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艺术美学赏析应置身于中国审美文化的背景之下,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追求和探索其间的美学魅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不朽文化集。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欣赏美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思考与探索
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在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使其从设计的辅助角色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整合角色转换。诸多先锋建筑师都在其作品中彰显了数字化的强大表现力及对其工具性的依赖。学生们借助简单的软件,如SketchUp、3DMAX等,很容易迅速地制造出复杂、新奇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作品。传统形式美的准则与数字化的城市和建筑观出现冲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字技术下建筑美学的转变,是当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当前建筑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建筑美学的兴趣,让美学与哲学理论、形式美的法则理论等更浅显易懂,切实帮助学生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正确认识当前数字技术对设计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冲击,学院对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作出调整。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
建筑美学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美学的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部分。教学内容比例的调整主要原则为:减少纯美学理论比例;增加学生关注内容;延续形式美研究传统;关注当代信息化与生态美学新思潮。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自身特点,对于建筑美学的含义与范畴、建筑美的哲学定位、建筑美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等美学基本概念作适当压缩。在讲解时尽量做到简单明晰,不过多展开演绎。
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代建筑师、规划师的作品,较为关注时尚前沿的建筑设计,认为这些建筑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真实,而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更能为自己所模仿的情况,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的讲授中,对于西方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艺术观念与美感特征等部分内容适当压缩,着重讲述建筑的审美拓展、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潮。
在建筑美学理论体系中,重点讲述传统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建筑美学理论。对传统形式美法则的研究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优势,以学院彭一刚院士为带头人,从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切入,揭示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把解决好建筑形式美问题当作建筑创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彭一刚院士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学生设计入门的必读书籍。而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审美变异,是以学院曾坚教授为代表的团队主要研究的成果,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二)进行横向主题式教学
横向主题式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与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传统的美学史纲,从古希腊的和谐优美开始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再到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后现代的多元多义。这种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但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对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吃力,同时,面对活生生的最新建筑设计研究时往往显得“交流”困难,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
尝试在简洁梳理建筑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把形式美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重点与一般(主和从、对比与微差)”“比例和尺度”“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渗透于层次”等作为不同主题,每节课围绕一个或两个主题,横向展开比较,分析各个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如在“均衡与稳定”主题中,包括了诸如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的均衡完整构图与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营国思想,以及扎哈·哈迪德极具动感的参数化城市设计方案的比较;避暑山庄烟雨楼建筑群不对称的布局与具有稳定感的金字塔群的比较;肯尼迪机场候机楼的动态平衡与CCTV大楼突破传统稳定观念的惊人形式的比较等。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认知。教师仅对每个主题基本含义作重点讲述,归纳、比较,研究部分由学生完成,重点对不同时期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课后每一位学生都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符合该主题的作品进行课堂分享。在此阶段,学生从资料搜集,到重点备课、课堂讲述,都要求做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被提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品呈现出了多维的理解。
(三)多元结合的教学方式
美学课程历来被认为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方法,由含义解析、叙述、分析到图示、案例解析,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同时,艰深晦涩的美学理论似乎与学生实际的设计课程学习完全无关,容易淡化学生对建筑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尝试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美学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尝试在美学课程单元的不同阶段,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动态的声像资料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拉近学生与著名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能尽可能地体验建筑的三维世界。除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采用互动式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外,在建筑美学基本概念部分,由于主要为美学概念、哲学定位以及美的形态特点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对经典美学意义与文化艺术信息的感性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可进行赏析式体验。比如: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时空特性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节选;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文化维度时,请学生欣赏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古堡》交响曲、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等。
而在新增的当前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最前沿的“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单元,对“参数化城市与建筑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城市形态生成”“参数化设计对建筑形态影响”“数字化城市的哲学与美学解读”等主题,或自选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汇报研究成果并展开广泛讨论。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成若干课题,4~6名学生为一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针对选题内容为听者设置思考题。课堂上以制作PPT、影片、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成果表达,亦有听者的随机提问,形成讨论互评。由于“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是较为前沿的美学理论与设计思潮,学生对这一互动环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们视野广泛、思考活跃、评断犀利,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结语
当今,全球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与转型问题,建筑现象纷繁复杂,建筑美学课程试图拓展学生规划思维与设计创作视野,为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提供美学理论与思维方法支撑。同时,针对学生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课程学习中感兴趣与出现困扰的问题,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比例;打破通史化教育模式,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在注重天津大学传统美学理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教学之外,增设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拓展与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部分的讲授,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及理论思维能力,为学生设计课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
作者:蔡良娃等
第2篇: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美学赏析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仅是一类物质集合,同时它们还是一种精神价值的存在,想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不能仅关注建筑的具体物质层面,还要从建筑的文化历史与艺术美学内涵进行解读,要充分结合建造者倾注其间的思想与精神进行探究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真正价值。而且传统建筑艺术必然涉及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心理,再加上艺术美学的赏析需要采取感性的美学情感理解,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美学赏析应置身于中国审美文化的背景之下,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追求和探索其间的美学魅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不朽文化集。
一、中国传统建筑美学观
人们无时无刻都可以感受到建筑的美,建筑的美与绘画、书法这样的艺术美不同,建筑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用性的功能价值展示,是一种多向度的美的表达。建筑的美是集合一个时代技术、文化、地域、社会、材料与审美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现。美学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生产力的展示,同时也是一部建筑美学发展史的总结,建筑中的艺术美学随处可见,可以通过感知去寻找和聆听时代的艺术之声。
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线性艺术美学赏析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线性艺术。与西方艺术相比较,中国的传统艺术总会给人一种含蓄而细腻的美,虽不是写实艺术的自然展示,但是却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领悟与内在上的气韵感受,而这种感受更加趋向与抽象的精神表达。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在特征来看,中国人更加偏爱用具有生命流动性的线条形式来展示自然与人物的神韵,其实对于线条与结构形式美的追求,是中国人审美意识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艺术表达,这种行条艺术的美在书法中也被展示的淋漓尽致,通过书法家用笔全神贯注的对各种不同疏密、浓淡、断续线条的交织、重叠来抒发创作者的气质与性格,这就是书法家的艺术价值所在,是他人所不能模仿和表达的气质艺术。
而中国传统建筑也不像西方古典建筑那样专注与形体的装饰雕刻,要用立体的起伏形式来获取富有感染力的光影效果,而是通过抽象形式,将实体空灵化,将具象抽象化,凝练但完全的将蕴含自然生机的想跳在建筑形体的外观,乃至细节之中进行表达。其精神也影响到了建筑物的组构原则与空间形态。
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线条内涵。线条的艺术是生命延续不断的活力象征,是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暗示,同时也是其精神价值的外在流露。西方建筑的空间特征强调的是几何性、完整性,要求的是相对静止的艺术。而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则多以纵横交错的群众组合进行表现,强调的是人在空间中的运行,是空间与时间的一种意识转化,体现出的是线条的流动美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还常选用虚体的院落作为空间的基本组成构建,一系列平面展开的院落相互连接贯穿成有机的整体,每一层院落在空间上成为一“进”,每进院落有由众多无形的轴线贯穿整体联系起来。主要建筑物构建及装饰物都沿轴线对称分配,使轴线成为建筑中的空间定位命脉。从宫殿到院落,从民宅到寺庙都是如此的设计安排。尤其是针对那些规模庞大的纪念建筑中,数个形式不同的庭院在轴线上依次出现,展示出震慑人心的视觉冲击,同时在纵横方向上展示出一定的建筑气氛。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意境营造并不是仅仅依靠某一具体空间形态进行表达,而是以人的活动展示建筑语言与环境影响,这就是设计理念中的动态的线条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美学思想是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精神载体,凝聚着重多的文化内涵,不仅使先前时代的人们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同时也为后人更好的进行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而富足的经验。如今这些中国传统建筑已然成为了中华建筑中的瑰宝,是有助于历史文化沿袭与生命发展延续的经典美学艺术。建筑设计者应该秉承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对其进行相应的挖掘提炼,同时还要将这些经验与艺术充分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创作中,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将传统艺术文化与艺术美学更好的传承表达,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和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命魅力,并延续其美学精神,把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美学更好的发扬与传承。
作者:严琛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