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自然美育的效能与途径(发挥艺术美育功能)

2022-11-26  本文已影响 56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一、景观的审美意义
“景观”一词来自德语,这个词在英、德、俄等欧洲语言中的拼写形式较为相似,而且意义也相近。它早先指陆地上的景色、景物,后来范围扩大了,指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近代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和生态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1]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景观是指环境中具有审美属性和价值的景色或景物。美学上所讲的景观突出了景色和景物的观赏性,并把这种观赏性归结为对象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和价值。同时,景观范畴还有一个从单纯的自然景观向包含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扩展过程:原来景观仅仅是指自然景观,例如我国古代诗论、画论中讲的“景”,一般是指自然山水;后来景观概念也扩展了,不仅包含自然方面,而且包含了人工制作的景色和景物。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发展也是同地理学科中人文地理一支的发展壮大有关。
景观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晚近才出现的,由于城市、环境等景观建设的需要,美学同某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形成了专门研究景观的美学分支,景观才成为美学专门研究的对象。例如,地理学中关于景观的研究同美学研究的合作、交叉,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景观美学(landscape aesthetics)。随着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发展和美学研究范围的拓宽,产生了一个范围更宽的交叉学科——环境美学(environmental aesthetics),景观又被纳入到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范围之中,含义更加深广了。由此可见,目前“景观”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又很广的概念,具有交叉学科所赋予的特殊意义。所以,景观美育也就不可能仅仅是“纯粹的”审美教育,它必然包含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也包含着生态、环境教育的意义。这样,景观美育既可以作为完整的美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又可以作为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虽然景观包含着自然科学的内容,但是,它与地理学(包括人文或文化地理学)或环境科学中的景观概念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在地理学中,景观,甚至人文景观,都是科学认知的对象。地理学家虽然也重视景观中的文化成分,但是,他们对这些成分的处理却是科学化、客观化的。因此,在地理学中,“研究文化景观不仅要对文化景观的演变过程作全面分析,而且要对景观的形态、构成、特征及其反映的文化特征进行探讨,甚至还要探讨如何引导文化景观建设,使之向和谐的方向发展”[2]。在这里,景观不是作为与观赏主体直接关联、共同生成的对象来对待的,而是作为一种离开主体体验而客观存在科学对象存在的。
美学意义上的景观概念不完全是科学的概念,它总是同观赏者的情感体验和评价直接关联,因而也不是纯客观的。那是因为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是以其审美属性和价值为基本性质和特征的,而审美属性和价值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不同于景观自身单纯的物质属性和构造。而且,由于景观(特别是自然景观)的欣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观念和原创性,所以,景观是一个偏向于主体的文化概念。中国古代讲“景”是同观赏者的“情”密不可分的,因为在古代的文人心目中,作为观赏对象的“景”是有灵性的,是在与观赏者的一种交融关系中被创造和呈现的。所以,古人讲对“景”的欣赏要做到“物我同一”。王夫之曾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3]278
宗白华曾分析说,中国人真正发现自然的美是在魏晋时期,在陶渊明、谢灵运、宗炳这些诗人画家的眼里,“山水质有而趣灵”(宗炳语),山水灵虚化了,也情致化了,形成了一种“泛神论宇宙观”。[4]179-183其实,他所说的“泛神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观念,而是中国人观赏自然的一种观念或态度,即山水花鸟皆有灵趣,它的哲学源头在于“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也正是在这种主客观没有决然分割的观念影响下,中国人对景观总怀着一种亲和的态度,一种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态度。即使在科学精神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观赏景观的态度仍是弥足珍贵的。否则景归景,情归情,物我分割,景观便没有情趣和灵性,也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了。
自然景观和我国当代有些美学理论中讲的“自然美”是两个范畴。概括地说,前者是具体的审美对象,属于审美形态范畴,是与欣赏主体相对的;而后者是抽象的美,属于审美哲学或美的哲学范畴,是与审美主体相对的。美育活动中直接涉及的是自然景观,它是具体、生动的,并不是自然美。当前一些美育理论常常把美育活动中具体的自然审美对象与形而上的自然美混为一谈,是不合适的。
景观的范围十分广阔。随着人类的感知范围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不断伸展和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发展,新的审美景观不断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且,人类对景观审美价值的确认也是发展变化的,大量以前不受关注的景观如今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如,随着城市现代建筑的普及,人们却对传统的民居越来越感兴趣,那渗透着民俗文化、体现了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记忆的乡镇民居,在许多整日生活在高楼大厦的现代人眼里,是那么的温馨而有灵趣。又如,许多动植物以前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如今却深得人们的赏爱,在这方面,生态意识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或可以说,景观存在于人类生存着的整个环境之中,几乎是无处不在。
美学界一般是把景观分成两大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或叫“文化景观”)。这种分类着眼于景观载体的成因:天然形成的景观是自然景观,人工建造的景观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就其本身的特点来说,是以形式取胜的。尽管欣赏者常常以移情的方式赋予自然对象许多观念性的内容,但是,自然景观的审美属性和价值首先在于其色彩、形状、体量、质地、运动以及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文景观则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体,它不仅具有审美的形式,而且蕴涵着文化、历史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文景观与艺术作品有许多共同之处,而自然景观则是与艺术作品有相当的差别的。
但是,这种分类也是相对的。事实上,诸多风景名胜是天然与人工混合而成的。如杭州的西湖,它是人工挖成的,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人工的烙印;四周的亭台楼阁是人工建造的,而湖边的山色又是天然形成的。再加上关于西湖的诸多传说、故事和诗词文章,也给西湖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意味。又如泰山,它可以说主要是天然形成的,但是,自古以来,许多重要的文化事件使泰山成为中国的一处重要的文化名胜,它的自然景观意义或许还比不上它的文化价值了。再如川北的九寨沟,就其山水而言,那是天然的;但是,沿着那山水而筑的九个藏民寨子,早已把浓浓的藏民文化风俗以及藏民们关于那山水花木的神话传说注入自然景观之中了。不了解那些奇异的文化和神话故事,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作为审美景观的九寨沟。所以,把景观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只是就其主导景观而言,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更具体地分析认识景观,而在实际的景观欣赏中有时确实是不能简单划分的。
由于景观存在于人们生活的一切环境之中,而且审美景观是知识和文化的综合体,因此,景观美育的价值不仅体现为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而且具有环境教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从培养未来公民的意义上讲,景观美育不仅能够培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者,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还可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审美设计的建设者。因此,景观美育作为一种美育的形态是应该加以重视的。尤其是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意识需要加强的今天,景观美育有着其他美育形态所没有的特殊意义。
二、自然景观的美育
(一)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
由于自然景观构成的特殊性,自然景观的欣赏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但是,我国当代美学界长期以来比较关注“自然美”的问题,对自然景观和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注意不够,常常把自然景观的欣赏与人文景观的欣赏混同起来,没有深入地揭示自然景观欣赏的特殊性,不能为自然景观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所以,这里首先有必要对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作一番探讨。
我们把自然景观界说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对象”,它同人文景观、艺术作品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自然景观本身不具备人工产品所具有的那种被赋予的“形式”。任何审美的创造,不论其构成材料如何,都内含着一个关键性的要素,那就是创造者对材料赋予一种形式,使其具有人工的构造特性。这个体现了人工构造特性的形式其实就是把材料组织起来的内在关系,它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事物原先的组织结构,按照创造者的意愿对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织,使之成为一个艺术品。例如,一堆泥巴在雕塑家的手中被创造成为一个雕像的过程,就是泥巴被雕塑家重新赋予形式的过程,雕塑家的创造实质上正是体现于这个形式之中:作品的各个部分都是有序的安排,这种安排使一堆平凡的泥土成为一座有生命的艺术品,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理念、技术创新等等,也体现于所构造的这个形式之中。这个形式是艺术家构思设计的结果,表现为作品中一种特殊的秩序。即使是即兴创作的艺术品,如书法中的狂草、行为艺术等等,虽然艺术家在创作之前并没有周密的构思,却仍使作品具有一定的秩序,纯粹杂乱无章的东西是不能成为艺术品的。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指出:“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不是某种神秘活动的结果,而是由人为人而作出来的对象”。这个对象的“每一个特征是艺术家所作决定的产物”[5]。所以,艺术欣赏必然要接受艺术家的影响,不论欣赏者是否关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艺术家的创造,特别是他所创造的形式或秩序,总是艺术欣赏的焦点之一。
因此,艺术欣赏(包括艺术性的人文景观的欣赏)首先是对人的创造性成果的欣赏,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思想感情、崭新的艺术理念、精湛的艺术技巧等等构成了艺术欣赏的重要内容。真正内行的艺术欣赏总是围绕着艺术家对材料的处理而展开的,所以,艺术欣赏不是对一个自在之物的观照,而是对人(艺术家)的创造的体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提出:“艺术欣赏是以艺术家或设计者为中心的。”[6]欣赏者不仅直感式地对作品做出情绪反应,他还要关注艺术构思及其体现、作品的创造者和创造过程,而这些又集中于对创造者所创造的形式或秩序的关注。这种由对象性质特征所决定了的艺术欣赏,要求欣赏者不仅应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史知识,并且对创作该作品的艺术家有所了解。
欣赏自然与欣赏艺术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自然不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不是被构思、设计出来的对象,不同于艺术品。欣赏对象的不同就决定了欣赏内容和方式的差异。自然,即使是极富审美价值的自然对象,它并不是专为人们的欣赏而创生的,它自身并没有一个被艺术家所赋予的审美形式或秩序。而且,艺术品往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观赏对象,艺术家的艺术创造也常常考虑到使艺术品相对独立于日常生活。例如,一幅画的画框起到了把艺术品与周围环境分离开来并聚敛观赏者视觉注意的作用。另一方面,除了极少数的例外,自然景观总是天然地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它之所以成为审美性的景观,是由于欣赏者根据一定的观念或经验在意识中选择、组织的结果。因此,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是偏重于主体意识的,而且,由于对自然景观欣赏的主观出发点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的欣赏侧重和方式。
例如,孔子讲君子以玉比德,是从他的“里仁为美”原则出发的;晋人对自然注入深深的生命情调,讲自然的观赏可以“畅神”,是从个性化的人物品藻生发开来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自然的某种观赏观念。从“比德”的自然欣赏观念出发,孔子对松柏的观赏注重在它的道德象征意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而晋代文人更注重于在自然中映现个性生命,把在自然中生命情调的投射或发现作为自然景观欣赏的根本,所以,自然景观不再同孔子眼中那样是“德”的比拟、象征,而是清新、活泼,充满了人的天性的对象。宗白华在描述晋人对清新自然的赏爱时曾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晋人酷爱自己的精神自由,才能推己及物,有这意义伟大的动作”,“‘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两句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4]183-184这种主体意识与客体意义的相互作用却深植于主体意识的转换。
除了上述哲学或伦理学意义上的观念之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还可以依赖于某种传说、故事或其他生活经验。例如,神话传说在中国人的自然景观欣赏中常常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风景点正是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命名的。在这种情景中,将自然景色同神话传说连接起来的,是观赏者的比拟式联想,正是由于某一个自然景色看起来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相似,观赏者就用它来给自然物赋予意义。
无论是“比德”的观赏,还是依赖于传说、故事或其他生活经验的观赏,对于自然景观的欣赏来说,它们都可以被称作是“比拟的欣赏”。这种自然景观的欣赏方式是从某种既有的观念或经验出发,通过比拟的联想,把文化的或生活的意义注入到自然之中,使之成为相对独立完整的观赏对象,并赋予它意义。这样的观赏内含着一个在意识中将自然对象“人文化”的过程,自然对象实际上是一个观念意识或生活经验的载体,如同比喻辞格中的“喻体”,而“喻本”则是被赋予的人文意义。所以,这类自然景观的欣赏,要求欣赏者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积累、生活经验以及比拟的联想能力。例如,不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没有相应的联想能力,观赏者就无法领略“猪八戒背媳妇”(张家界一景点)的情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赏过程中对自然对象的组织是以像某个要比拟的人或物为原则的,选择的重点是自然对象的外形,其他如色彩、肌理、质地等等则相对受到忽视。所以,观赏者常常可以发现,在诸多风景区里,景色更美之处往往由于没有被前人比拟地命名而被人们所忽视。看来,自然景观的欣赏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赏基本上依赖于欣赏者的人文知识修养,很少涉及自然科学的知识,这是一种民族特色,同时也存在着不足。自然科学的知识在自然景观的欣赏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观赏者去把握、理解和感受自然景观的美。这就意味着:自然景观的欣赏还可以从主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出发。这是一种不同于“比拟”的欣赏方式。它关注的是自然对象本身的自然属性,如自然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运动和力。它依据自然科学知识来把握自然的秩序,发现和构造自然景观的审美形式,使之成为审美对象。这时,自然景观不是一个“喻体”,而是带有原创性的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观赏者在这种欣赏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主要不是象形的或联想的乐趣,而是对自然界某些运动变化的秩序感或对自然伟大力量的惊叹、赞美之情。相对于“比拟的观赏”,这种自然景观的欣赏更多地偏重于科学精神,因而也更理性化。
主要依据自然科学的自然景观欣赏涉及以下一些内容:第一,相关的秩序是自然秩序。第二,由于没有艺术家甚至没有同化的过程和材料,相关的力是自然的力:地理的、生物的和气象的力制造了自然秩序,它们不仅构造了地球,而且构造了地球上的一切。虽然它们同构成艺术品的许多力不同,但是,认识和理解它们是自然欣赏的关键。第三,使自然秩序成为可视和可理解的相关原由是自然科学所提供的关于自然的描述和故事——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气象学、地理学、生态学,以及这些科学中的特殊解释理论。例如,认识和理解进化论就关系到对显示于某一地区或时代的植物和动物中的自然秩序的欣赏。①对于欣赏者来说,这种欣赏除了应具备一般的审美能力外,还应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这方面,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自然科学态度的形成是关键。由于这种欣赏是直接面对自然景观而不借助于人文意义上的比拟,因此具有较强的原创性,也更能体现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讲,自然景观的美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具有特殊作用。然而,在自然景观欣赏方面,我国自古至今侧重于人文化的理解,而对于基于自然科学的欣赏则相当的忽略,相信随着自然科学教育的加强和科普的盛兴,中国人的自然景观欣赏观念和方式会有所丰富和转变。
自然景观的欣赏还可以从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出发,也就是把相应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欣赏能力迁移到自然景观的欣赏中去,使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有一个可借助的形式,便于对眼前的景色进行选择、处理和组织。描绘自然的艺术作品中体现了创作者观赏自然景观的角度、方法以及对景观的理解,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观时常常借助这类艺术作品来构建自己的审美对象,并赋予其意义。美学家王朝闻在记述他自己在黄山的观赏经验时谈到了黄山上云的魅力,并用古人“坐看云起时”的诗句来形容自己赏云时的愉快心情②;而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在桂林山水中的游历一刻也没有离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联想③。这两位观赏者均是具有很高鉴赏力的人,他们对自然的观赏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般的观赏者了。
(二)自然景观美育的方法
自然景观的美育是以自然景观欣赏为基础的,所以,自然景观美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相应的欣赏能力。当然,培养自然景观欣赏能力归根到底是要学生自己多到自然中去发现、体验和领悟,但是,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的培养需要其他方面的学习。只要方法得当,引导得法,这种学习对于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应该是有帮助的,与学生自己去摸索相比,也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然景观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对象,对它的欣赏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所以,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中必然包含着相应的多学科知识。首先,自然景观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形式美范畴,要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就有必要学习相应的审美形式构成原理,了解审美形式的各种形态。而且,自然景观的审美形式又包含着科学的秩序或法则,具有科学美的意义,所以,还应当学习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必须认识到,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帮助观赏者按照自然界特点和规律来观赏自然,从而使观赏者在自然界创造性地发现自然景观的独特、奇异之美。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观赏自然,有的小学教师结合常识课教学,带领儿童走进自然,在指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和山水的科学形状的同时,引导他们发现和体会自然景观的美。这是一个很值得推广的做法。
当然,关于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十分重要。东山魁夷曾说:“风景之美不仅仅意味着天地自然本身的优越,也体现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7]这种说法从一个侧面强调了自然景观欣赏对一定地域文化、历史知识的依赖。由于我国在自然景观欣赏方面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所以,对于诸多风景名胜的欣赏要依赖相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故、民俗文化等知识。例如,桂林有一个“还珠洞”,明胡直在《还珠洞记》中就记述了一则传说:“相传昔有渔父,从穴深入,睹物如犬熟寐,旁有一珠,拾归。或谓曰:‘此龙珠也!’恐触其怒,戒令还之,故名。”[8]倘若在组织学生观光时,介绍这一则传说,可以加深学生对还珠洞的印象,并获得丰富的观感。从传统来讲,中国的自然景观欣赏观念里深刻地渗入了道家的思想,对道家思想的批判性接受也是增强对中国山水名胜的欣赏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景观美育是综合性的,所以,在自然景观美育中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生态意识。
通过艺术来学习观赏自然景观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然景观欣赏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从个体的成长过程来说,儿童对自然的观赏兴趣主要是比拟性的,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艺术创造中见出。所以,对儿童的美育主要依靠艺术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景观开始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但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要求有较高的审美能力,直接面对自然景观的教学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实际上,学习自然景观欣赏方法的最简便途径应该是前人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是最有创造性的观赏者,他们往往能以独特的方式把握自然的美。艺术中有大量关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其中内含着艺术家观察、理解、感受自然景观和处理自然材料的方法,所以,对这类艺术作品的欣赏有助于人们领悟和学习其中观赏自然景观的方法。对于一般人来说,观赏自然景观的一个常见困难是如何把对象组织成为一个审美对象,这就可以通过多看风景画(山水画)来学习艺术家是如何“取景”的。这种作品看多了,心中自然也有了一些“摹本”(观赏样式),再去看自然山水就比较容易把眼前的景色组织成为一幅画了。而对于自然景观的理解更需要观赏者的主体创造,如果多读些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词,增强对自然的领悟力,也就有助于对景观的情趣、意味的体会。当然,中国现有的山水诗、画主要是从人文的意义上把握自然景观的,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学习自然景观欣赏则需要接触具有科学眼光的艺术作品。例如,现代科学家的一些摄影作品,就不仅仅关注自然的人文意义,其选景、构图等往往也关注着自然对象自身的一些物质特点。这也是学生学习欣赏自然景观的好教材。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不断追求,人们外出旅游观光的机会也多起来了。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他们的观光往往是“走马观花”,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体验不深,这不利于他们欣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旅游观光过程中用画画、写诗等方式记下当时所见景观的特征和感受,或是在旅游观光之后再回忆对自然景观的印象,写游记或画画。这种方法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由想象、深入体验、反复揣摩自然景观,从中发现、创造和体验自然景观的美,并逐步培养起观赏自然景观的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一处自然景观的美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各自的取景方式和感受,培养大家对欣赏自然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人文景观的美育
(一)人文景观欣赏的特点
从美学的角度讲,人文景观是蕴涵了多重意义又具有审美特征的文化综合体。人文景观体现了人类文化创造的特征,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区别于自然景观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人文景观又不同于单纯的艺术品。不管景观的建造或形成主要是以审美为目的还是以其他为目的的,人文景观除了具有审美特征外,还具有其他的文化意义,有时这种意义甚至比其审美特征更突出。例如中国的长城,它是一个具有审美特征的人文景观,但是它的历史文化象征意义却大大超过了它自身的审美价值。而且,人文景观的文化意义还常常与其自身的审美形式相分离,例如庐山的建筑形式与庐山的历史意义就并不是和谐统一的。所以,人文景观并不是单纯物质性的视觉对象,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常常是非物质性的,而且有时是不能用视觉直接感知的。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文化景观还有一种凌驾于各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之上、可以感觉到但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像区域个性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文化景观构成的非物质成分。”[2]
当然,也有一些人文景观具有比较浓重的艺术意味,例如中国古典园林,尽管它总包含着实用、经济、民俗、区域文化等因素,但是其审美价值十分显著;又如新近兴起的环境艺术,从分类上讲,它处在传统艺术和景观之间的边缘,虽然也可能包含着环境、生态和其他文化的因素,但它主要是艺术的创造。
人们容易把景观理解为静态的对象,其实人文景观还可以是动态的。例如,某个村落,作为景观,不仅是指那些固定的建筑物或其他人造物,而且包含着鲜活的劳作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活动着的人群甚至还包括村落里的牲畜与静态的建筑物一起构成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人文景观。
从审美的意义上说,人文景观欣赏所涉及的面也很广,建筑艺术、造型艺术、艺术设计多有涉及,还涉及自然景观,因为人文景观往往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由于所涉及的主要属于视觉审美范畴,所以,把握对象的视觉形式以及蕴涵于视觉形式中的审美意味是人文景观审美欣赏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对那些艺术性比较强的人文景观更是如此。
但是,由于人文景观本身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特点,所以人文景观的欣赏既不同于自然景观的欣赏,又不同于单纯艺术品的欣赏。首先,它是对人类文化创造及其成果的欣赏。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景观是未经人类创造的天然对象,所谓“鬼斧神工”是对自然界演化、运动的赞叹。而人文景观则是人类创造的结果,是灌注了人的主体力量的对象,人们对人文景观的欣赏必然包含着对创造动机、过程以及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和理解。其次,人文景观的欣赏既是一种审美的欣赏,又包含着对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认知和评价。如果说,在同为人类创造性成果的意义上,人文景观的欣赏和艺术欣赏有相似之处的话,那么,在欣赏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它们又是不尽相同的。由于人文景观的综合性,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不可能都是单纯的艺术欣赏,而是包含着丰富的非艺术因素的欣赏。这就是说,虽然人文景观的欣赏要求主体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也要关注对象的审美形式;但是,单纯地持审美态度还是不够的,也不应该仅仅关注对象的审美形式或艺术风格,还应该掺入多学科的认知和评价。所以,我们对人文景观美育功能的理解也不能仅仅限于狭义的审美教育,而是应该充分意识到它在增长知识、提升情感、陶养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
(二)人文景观美育的方法
人文景观美育在理论上的提出和实践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没有现成的模式,以下仅在中国人文景观中选择历史文化景观、园林景观和城市景观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方面,作简要的论述。
历史文化景观的美育。作为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基础而形成的,如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中国长城、西安兵马俑、绍兴的兰亭、英国的海德公园等。虽然历史文化景观是以历史文化取胜,但它们也往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那是因为人们在设计、建造大型历史文化名胜时总会把审美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而且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强化了景观的审美意义。所以,历史文化景观可以作为美育的一种资源。
当然,历史文化景观不仅仅是美育资源,它还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在组织学生观光时,要充分考虑到审美教育同历史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人们讲起历史文化景观总会想到世界最著名的那一些,如果有条件去观赏,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机会毕竟是难得的,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其实,每一个地方都有文化遗迹,虽然它们或许还不著名,却是本地的名胜,也可能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例如,历史民居、古戏台、少数民族文化、地方博物馆,还有历史悠久的桥梁、道路、城墙、牌楼、人工河等等。这些历史遗迹保留着丰富的区域文化传统,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密切相关,而且,它们往往与民间艺术血肉相连,或者就是民间艺术的代表,所以是美育理想的乡土教材。目前学校美育中,本土艺术文化教育常常是空白,这是很不应该的。不少学生可能对贝多芬略知一二,却对民族音乐家一无所知;可能都知道而且从各种媒体上见过悉尼歌剧院,却从没有注意过家乡的古戏台。其实,乡土的艺术文化对学生来说,要比西方的艺术或历史文化名胜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可以由此使学生认识生活于其中的城镇或乡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从而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父老乡亲的美好情感和保护乡土文化的意识。这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其有意义。所以,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重视对本土文化景观的发掘,并把它们转化为教育资源。
历史文化景观的观赏是需要事先做知识准备的。教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自己做准备。特别是乡土历史文化方面的材料,可能比较分散,若发动学生分头去收集和整理,更能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园林景观的美育。中国园林是我国审美文化创造的典范之一,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若是从人工与自然妙合无垠、实用与艺术水乳交融这个意义上讲,又堪称世界人文景观之最。所以,中国园林建筑,只要是品味纯正者,都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理想资源。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亭台楼阁等)、山水、花木、奇石等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品。古典园林虽也有一些实用的功能,但是其主要作用在于悦目畅神、怡情养性,是富于诗情画意的审美景观。正因为园林不同于一般的庭院,所以,在组织园林观光之前,有必要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这种知识准备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园林是一个艺术品,观赏园林要特别留意艺术创造的美妙之处,以及如何去观赏园林艺术之美。二是帮助学生去体认中国园林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精神。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把这两种知识的介绍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园林艺术十分注意把人工建造的东西与所处的环境协调地组合起来,所以“因地制宜”、“借景”等既是造园的重要构思方法,又是观赏者发现、体味园林构思、建造之妙的一个重要角度。每当夕阳西下,漫步在颐和园昆明湖畔,抬头见西边一抹青山,玉泉山塔影倒映入湖,下面是长堤翠柳,玉带桥隐现于柳影中,真是园内园外融成一片佳景,足见古人造园“借景”之妙趣。[9]这种借景之妙不仅具有审美的意义,在它的深层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生态观念:那就是人与环境的协调相处。其实,在古代园林中,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常常有突出的体现。古人讲造园的理论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处理好人与环境、人工与自然的关系。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讲述造园的理论时,曾对处理人工的建筑物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过精要的见解,他认为,户外的山水与居室之间要有一些过渡性的点缀,这样一方面可避免二者之间由于对比强烈而有失整体的艺术和谐,又可以保持居室与自然的呼吸贯通。这种造园的原则不仅体现了审美的追求,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与现代生态观念也是相一致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景观审美意识当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生态观念,所以,园林景观乃至大多数审美景观都不仅具有人文教育的价值,而且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环境、生态教育价值。这就意味着,对古典园林的观赏,也要注意把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当代现实融洽地联系起来。
园林知识的介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实地观赏,也就是“游园”。在这个环节中,导游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美育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看,旅行社的导游还不能很好地胜任美育的任务,因为他们常常以掠奇逗乐为目的,缺乏专门的园林艺术和文化知识,并没有着力发掘园林艺术的教育资源。所以,最好请园林艺术专家来作导游,或者教师自己通过学习(如查阅有关资料、实地考察、请教专家等)来指导学生观赏。还要注意的是,每个好的园林都有自己的个性,李渔曾说过,园林的构思、布置是为园林主人“摹神写像,以肖其为人也”,是他的“神情”的体现[3]242。所以,无论是在游园前还是在游园过程中,都要向学生点出某个园林景观的特点,这样园林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更加生动,也使游园更有情趣。游园讲究动、静相宜,就是既要在游历过程中“面面观、步步移”,又要停下来对一些主要的部位作细致的品味,切忌匆匆地“走马观花”。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设法让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园林艺术。目前一些学校组织的园林观光,往往贪图多走几个景点,结果没有一个景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校组织游园要选择好日期,最好避开旅游高峰,这样在相对清净的状态下游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精神比较放松,视野也比较开阔,也比较容易接受适当的指导,美育效果也就会更好一些。
城市景观的美育④。城市是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成果,也是一定时代审美文化创造的象征之一。城市有许多功能,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和日常生活等功能。同时,城市是一部大书,它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的设计和建设越来越重视人文导向,更加追求城市的文化意蕴、区域特色、生态平衡和审美个性,所以,城市也越来越成为美育可以开发利用的有效资源。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之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和建设者,也就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和居住者,城市景观美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未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城市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与园林景观相比,城市景观具有更复杂的综合性。可是,从景观美育的角度讲,城市景观主要涉及城市建筑、城市公园、城市雕塑、环境艺术以及城市建筑的各种装饰等物质形态和城市文化氛围、城市精神个性和城市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形态。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由于城市设施的多功能性,上述各要素之间也常常是相互关联的。城市往往比较大,面面俱到的观赏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城市景观美育要抓住某一个城市最有特色和个性的局部景观。如上海这个城市,从历史角度讲,外滩和城隍庙是比较有个性特色的,而论现代城市景观,浦东的“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以及风格各异的摩天大楼则是有代表性的。如果说上海这个城市是以近现代城市文明取胜的话,那么,北京则以中国古代文明而显示出个性来。其实,许多中小城市也是极富个性的,如杭州、苏州、绍兴等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历史文化特色与现代化城市设计融为一体,使这些城市成为江南水乡城市的代表。组织学生去城市观光,就要选择有个性的城市,抓住有特点的景观。因为,城市景观的美就在城市的特色之中。当然表面装饰是一种美化,但那是比较肤浅的,城市深层次的美在于蕴涵着文化内涵或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视觉形象。只有抓住特殊景观这个重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景观美育的作用,那就是使学生在观赏中学会观赏城市景观,并接受精神上的熏染。
和其他的景观美育一样,城市景观美育也需要教师事先做充分准备。城市比较大,最好给学生一些文字材料。有的学校在组织学生去城市观光时,发给学生一张旅游路线图,并附有主要景观的文字说明,这样对学生是有帮助的。另外,城市交通相对发达,环境也比较复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安全保障。同时,人文景观的观赏也需要事后的总结。教师可以根据美育的要求,结合历史文化教育,给学生布置一些游记、感想作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观感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印象,强化美育效果。
注释:
①参见Allen Carlson, Appreciating Art and Appreciating Nature, see Salim Kemal and Ivan Gaskell ed. Landscape, Natural Beauty and the Ar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年,第220页。
②参见王朝闻《黄山石》,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年。
③参见东山魁夷《中国风景之美》,《世界美术》1979年第1期,第31-35页。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传统图案与现代图案的融合(浅谈图案变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论文)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