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晚明 题跋 黄道周 诗文 书画
一、黄道周的生平思想和文艺创作的研究空间
黄道周(1585-1646),晚明著名学者、书画家,谥忠烈(清乾隆四十一年,改谥忠端,《明史》卷二五五有传)。字幼平(平一作元或玄),又字螭若、细遵,漳州漳浦(今福建省东山县)人。曾在铜山孤岛石室中读书,因号石斋。万历四十六年(1618),三十四岁中乡试。次年,应会试,落榜。天启元年(1621),再次公车北上。二年,举进士。他性存忠孝,尚气节,贱流俗,不媚权势,立朝守正,清直敢言。因此,在宦海生涯中,屡受挫折。南明弘光帝(清顺治二年,1645)时为礼部尚书。后往江西募军,至婺源为清兵所俘,视死如归。临刑之际,“时有求书者未与,命仆取笔墨,展纸为楷书,幅长作大字,终之而死”。①被杀于南京大中桥(现明孝陵、夫子庙、雨花台附近)。
在中国艺术史上,黄道周以书法名世,画为书名掩。书法以魏晋为宗,峭历劲遒,行、草、真、隶自成一家,当代出版的几乎都是他的书法作品。其绘画亦见功力,笔墨简远、林峰劲挺、画格磊落、奇气郁勃,别具面目。传世作品有《雁荡山图》轴(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松石图》卷(今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等等。
黄道周学时渊博,尤以文章、风节高天下,其奏疏、诗文、杂著,多由清道光间陈寿祺编入《黄漳浦集》(又《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道光十年(1830年)刊刻,最为通行。1949年出版铅印本,但仅见于少数图书馆。2006年漳浦县政协文史委等联合重编《黄漳浦文集》,由国际华文出版社出版。
1985年黄道周诞辰四百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以来,黄道周研究逐渐展开。2008年前的研究状况,可读郑晨寅《黄道周研究文献述略》(《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3期)。从目前公开发表单篇的研究文献看,以艺术类研究为多,其次是历史类,再次是哲学与文学,其他还涉及人物传记、思想教育、音乐地理、政治中医等,分布领域广泛。就艺术研究而言,主要是书法研究。而关于绘画方面的,只有游明元《磊落苍古 风骨神韵——黄道周的绘画艺术》(《福建艺术》1997年第6期)、李晖,《疏简雅逸 峭厉风浑——黄道周气节书画作品浅识》(《东方收藏》2013第9期)两篇。有关古籍整理研究的,以侯真平著《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为翘楚。普及图书亦有问世,如连环画《黄道周》(福建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等。近五年来,中国知网有80多条研究记录,涉及文学艺术的占五分之一。
黄道周研究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台湾和福建是出版重镇。除了以上成果,还可从孙英龙主编《黄道周研究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得到证明。因此,需要开拓研究领域和壮大专家队伍,将黄道周研究推向省外、国外,有待于海峡两岸各界同仁的不懈努力。
二、画为书艺掩:中国绘画史上的黄道周叙述
黄道周以书法名世,画作为书艺掩。这从现当代中国画史著述里略见一斑:
郑昶(午昌)撰《中国画学全史》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以传统画学史为主脉的绘画百科全书,民国十八年(1929年)中华书局初版。八十年来各种版本频现,其学术地位和影响略见一斑。《中国画学全史》第三十九节“其他名家各有专长”(文学化时期明之画学)条“擅画松石者”,记有“陈复、郑善夫、王显、吴序、黄道周”五人②。
傅抱石编《中国绘画变迁史纲》是深入整理中国美术史线索的重要作品,是尝试通过“整个的系统”来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实践。该书在“画院的再兴和派别的分歧”部分谈到董其昌的号召力时说,“所以邢侗李日华,王思任,李流芳,张维,陈继儒,吴振,徐弘泽,黄道周,……未使不是他叫出来的”。③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虽非绘画史专著,况且是作高校教材,但因为是国家级重点教材,其学术价值亦需重视。该书在第九章明代美术中谈到,“有一批文人画家,是以书法名家涉足绘画,很受时人的重视。如与董其昌并称明末四大书家中的米万钟、张瑞图,以及黄道周、倪元璐、詹景凤等人”,并评黄道周绘画“山水人物,浑灏流转,元气淋漓,别具风采”。④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纵横古今,论述了自原始时代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对画事、画家及画作均系统地加以评价,涵盖卷轴画、岩画、壁画等各领域,书中更增补了最新出土资料一百三十余处,是迄今最完备、最全面、最具规模的一部关于中国绘画发展史的学术专著。遗憾的是,此书反而未提及黄道周。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画作为书法所掩者,非石斋一人。不提古人,对启功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和绘画创作的忽视,便是例证。
另外,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九卷第三十五章第二节专谈黄道周史事,尾记他“精道经史、诗赋、天文、历法、数学,书法妙绝、绘画亦见功力”。⑤
从上述几部文献可以看出,黄道周在中国绘画史上几乎没有记述。实际上,不仅是现代,就是明清之际徐沁《明画录》也没有正面记录,而是在讲到嘉兴人徐宏泽之子柏龄,亦善诗画。举于乡,“为黄石斋所称”。⑥个中原因,正如陈正宏先生所言,“明代前期一般士大夫颇轻视绘画,即书画二者相较,亦认为书之价值远在画之上。如时臣杨守陈即谓:‘画与书类也,至论其轻重,则相去远矣。……观画则或玩物以丧志,观书则可取善以成德,故书之极重于画可知矣。’”⑦退一步说,即使是书法史论著上的地位,分量也远低于他的艺术成就。这主要是因为黄道周的学问家和政治家的身份所致,书画乃余技。再加上明人写书画史大都将明末限于其前,清人在文字狱阴影下又不敢记录他。
由于资料难觅,当代艺术研究者多忽略之。如徐邦达先生《中国绘画史图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就未收黄道周的画作,陈振濂教授《中国书画篆刻品鉴》(中华书局1997版)也只有黄道周书《洗心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绘画全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亦未录黄道周作品,陈浩、卢建成主编《中国书画典库》(线装书局2001版)黄道周卷全是书法作品,冯其庸主编《中国艺术百科辞典》(商务印书馆2004版)绘画卷无黄道周词条,等等。好在中国古代书画书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了黄道周的《雁荡山图》使我们看到了曙光——主流绘画史著述终于有黄道周的画作了⑧。
尽管中国绘画著述里关于黄道周的记录仍一鳞半爪,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研究他的绘画作品及其题跋诗文价值的兴趣。换言之,本文的选题意义正在于此。
三、古典与今典:黄道周的绘画创作及其题跋
题跋,是书籍、字画、碑帖等题识之词。书于前者称题,书于前后者称跋,统称题跋。作为中国画术语,又称题款或款识,原为古代青铜器上镌刻的铭文,款为刻,识为记。亦有阴文为款,阳文为识者。或谓器物外壁文字为款,内壁为识。后指绘画作品上书写的画题及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或他人赏鉴评述等文字。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序例云:
赞颂之文,肇于魏晋;题识之作,盛于明清,实即论述品藻之支流也,故次之以题赞。凡分五目:一为赞颂,此目所录多属书部之书,赞画之作,本不为希。惟如殿阁画赞、昭陵六马图赞、以及历代名人图谱、诸佛菩萨像赞之属,多不注重画理,未敢滥收;二为题咏,俱属诗歌,故书部之书不舆焉;三为名迹跋,其文多有关于鉴赏及考证无泛作者;四为题自作,皆书画家题识之文,其间发挥妙义、抒写怀抱者为多;五为杂题,则合前两目之作也。⑨
就文学作品而言,《文选》、《文苑英华》皆无“题跋”类。《唐文粹》亦无“题跋”类,但“古文”类子目有“读”,“传录纪事”类子目有“题传后”,已收题跋之文。总集列“题跋”类,始见于《宋文鉴》,后世遂沿用之⑩。
黄道周山水人物极其磊落,性严冷方刚不偕流俗,画作传世极少。但从现有信息而言,黄道周的绘画作品总数可能接近40幅,根据如下:
厦门大学侯真平先生《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记载,绘画作品有《群松图》、《十八松图》卷、《天下七松图》、《奇松长卷》、《松石图》、《钓台八松图》、《石梁樵径松图》、《松图》、《寒松问少年幅》、《武夷图轴》、《雁荡图》轴、《为次风作设色山水卷》、《山水图》、《水墨山水轴》、《山水立轴》、《空山啼鸟图轴》、《为辟疆作山水册》、《泼墨山水图》、《芝兰竹石图》、《兰竹图轴》、《石斋斋中石图》、《雪石图》、《临(元)倪瓒小幅》、《文魁图》轴、《陆游画像》团扇、《临难作水墨长松怪石大画二幅》共二十七幅{11}。
新世纪以来,随着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徐石桥先生所藏黄道周《望江图》,在江苏嘉恒2005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有竹居珍藏书画专场”隆重推出(同场还有蔡润石的《平坡牧牛图》和董其昌、郑板桥等人的作品),黄道周书画市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笔者收集到的部分近年来关于黄道周部分绘画作品的拍卖情况,详见表1。
一般而言,题画诗文应当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题画属于传统国画的题款范畴,是画者追求一种诗、书、画一体的表达方式,画中的文字部分既是对视觉文本的强调,也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12}。虽然有些题跋是画外之作,不属于传统中国画的题款或题跋范畴,但无疑是对绘画艺术的品评与鉴赏,对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绘画自元、明以后,画上多加题跋,甚至“喧宾夺主”,形成无题不画之惯例。诗书画印,成为传统文人画的风格特征,这在黄道周最擅长的松石题材作品《湖畔松林图》、《松石图》、《松鹤延年》得到尤酣畅淋漓的体现。
再看《竹苞松茂图卷》。黄道周的人品与画品,能从林则徐题“忠节齐芳”“道光辛巳秋日乡后学林则徐”“钤印臣林则徐”强烈感受到。而妻室蔡玉卿和孙星衍等人的跋文,可视为《诗经·小雅·斯干》所言“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的绝美阐释。见图1。
黄道周除了自题画作之外,还有对别人画作的题跋,如《书信孺画松卷》、《书邺山行图后》、《画松跋》、《跋倪尔徵册子》、《画天下七松记》、《画钓台八松记》、《张烃叔像赞》、《题倪鸿宝松石图似献汝》、《赠崑良侟瑞图》、《题汪尔陶所藏谢思忠画卷》、《题画龙赠卢司徒》、《偶见鸿宝遗笔》。限于篇幅,仅《偶见鸿宝遗笔》一例:萧然墨菊老披离,不见高人动笔时。世上风云俱草草,傲霜空有两三枝。
陈寅恪在《读哀江南赋》中说:“解释词句,征引故实,必有时代断限。然时代划分,于古典甚易,于‘今典’则难。盖所谓‘今典’者,即作者当日之时事也。”{13}对黄道周的绘画与文学,亦应作如是观。我们不能忽略了晚明的客观形势,而过分苛求于黄道周的“守正”和能力。一方面汉族文明所设定的“天下”受到西方“世界”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国”又先后受到“满夷”、“建州夷”、“倭”、“西夷”等四边强敌的入侵。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压迫感”,{14}使相当敏感的士人始终处于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情中。作为明季士人们的精神领袖,黄道周满腔孤愤寓于绘画与题识,化剑胆为琴心,寓于绘画题跋之民族复兴,其文学趣味、高洁人生,必流播于永恒。
图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15}。黄道周绘画题跋诗文的史料与学术价值同样值得研究。就中国艺术史而言,许多绘画作品早已毁灭,或下落不明。一些绘画题跋诗文因被收入各种文集而保留了珍贵的史料,使得后人尽管无缘画作,却能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无论是个人担当的《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还是集体编著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都征引了大量文字材料,而与绘画作品相关的题跋是最有力的证据。即使是流传至今的作品,其题跋文字也为我们解读当时创作状况、画作主题立意、文人交游心态、作品传播接受等信息提供佐证,所谓“三分画七分题”是也。
四、艺术社会学视阈的夫妻画家现象
黄道周是一位少见的集学者、文人、书画、忠臣、义士、英雄为一身的杰出人物,而其续弦蔡玉卿的志同道合,更是明代闽中文化史的一段动人的佳话。
蔡玉卿(1612~1694),名润石,字玉卿,漳州龙海人。理学家蔡烈的女儿,晚明书画家、诗人。黄道周在仕途上屡遭坎坷,蔡玉卿始终风雨同舟,知心鼓励。如《石斋上长安诗以勖之》:“送别饯河梁,君上长安道。去去复去去,长途漫浩浩。朔方风雪多,音微日夜杳。幸期匡颓俗,所冀伸怀抱。以此慰闺人,寸心良为好。况乃百年中,齿发倏已皓。干国有几时,忠直永为宝。桃李森成行,园林删蔓草。它日咏归来,共订言事稿。”{16}黄道周被俘后,她又写信:“自古忠贞,岂烦内顾;身后之事,玉卿图之。”{17}对读黄道周就义前的四句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怎能不钦佩这对忠贞热血夫妻。后人仰其高节,绘有二人肖像。
蔡玉卿是诏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起津、方辰等饮誉明代画坛。诏安画派形成于明、清时期漳州诏安,故名。蔡玉卿擅画工笔花卉,喜欢在画上题咏留墨,深有用心。如画千叶桃,则题曰:“不言成蹊,非由色媚。”画铁线莲,则题曰:“小草铁骨,亭亭玉立。”晚明心态,不让须眉。《平坡牧牛图》为其仿宋人之作,笔法精腻,意境悠远。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了黄道周、蔡玉卿合作的《楷书自书诗》,并收蔡玉卿绘画《山水》1幅(扬州市文物商店)。英国诗人、艺术评论家里德指出,艺术与社会关系有享乐性艺术、目的性艺术和表现性艺术三种类型。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后两种类型的重心,体现了艺术“实质上就像连着正反两极的火花绳,一端连着个人,另一端连着社会”的论断{18}。
明清两代,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社会发展相对稳定,女性绘画空前发展,无论画家人数、作品质量或绘画表现方法上均超过了历代。民国时期,仅上海地区的艺术市场就出现了60多对书画夫妻。但是,人们羁于习惯眼光,往往把画家夫妇的关系理解为“夫唱妇随”的传统伦理关系。实际上,正如当代美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所说,除了“红袖添香”之外,这些夫妻关系中还包含着非常丰富、非常复杂的内容,甚至牵涉到整个历史文化的内容和问题{19}。我们能从艺术作品中了解到关于这个社会和时代的多种信息。
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艺术意在反对用唯物主义解释生活,而社会学的旨趣在于揭露表面看起来独一无二之物是如何被社会建构和再生产的{20}。中国书画史上确实有一些夫妇都从事艺术创作的记载,如元代赵孟頫、管道升,清代华嵒、蒋媛与龚克和、马荃,近现代陈少梅冯忠莲、林文铮蔡威廉,现当代吴湖帆潘静淑、谢稚柳陈佩秋等等。但夫妇的书画从古代同时流传至今而又志同道合、忠贞不渝者并不多见,晚明黄道周、蔡玉卿可为典型。
注释:
{1}【清】锁绿山人.明亡述略[M].明季遗闻、野史无文、明亡述略合订本.台北:大通书局,1987:32.
{2}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229.
{3}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M].南京:南京书店,1931:152.
{4}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338-339.
{5}白寿彝,王毓铨.中国通史(第九卷)[M].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16.
{6}【清】徐沁.明画录[A].于安澜.画史丛书(第三册)[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52.
{7}陈正宏.明代绘画中的“古典”和“今典”——重读沈周《石田稿》稿本札记之一[J].新美术,2003(3):62-64.
{8}中国古代书画书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九册)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62.
{9}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M].影印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1-12.
{10}郭英德.论历代《文选》类总集的分体归类[J].中国文化研究,2004(3):1-17.
{11}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下册)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747-756.
{12}苗贵松.宋代题画词述论·前言[D].贵阳: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3}陈寅恪.读哀江南赋[A].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4.
{1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444.
{15}【英】彼得·伯克. 杨豫译.图像证史·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6}陈石怀.福建历史作家评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394-395.
{17}转引自苗健青《纲常万古 节义千秋——黄道周和蔡玉卿的爱国诗》,http://.
{18}【英】赫伯特·里德. 陈方明,王怡红译.艺术与社会(导言)[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19}水天中.艺术与婚姻——20世纪前期的美术家夫妇[A].荒林.中国女性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2.
{20}【英】奥斯汀·哈灵顿. 周计武,周雪娉译.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