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浅析中国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401人 

  摘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新时代中国文化领域发展现状,推进传统文化普及化、外来文化本土化,将高雅艺术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实现通俗化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该文主要以近年来文化类节目为对象,在简述中国高雅文化通俗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新时代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的原因,并就下一步发展路径进行创新探索,提出发展意见。

  关键词:新时代;高雅艺术;通俗化;文化类节目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从简简单单的“观看”逐步过渡到“欣赏”,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从娱乐生活转向丰富自我。面对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层次更高标准的需求,文化行业应逐步拓宽自身领域,结合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在高雅艺术现有的群众基础上推进通俗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艺术文化的需求,开拓更广阔的发展路径。

  1中国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趋势概述

  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全媒体时代,高雅艺术越来越低影响和介入人们的生活,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利用文化类节目利用新时代发展机遇推动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进程,首先要对进行通俗化的高雅艺术进行概念界定,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概括出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趋势的特征。1.1高雅艺术的概念界定。迪吉马奥认为,在19世纪,美国上层阶级通过支配和控制某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展出,向下层阶级索取高额门票,限制他们接触这些文化背景,有意制造了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之间的区分。高雅艺术从此也成为与大众艺术相对立的一类艺术形式。随着社会发展,高雅艺术的阶级边界逐渐模糊,但由此带来的传播界限仍然存在。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张琦提出现代社会对高雅艺术认识逐渐转变为因其自身形式、传播途径或其他原因,现阶段还不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的,可以通过现代大众传媒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欣赏的艺术文化。以“高雅艺术”指代并不具有任何褒贬含义,如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其与通俗艺术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共生共存,共同组成人民群众所需的精神文化体系。1.2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现状。自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类型、高品质、滋养性的发展趋势,相应的也引起了文化艺术形式的转变。以文化类节目为例,高雅艺术以多种形式逐渐渗透进群众生活,在总体趋势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2.1内涵。重定义将高雅艺术以节目形式进行通俗化传播,核心就是其文化内涵。目前文化类节目的普遍都采取对节目所传播的高雅艺术的内涵重新定义的方式,进行通俗化解释。将文化内涵重新定义,就是打破一切限制其发展的藩篱,确立观众普遍可接受的,将综艺娱乐性与艺术欣赏性结合的新的内涵。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以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范式火热荧屏,成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出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节目成为传播“爆款”,打破诗词文化以往铅字形象的刻板印象,以受众视角进行通俗化的解释,重塑“传统可学习性、文化可娱乐性”的内涵。这种方式不是让高雅艺术走下神坛,而是从多个方面搭建起观众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1.2.2形式原创化。文化类节目不同于综艺性节目,它以文化传播为根本目的,在短时间内让观众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故形式较为单一。目前文化类节目主要分为竞赛、专题、知识讲座、鉴宝、访谈以及综艺等几种类型。目前以取得成功的文化类节目坚持原创原生,避免走“外来引进”的老路,在制作、编审、内容、推广等方面以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体现新时代中国文化类节目本土性特征,实现节目形式的原创化。原创新形态声乐节目《声入人心》,发掘音乐剧艺术与其产业化发展所综合构建的动态传导形式,由音乐剧歌曲入手,以充满美感的舞台表演、叠加选手故事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向观众推广了音乐剧,缩短观众与高雅音乐间的距离,勾起人们对歌曲所涉及剧目的好奇心。原创的节目形式实现了口碑与收视率双丰收,也推进音乐剧在中国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同时,因其原创的节目形式和深刻的艺术内涵走出国门,得到世界的认可。基于高雅文化自身特质进行原创化探索,不仅能找到最适用的方式对高雅文化进行通俗化推广,而且可以避免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冲突,保证节目口碑与影响力。

  2推进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2.1外部环境鼓励通俗化方向。2.1.1新时代文化政策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此,“一方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创作人才”。在这样的文化政策背景下,高雅艺术有着更为广阔发展空间。首先,开放的文化环境给予高雅艺术更为活跃的发展空间,允许通过娱乐化、综艺化、游戏化等方式与其结合,无论是制作形式、创作方式,还是受众等方面都更加倾向趋向年轻化、自由化。其次,对高水平创作人才的培养,为保障高雅艺术质量提供人才支持。年轻一代创作人也为高雅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以相对年轻的思维对高雅艺术进行适度创新,拉近相对古老的高雅艺术与年轻一代的距离。2.1.2外来文化类节目竞争压力长期以来,海外文化市场依赖其相对自由的文化环境和创新的技术和节目安排赢得国内观众关注,与国内同类节目形成竞争。同时,部分正在进行通俗化发展的高雅艺术起源于国外,海外制作方对高雅文化拥有更为深刻认识,制作上更能凸显艺术特质,在内容表现与效果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国内同类型主推高雅艺术的文化类节目在海外节目强竞争力压力下,进行节目创新,积极推进通俗化进程扩大受众市场,保证中国高雅艺术类节目市场占有率,扩大影响力。2.2内部因素趋向通俗化发展。2.2.1人民群众对高雅艺术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节目的需求已经不仅是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而是迫切需要一种文化艺术的流行和洗礼,这也为高雅艺术的通俗化发展做了最好的铺垫。同时,人际交流中对高雅艺术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一方面,以高雅艺术作为话题可以展现自身品位素养,另一方面,社会国家对国内外具有品鉴性的文学艺术的推崇,也使得高雅艺术文化在国际关注度提升,国外学者游客来华也尤为关注中国传统的高雅艺术。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深内涵文学艺术的要求,从需求方(即观众)推动了现代高雅艺术向通俗化方向发展。2.2.2制作方对良好社会影响的追求在娱乐产业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技术引发媒体快速更新,电视、网站、客户端、微博等矩阵传播成为综艺节目发展的新选择,新兴媒体相对自由的环境给传统电视媒体造成竞争。电视媒体主推的传统综艺类节目带来可观收视率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大众“缺乏内涵”的批判。在文化高度活跃发展的时代,主流电视台节目制作方,在关注节目收视率的同时更希望得到社会良好的评价,塑造自身口碑品质。这种追求的驱使下,较少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高雅艺术成为制作方关注的重点。以传播高雅艺术为起点,通过通俗化的传播方式,基于自身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赢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样的制作周期、成本投入,却会带来社会“原创”“良心节目”“文化内涵”“审美体验”等诸多褒奖。对于想实现收视与口碑双丰收的主流电视节目制作方来说,高雅艺术通俗化类节目是其不二选择。

  3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3.1“泛娱乐化”的争议。“泛娱乐化”指的是一股以消费、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为主要载体,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一种文化现象。在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完全避免“泛娱乐化”的倾向。无论任何一种文化形式,一旦呈现“泛娱乐化”的趋势或是因为公众因理解不清而被扣上“泛娱乐化”的帽子,都不是成功的文化产出形式。使高雅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采取新兴娱乐形式的同时更要把握好适度原则,避免陷入“泛娱乐化”的争议,而失去对高雅艺术进行通俗化转型本身的理念价值。3.2前景无法预料。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高雅艺术形式的发展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在新文化、网络科技以及多种传播形式活跃的背景下,高雅艺术的通俗化转型属于一种创新尝试,在形式、内容、文化渗入点等各方面都没有前例可依,需要依靠仅有的艺术形式进行二次创新。而人民大众对此种创新的期待值及喜爱度也都处于一个未知的领域,整体上高雅艺术的通俗化发展的前景无法预料,市场无法判断,一切都在探索之中。这对于部分相关文艺作品的制作方来说并不具有足够理由说服他们去进行这一类型尝试,这也是长期以来对高雅艺术进行通俗化转型相关文化作品较少的原因。3.3利益与口碑的冲突。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作品来说,利益与口碑都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这两个标准分别从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出发对文化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利益与口碑也是高雅艺术通俗化转型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口碑是作品的表现力,利益更多的与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挂钩。在高雅艺术通俗化的过程中,想要做出口碑除了采取恰当合理的表现形式,还取决于观众对该种表现形式的满意度,这其实是难以估计的。利益是任何一类文化作品长期存在的基础,高雅艺术通俗化过程中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必须保证一定的利益,否则将难以长久存在。这就使得高雅艺术通俗化过程中,在利益与口碑之间产生了冲突。比如,当节目形式选择合理,表现力突出而收视率较低,这就是利益与口碑的冲突,难以同时实现两种价值。若邀请“流量明星”吸引观众又可能陷入“文化价值丢失”的批判声中。总之,对于高雅艺术通俗化来说,利益与口碑都是不可放弃的目标,但在二者间如何协调如何安排如何取舍成为现阶段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的一大困境。

  4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创新探索

  4.1展示性与知识性结合。无论是戏曲、音乐剧还是舞蹈、绘画等一些高雅艺术形式,长期以来难以得到大众普遍欣赏更多是因为缺乏对此类艺术形式专业知识的了解。而此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普遍是以“展示性”的方式存在,如大型晚会上的舞蹈表演,并没有顾及观众欣赏力是否可理解作品内涵。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的应注意将“展示性”与“知识性”相结合,节目要将相关专业知识合理传递给观众。以《中国诗词大会》《舞蹈风暴》两档节目为例,通过邀请专业导师,对作品进行点评解读,启发观众思维引导观众欣赏,潜移默化的提升观众对此类艺术形式的理解度。这就是所谓的展示性与知识性相结合,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高雅艺术通俗化,还普遍适用于各种文化类节目。4.2致力人才营销。精美的舞台设计、创意的节目形式、高人气的明星嘉宾,这些元素已经成为节目制作的必要条件。此种以节目营销为核心的节目制作方式,弱化甚至忽略人才个性与能力的展示,并不适用于高雅艺术通俗化类型节目制作。高雅艺术通俗化类节目,应当用舞台、灯光、节目设计来烘托艺术本身,展示其才华与特点,进行人才营销,打造艺术性“流量明星”,以此来吸引观众,而不是简单地靠多种元素的堆砌或是夸张的宣传来博得眼球。这种人才营销的方式更大的程度地展示了艺术本身,展示了艺术与人的融合,对于打造节目口碑,传播文化艺术来说都是一种最合适的方式。4.3确定单一化的宣传点。高雅艺术通俗化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应确定单一的宣传点———艺术本身,并始终以此为中心推进,弱化一切可能对节目中心思想产生影响东西,即在节目宣传上“做减法”。这意味着一定程度上要抛弃以往已经成体系的叠加式宣传模式,使得节目周期内前期宣传、制作剪辑、网络推发等都有一致且具有核心与特色的关注点,避免了前期造势过大后期水平不足出现“高开低走”的现象。单一宣传点将更加集中的展现艺术本身,形成对观众关注点的引导,最直接的将节目要点传达给观众对此类节目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5结语

  高雅艺术的通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并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不断发展。但高雅艺术通俗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认识到其过程的长期性、艰难性与多变性,随着社会发展趋势及人民群众的需求导向对其进行创新探索,这样才能永葆生命力,使高雅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琦.高雅表演艺术与都市文化认同[J].当代文坛,2018(4):164-169.

  [2]李凯.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J].传媒评论,2019(8):92-94.

  [3]杨牧一.新形势下文化类节目的编导与制作问题探究[J].科技传播,2019,11(18):65-66.

  [4]张小群.中国音乐剧的宣传推广与产业化探索———以《声入人心》为借鉴[J].艺术评论,2019(6):92-97.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郭恒.移形换位不忘初心———从《声入人心》谈电视如何传播高雅艺术[J].艺海,2020(7):76-78.

  作者:王懿 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巴洛克绘画中运动感表现研究上一篇: 语言艺术与语境引力增强语言魅力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