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西方文学的发展史,“寻找”这一文学母题不时在文学长河中发出璀璨的光芒。卡夫卡,这位西方现代文学之父,在上帝死了、战火纷飞的乱世中,于前辈手中庄严地接过火炬,继续开启寻找之旅。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反复呈现着“困境—寻找—出路”的结构模式,共同指向人类潜意识的终极原型主题——寻找主题。除上述代表作外,卡夫卡于1917年五六月间创作的小说《致科学院的报告》依然构建了寻找这一文学母题,表达他对存在的真切体悟。那么,卡夫卡是如何借助猿猴形象来思考呢?猿猴的寻找原因、寻找过程与寻找结局又是如何?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展开探讨。
一、寻找的原因
文本以书信体形式展开,开篇即是对院士们致敬。谁在致敬?猿猴。寻找主体是谁?猿猴。“当人面临陌生的事物、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自觉的认知意识,并进一步付诸行动。人就成为了寻找的主体。”[1]寻找主体猿猴受到人类文明的启蒙与同化后,也拥有人的意识(主动性和反抗性),同样在陌生的环境中付诸行动。那么,猿猴寻找的动因何在?他本在非洲快活地生活着,意外被狩猎探险队捕获,后又被关进笼子且运往欧洲。文本虽以第一人称展开,以猿猴自述推动情节发展,但其被捕过程来源于他者的陈述,因其转变后忘了过去,故而最早的印象是一个笼子。既然被迫脱离了家园,猿猴对故土的思念必然阻止不了,他内心的寻找意识也提上了日程。如果说《城堡》中的K寻找那形而上的生存本质,这里的猿猴只是试图在形而下的层面来寻觅地图上的黄金海岸。
二、寻找的过程
被捕后,猿猴面临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他对寻找目标的定位也愈发清晰:“不,我不想要自由;我只要条出路,向左或是向右,到哪儿都行。”[2]在这里,如果说向左是寻找家园,向右则是寻找人类之路,两者存在着先后关系。
首先,寻找家园之路。在猿猴的第一意识里,重返故土是最迫切的目标,但他很快用人类的思维方式否定了这一想法:咬断门锁—逃到甲板—跳出船舷—海中淹死。当然,这番静思归功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个疯狂的越狱方案与其说是出路,不如说是死路。另一方面,猿猴寻找的家园亦是可望不可即的。他先是肯定自身对昔日的回忆越来越淡薄;接着谈到返回的天地之门变得越来越低矮和狭窄;最后得出结论“不被刮个遍体鳞伤是穿不过洞口的。”[3]上述独白道出了他的心声:回归到原我(本我)已是不可能,穿越的洞口犹如《在法的门前》的“法之门”,“它是两个世界的连接口,永远敞开,但却无法通过”[4]。洞口之法将他的猴性本我与人性自我隔离开来。从过去刮来的风只会使他不断远离本我的所在,本我被毁于人类文明的教化之中。感染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后,他的猴性本我被迫转向内部,凭借极其平静的内心摒弃了逃跑的企图,反向寻找出路——着手闯入人类世界。
其次,寻找人类之路。猿猴一旦意识到回家已属妄想,旋即寻找着新的自我救赎之路——“变得和他们一模一样”[5]。接下来,猿猴的行动如此展开:学握手;学吐唾沫;学抽烟;学喝酒;学人类语言(说哈罗)。初战告捷,他很快找到了方向,其出路不是进动物园,而是进杂耍戏院。通过学习,他达到了一般欧洲人的文化程度,其面前铺开了一条特殊的出路——人类的出路。拉康认为语言即法,猿猴习得语言的过程,亦是人类之法被植入其身体的过程,植入后刻下了印记,猴子本性被驱赶,原始的猴性本我让位于强大的、以压制和束缚为特征的人性自我。经历这番劫难后,猿猴蜕变为人,拥有了人的“自由”,同时他作为人类文明的被困者又要与虚无生存进行抗争,这显然是其付出的沉重代价。
三、寻找的结局
如果说,卡夫卡笔下的甲虫(格里高尔)是孤独的存在体,因其是虫形人心,其体验着人与虫的双重孤独。文本中的主人公红彼得为寻找出路而历尽艰辛,其结果仍是陷入更深的孤独境地。在人类社会中,红彼得不是自己人,因他身上猴性未泯,他充其量只是人类娱乐的工具而已;在猿猴群体中,红彼得也不是自己人,因其身上烙印着人性,他从恋人母猩猩的目光中已看到闪烁的凶光。由此可见,红彼得体验着甲虫那样的双重孤独、双面痛苦。
文本中的主人公极像现实中的卡夫卡,他是寓言化的卡夫卡,亦是变形的卡夫卡。主人公在人类社会中深感孤独,而卡夫卡恐怕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了。作为犹太人,卡夫卡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卡夫卡在犹太人中也不是自己人;卡夫卡在自己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西德评论家安德尔如是说。1917年,卡夫卡与菲莉斯的五年爱情马拉松宣告结束。据说分别后,卡夫卡曾嚎啕大哭。文本中的红彼得脱离猿猴的生活亦是五年。同是受尽煎熬的五年,同是坠入尘网的五年,最终在自由与出路的天平上,卡夫卡与红彼得的选择有着惊人的相似。
结局是否表明:红彼得的寻找历程以失败告终?纵观卡夫卡的创作,其作品的结局往往是未完成的状态。在文本中则表现为寻找过程的可延续性:红彼得虽然作了一次抉择,其寻找目标并未全部实现,他仍然面临着新的抉择,而且抉择很难说具有唯一的正确性,这使得他永远要在希望与绝望的斗争中挣扎下去。在这一点上,红彼得是一位勇于探索人类最黑暗的生存处境的斗士。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寻找的启示—论“寻找”主题下卡夫卡与余华小说创作的异同[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12):165.
[2][3][5]林骧华.卡夫卡文集[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70、266、271.
[4]李明明.被教化的身体—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篇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化学探讨[J].外国文学,2006(3):19.
作者简介: 钟华,男,湖北仙桃人,广东科技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