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生态困境是人类 工业 化历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这一问题一方面构成危机,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视阈的扩大。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即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继续探讨人与 自然 的生态蕴涵,将实践本体与生态观念的相互彰显,以实践作为本体,揭示其中蕴涵着的生态思想生发的根源,并将这一本体贯穿到生态问题所延伸的特别的空间。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内涵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机理,并将随着代表时代主流的生态 科学 与观念更新自身,在 发展 中坚持。当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最新成就,成为自然的最高价值所在和人类的最高价值所在,人类第一次能够跳出生态之外,以整体的眼光看自然,以他者的视角体验包括自身在内的自然万物,将审美的视野扩大到不可全见的整体生态系统。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其"自然人化"的观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性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性上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点、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观点等直接与生态问题的探讨相关联;其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生态理论的研究更具指导意义。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即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继续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蕴涵,将实践本体与生态观念的相互彰显,以实践作为本体,揭示其中蕴涵着的生态思想生发的根源,并将这一本体贯穿到生态问题所延伸的特别的空间。
哲学 本体论是有关存在及其本原和方式的理论。作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基础之上的体系,实践美学是以人类探索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逻辑起点的实践本体论美学。众所周知,大自然是诞生人类的本源,而实践作为本体的意义在于:它既是人类能够以属人的方式在自然中存在,以及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起点,也是关于人类的一切问题得以解决的归宿,并蔓延至与人类有关的所有现象与过程。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发,对马克思"自然人化"、"自然向人生成"伟大思想的继承,实践美学内在地具备延伸生态问题的基础。实践本体论与实践认识论、实践方法论、实践价值观、实践发展观等有机关联,共同成为生态维度阐发的更为直接的的中心。
从实践本体论来讲,实践美学充分肯定自然对于人的本源性、先在性,并认为肯定这一先在性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判断标准(特别是刘纲纪先生的《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一书中对此作出过重点论证)。与生态中心主义不同,实践美学并没有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停滞不前,而是将这一前提性辩证地融合到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为起点的实践本体之中。将"以物质的自然界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实践及由此所决定的人的本质的 历史 发展联系起来。"①实践美学认为自从人类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相对独立于自然,自然界对于人类与自身都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自然界不再是一个自在的统一体,人类社会从自然的混沌中分离出来。自然整体的流变由以往的单一性存在进入了与人类形成对象性关系的历史时代,人类与自然界分离意义上的沟通正式开始。人类首要的生存内驱力引导人们进行自觉的物质生产,靠劳动与自然交换获取生活资料。这一生存发展的前提确立了自然生态保护的最基本层次:在生命存在的意义上人类能够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同自然交流并最终达成一致。在保障人类基本生存繁衍需求与条件的基础上,人类必须将自身行为(包括物的生产与自身生产)建立在不破坏自然整体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并以此为标准确定人类正当需要与非正当需要的范围,建立以生态平衡为标准的超越一己目的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
就实践辩证法而言,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自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伊始,即以实践为本体的现实性割断了传统主客二分对立的脐带,清除了自然本体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将二者有机融合、辩证统一。人类实践将历史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共振相关联,两种关系互为逻辑前提与条件,互为因果与目的,并且在实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实践美学从人与社会与自身之间的实践关系(劳动生产作为人类的第一实践,处理和表现的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人与自然的本质的深层内涵。这就是说,所谓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实际上乃是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的现实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对自然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②因此,从根本上说,正是与三者关系的综合才决定了人类处境的真正本质。当代生态人文研究,多从自然整体性出发,洞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同一性而忽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对于生态和谐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作为价值观的道德的"软性"作用忽视了 政治 、 经济 、技术模式的"刚性"效力。在追问生态危机的社会及人性根源,呼唤生态人格的今天,实践美学这一辩证关联的深层内涵,对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态问题的深入认识,对于美学基本理论的生态化改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发展观来看,自然界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向人生成,在这一过程"人类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③构成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对象化关系。④人与自然的对象化关系随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不同而不断发展变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人依赖自然求生存,工业社会,人类逐步建立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真正意识到自身的独立地位,在新的意义上开始与万物的沟通。但随即而来的是单向的"自然人化"导致的生态危机,正是在对这一危机实践根源的探求之中,包含人类学内容的自然界才将其生态内涵逐步向人们敞开。由此可见,自然美的追求、生态美的论证正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达到了一定的自由程度,或者对达到某种自由有了新的实力之后,新的审美现象的历史展现。是"人化自然"的辩证内涵经历了"自然的人化"单向过程之后,其"双向对象化"内容的全面展开,并突出表现为特定生态时代的"人的自然化"方向的凸显。
从实践认识论来看,实践唤起了人对外部物质世界的意识,形成反思自然与自身的特有能力,即马克思所言:"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正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思维与存在辩证地同步。与生态中心主义重点批判工业社会对自然的破坏不同,"当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指出人只有在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认识外部物质世界,这时,它就已经彻底打破了这种把人所生活的外部物质世界同人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割裂开来的错误观念。"⑤人类与动物不同,能够兼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⑥尺度是人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 规律 所 总结 出来的测量客观事物的标准。生态观念的形成正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万物尺度的新认识。在对尺度的对象化认识当中,人类通过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生态现象反观自身、认识自己,在劳动中按照生态的规律,有意识地将自身的生存目的和要求与这一规律性认识相结合,即是人类以其主动地"自然化"认识、实现自己的表现。而生态美感的形成,同样是人类兼及万物的尺度而达到某种自由认识水平的产物。
生态维度的拓展将以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以及实践唯物主义 哲学 为基础,将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论法纳入到生态问题研究,探讨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生态审美观确立的途径,从生态问题与生态学科的启示出发追寻审美活动自身应具有的生态特性,实现生态观念与审美活动的原生特性之间的两极融合。并通过其生态维度从另一途径(人与自然)探索实践美学最终目标--自由全面发展的每一个人,这也是生态人文学者在人与自然达致和谐的基础之上所最终关注的最终对象。
注释:
①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54-155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第25页.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第33页.
④参见张玉能.《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辑.
⑤刘纲纪.《艺术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⑥参见[德]马克思.《1844年 经济 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⑦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参考 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参见张玉能.《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辑.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