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美学对古典诗歌英译的启发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同样也是文学作品中的最高形式,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抒情的方式将思想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并同时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因此要将诗歌的意境再现于外国读者面前,使他们能充分感悟诗歌内涵论文联盟http://,给翻译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诗歌翻译的特殊艺术性,所以将翻译美学作为理论视角进一步探索诗歌翻译,对于提高诗歌翻译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指导意义。但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文化积淀的不同,中西美学观必然形成差异,因此以美学为理论基础的翻译美学在中国和西方自然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作为译者,应该通过中西方对比,更多的了解西方的美学思想,学习借鉴西方的翻译美学理论,在继承我国传统翻译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完善诗歌翻译研究。
一、中西方翻译美学初探
(一)中国翻译美学
中国的翻译事业始于佛经翻译。早在汉代的佛经翻译就已经脱离不了美学这条主线。老子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首先提出了“先质后文”的美学论述,“质”即指实质内容,“文”意为作品的感性形式。文、质之争由此发源。而后渐渐有了“文质统一”论,然后二者的统一调和才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将其作为翻译活动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标准,对我国的翻译活动及译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清末,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做到不歪曲事实,不遗漏信息,但也不能随意增减内容;“达”指的译文要通顺明了;“雅”则指译文要有文采,选词要生动、形象。此说将翻译美学推向了极致,在译论美学中始终保持着中心思想的地位。除此之外,作为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标准的“神似”与“形似”也是翻译标准之一。将“神似”与“形似”作为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引入译学并以翻译实践之的第一人当属傅雷。他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所强调的是避免译文的机械生硬,应还原作以神韵。最后是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的文学翻译标准“化境”,意为将原作的精神、精髓把握得当,已达到出神入化的翻译,其美学内涵比“神似”更近一步,更深一层。
(二)西方翻译美学
哲学的思想贯穿西方的翻译理论。在西方早期的翻译理论中,都把哲学中的美学思想作为主要的理论支撑。所以西方的美学家在研究翻译理论时,都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用哲学的思想表述对美的理解和感悟。然而中西的翻译美学思想在本质上是基本相通的,堪称翻译美学中心思想的“信、达、雅”在西方翻译理论中也能找出相对应的论述。
(三)中西翻译美学对比
1、中西一切对比的根源来自于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催生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又酿造出不同的认知,多表现为:静与动、精神与物质、含蓄与直接、主观与客观等。前者为中国人所喜好,后者为西方人所偏爱,因此在美学上,便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接受心理,突出表现为:中国美学讲究“含蓄朦胧”,而西方美学则崇尚“显豁明细”,具体说来中国美学强调审美主体的直觉感悟,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逻辑推理。
2、任何语言都有其自成体系的语言特征,必然有其薄弱点和不足之处,因此中西方语言必然各有优劣。与西方的字母单词相比,汉字更具感性,能让读者通过文字从视觉上体会到其中的艺术美感,例如“森”字,以三个“木”字堆积以喻森林,“淼”字以三个“水”字的集合以喻水的浩荡。在句式方面,拿英语为例,英语的长处往往是汉语的短处,例:“这是一种冬天发芽长枝春天反而不发芽长枝的品种奇异的树”,这种句子被视为“病句”,比较自然的说法是:“这是一种品种奇异的树,它冬天发芽长枝,
春天反而不发芽长枝”;而英语的定语从句即使长达一整段,只要用词和结构没错,则仍属“可读”。中国翻译美学非常注重感性、重直觉,融逻辑思维于直觉之中,使二者有机融合;相较之下,英语重理性、重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学家对语言感性、感知的关注。在英语看来,语言只是再现工具,本身没有表现美,全然不同于汉语。与中国传统美学相比,西方美学并不关注语言审美。
在西方翻译美学理论当中,有许多思想是与中国翻译美学相近的,因此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西方文化相互蕴涵彼此的智慧,只有不断进行思想文化上的融汇,才能实现中西方美学翻译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指向中西比较翻译美学的古诗词英译
诗歌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不仅要做到真正领悟诗歌当中的美,还要根据中西美学观差异揣摩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才能将这种美感通过译文完整地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使译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要达到此效果,古诗译者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以下要求:
(一)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英诗各自的特征,了解其异同,有利于译者顺利实现诗歌英译的转换。中国诗歌注重对仗和押韵,形式工整对仗;这在英诗中很难找到对应体。中国诗歌注重的是平仄音调,而英诗注重的是音步节奏。中国诗歌诗体各异,除唐、宋、元、明、清各朝的诗以外,宋词、元曲也是诗歌的变种,要把这些诗歌译成英语,恐怕难以有单一的答案。由以上可见,汉语与英语在诗的节奏、韵律、诗体等方面,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点,但更多的是各自的特色和差异。译者在诗歌英译过程当中必须做出很大的尝试和努力,争取最大程度地在译诗中保留或再现诗歌的格律和诗体。
(二)完美再现原诗的意境。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在“三美”之间的关系中,意美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音美,形美是最次要的。即做到“重神似不重形似”,以传达原诗的意境和神韵为首要任务。要在诗歌英译中再现意境美,创造含蓄美、朦胧美,给译语读者以足够的审美想象空间,必须先了解意境的总体特征。一般说来,诗歌的意境必须具有意象性、抒情性、和概括性三个基本特征。意象是基础,诗歌的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在于诗歌给人的生动形象。只有在具体的形象的基础上,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艺术表达。诗人在意象中寄托了自己情感,移情于景。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言悯农之情;“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言相思之情,等等。对译者而言,在传递意境美的过程中,关键需把握好意境的总体特征。
加拿大翻译研究家芭芭拉·格论文联盟http://达德说:“面对新的读者群,译者不仅要把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对一个安全崭新的文化及美学体系进行诠释。”因此译者在诗歌英译过程当中应适当运用创造性叛逆的思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修辞方式,根据文化习俗的差异,实现对原文最高层次的忠实,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1、表现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译者若单纯追求字面上的忠实,将其译为”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ow, pain, pain”,就无法完美再现原诗的意境,倒是许渊冲先生的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将原文作者悲凉的心境表达出来了。此例充分印证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标准。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2、修辞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较为普遍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引用典故等,使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诗歌表现出含蓄、生动、简约、清新之美。但由于文化或美学观上的差异,不同的修辞手法在中西读者或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在杜甫《佳人》一诗中的“新人美如玉”,在中文里,把美人必成“玉颜”,但”jade”在英文里却喻指庸俗轻佻的女子。这时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将其译为 ” fair/lovely face ” 更合适。
3、文化习俗。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风俗,因此译者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来解决因文化习俗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等问题,使译语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文。如杜牧的《清明》一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是中国传统的纪念节日,如果直译,恐怕无法为译语读者所理解,译者只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清明节的内容,即 “on 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it’s raining hard”。
三、中西翻译美学比较在古诗词英译中的指导意义
由于中西在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美学观上表现出了各自的差异。不同的生活环境催生出的不论文联盟http://同文化,也滋养出了不同的认知眼光和接受心理。拿意境来说,中国人很讲究朦胧美、含蓄美、或虚或实,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营造的动静结合的情境,给予了中国读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而在译语读者看来,却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运用中西翻译美学理论对古典诗歌英译进行探索,使译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汉英诗歌各自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更好揣摩读者反应和心理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同时,在对比中译者也应对西方美学翻译观加以借鉴和利用,以中为主,做到西为中用,坚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原则努力发展诗歌英译理论。随着诗歌英译水平的提高,作为我国文学奇葩的古典诗歌的美更多地被展现到外国读者面前,我国的古典文化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