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我对当前美术教育的看法(试析人文教育在当前美术教育中的困境和问题)

2022-11-23  本文已影响 26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内容摘要:在高校美术教育办学规模空前膨胀和高速发展的时期,日益增强的商业意识使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因素缺失,美术教育步入工具化的单纯技能培训的歧途,这导致有些高校美术教育内部秩序紊乱和教育价值取向迷失,因此,调整当前的评价标准和改进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美术教育 人文 技能
  
  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发展如雨后春笋,学院美术教育在办学规模上进入空前膨胀的发展时期,这与艺术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中的“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冲突。其中,文化的缺失和人才工具技能化倾向也成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当前美术教育需要我们反思。
  
  一、当今的美术教育:偏重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学科
  艺术教育,应该是培养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以及对生存环境的仁爱之心,这样的人,才会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生命历程。但现实却是,很多小孩的童年时光被艺术培训占据。这些艺术培训,使孩子失去了宝贵的休息时间,背负着父母的压力,接受所谓的艺术教育。父母望子成龙,带着善良的目的送孩子去接受艺术熏陶,却不知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今天的高等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日趋严重的偏重于技能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引导求学者内在心理、人格素质的健全。在现行高考招生体制的影响下,“人文素质”一词一开始就处于一个尴尬境地——文化素质不太理想的学生选择报考美术或音乐专业。的确,一批批文化素质较低的学生,经历了短期专业的强化训练,侥幸进入美术院校,而美术学院文化素质的普遍薄弱,不仅指学生,还包括师资队伍,这种薄弱反映在对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理解上的羸弱,导致了专业教师往往把美术史论、哲学类的学科有意识降低为低层次的知识性的学习,无法,也无力做到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将之内化,以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
  人文素质的欠缺同时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眼界短浅。如果教师和学生缺乏人文修养,就不能理解和发现艺术学习的真正意义,不能理解和判断文化性和技术性在美术学习中的价值关系和正确的位置关系,当然也无法体会自然之美、人生之乐。过分重视对技术性本能潜在的需求,会导致思想性和观念性在学院教学中的僵化。在当今一些学院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思想性和观念性处于低迷状态,把技术训练作为教学的唯一重点,把“技”和“艺”的学习明显割裂开来,学生对经典性的思想著作缺少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当代丰富的、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显得麻木和冷漠,他们不能理解和分析一般艺术品所包含的思想性和观念内涵,对当代诸如行为、装置、影像等观念性作品更显示出隔阂和陌生,不能在专业学习中主动渗透和介入一定的个人观念和个人语言,造成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一个表面的技术层次上。
  
  二、流行的创作趋势:对现实关注和介入的缺失
  一些学院美术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单一性追求艺术语言和材料研究,以传统文人画那种避世自娱的笔墨宣泄作为绘画的价值坐标,使美术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游戏,封闭和满足于自我的形式世界。作品呈现的,要么是脱离现实的纯艺术语言的堆砌品,要么是一些悦人耳目、混淆视听的“麻醉剂”,缺少对现实的关注和介入。师生在教学和研究中只对已有的绘画文本进行语言的挖掘和挪用,对一些优秀经典美术作品的吸收也都只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层面,而忽视其中宝贵的人文批判和人道关怀的精神,从而造成学院美术教学和创作的技术程式化,失去了美术在文化批判和文化参与中所显现出来的深刻性和张力。一旦作为我国美术人才培养基地的美术学院也出现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无疑将会导致整个美术界文化价值观念的失衡。
  
  三、学院美术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单一直接抑制人才成长的多样性
  人文素质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它要以正义、宽容为依据,以平等、互爱为途径。当前一些学院美术教学体系中,技术和技能培养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技”和“艺”在教育中的比重严重失衡。从教学大纲到教学计划,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其着眼点几乎都是统一模式。低年级的基础教学是纯粹的绘画技能训练,到了高年级的创作和设计教学,也仍然只涉及专门的制作和追求形式效果等技术内容,缺乏培养学生以文化和观念为依托而自主地去发现和创造新的语言和形式,这样一种简单的技术程式的重复教育,致使很多有天赋的学生从富有热情变得冷漠淡然,最终放弃。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对教材作品的分析评判,主要依据和讲授兴趣也是止于技巧和形式,自身的文化局限使他们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教育和引导。



  当代美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助长了学院美术教育的人文教育缺失。在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规模化的高速发展阶段。首先是美术专业设置的热潮,很多大专院校都设立了美术类专业,包括一些本与艺术毫无关联的理工科学校;其次是招生规模的急速膨胀,几年之间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美术专业系科设置。这种盲目扩大规模的现状,并不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单纯理想,而是有着很多经济和政绩效益需要的成分,这种需要让人们放弃了见效缓慢的质量建设,而热衷于容易见效的教育体量化发展。于是,传统的学院美术教育精英自律的围墙被推倒了,而这种精英化、有限制的和相对独立的教育机制对美术教育来说是十分必要和合理的,它符合美术的专业特殊性和内在教育规律的需要。
  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学校倡导的“同步化、程序化、规范化、集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身”是一种“共性铸型教育,而艺术教育恰好是一种个性铸型教育”。①美术应试教育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专业美术基础教育已处于一种失控和泛滥状态,美术应试教育在学生基础素质和学习理念上给学院美术的文化性建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让功利性的工具技能思想在学院美术中具备了一种先天的生发基因。这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经说,“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尤其要坚持的就是人文学者的立场,批判的精神,警觉的姿态,孺子牛的诚意,沉思的勇气……”他一语中的,道出了美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及重要性。
  注释:
  ①吴廷玉,胡凌.绘画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2—33.
  
  参考文献:
  [1]列维·史密斯.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5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复原陈列中的建筑艺术鉴赏手法(复原陈列中的建筑艺术鉴赏方法)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