‘一’字与‘碑’字,笔划多少悬殊,四个字的组合容易板滞,疏密矛盾不好解决。我尽量设法让‘碑’字笔划松动,留出空白;‘林’、‘生’两字只用一笔连边,显得有变化而且疏朗;‘一’字稍粗一点,部位略向上方,中部微微突起,避免了僵硬,整体收到了典雅平正的效果。”这段治印体会充分说明,印章虽小,真正刻好着实不易。大凡成功之作都包含了作者严肃的创作艰辛。一方成功的作品,即是作者精神的流露,也是蕴含多面才识的结晶。
  篆字是治印的根基,治印离不开变化万千的篆法;篆法的精妙不但可以不断地创新变化,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意境优美、生机勃勃的篆刻作品。从古至今,大凡有成就的篆刻家治印均离不开以各种篆书风格为基础的篆法。

参考文献:
孔白云著《篆刻入门》;
吴东迈著《吴昌硕》;
邓散木著《篆刻学》;
刘江著《篆刻艺术》;
姜仪生编著《篆刻浅谈》;
钱君匋编著《豫堂藏印甲集》。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江南水乡景观形成的原因(江南古镇园林)上一篇: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规划(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概述)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