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医学科技期刊把关与传播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期刊质量的把关或期刊传播效果,仅从把关质量或传播效果单方面论述期刊的办刊理念或影响力[1],对期刊把关和传播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多。把期刊做精做强,提高刊出论文的质量,扩大期刊传播力是医学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任务,研究期刊质量把关和传播效果之间相互促进的耦合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浙江医学》近年来的改革举措和发展实践,探讨医学科技期刊把关与传播的耦合效应及其特点,提出期刊把关与传播正向耦合、相互促进的策略,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扩大期刊传播力提供参考。
一、耦合效应的概念与特点
1.耦合效应的概念
耦合效应源于电磁学,指两个本来分开的电路之间或一个电路的两个本来相互分开的部分之间的交链,可使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或由电路的一个部分传送到另一个部分。后来在物理学上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本文借鉴耦合效应在计量学中的应用,表达科技论文质量把关及其传播效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从而揭示科技论文编辑出版体系中两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系,为利用两者之间的耦合效应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2.耦合效应的特点
一是耦合效应的方向性。方向性具有正反两个方向。良好的科技论文质量把关能带动传播力的提升,而传播力的提升将促使更多的读者关注和作者投稿,并促进论文质量的提升,表现为相互作用的正向性,形成正向良性反馈闭环。而当科技期刊的把关质量下降,论文质量和读者公信力下降,则会导致读者群体流失,期刊传播力提升乏力,从而影响作者对期刊的信任和编审人员办刊的积极性。二是耦合效应的阶跃性。处于起步阶段和成长阶段的科技期刊往往从严把关,提高发表论文质量能够更好地提升传播效果,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这是因为在科技期刊的不同阶段,科技论文质量与传播效果相互作用的大小和强度具有阶跃性的增长率,且增幅往往在特定周期内出现下降趋势,即在科技期刊发展初期,提升论文质量能够显著改善期刊的外在形象,从而转化为竞争优势;但随着科技期刊发展壮大,论文质量提升的幅度和空间将趋于缩小,甚至受制于稿源,论文质量提升便会遭遇瓶颈,需要通过改革期刊编辑出版体制扩大新的稿源,促使期刊发展环境的改变。三是耦合效应的时滞性。科技论文审稿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重要环节,论文把关策略的调整和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并不是立即显现,而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即刊出论文质量的提高对期刊对外影响力的拉动作用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或几个发行周期才会逐渐显现,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这种效应还将表现为乘数甚至指数效应,对期刊传播力的影响趋于放大[2]。同样,稿源质量不佳、把关质量下降对期刊的出版发行等负面影响也具有滞后性,读者群体的流失和发行量、下载量、阅读量的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这种效应一旦显现,便会进一步制约期刊的发展。
二、促进医学科技期刊把关与传播耦合效应的策略研究
1.将办刊宗旨从以作者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
一是期刊编辑要善于发现读者需求。期刊要以扩大期刊传播力为出发点,将期刊服务的重点从鼓励作者多发稿、多发高质量稿件的以作者为中心的模式,转移到满足读者需求、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重点上。医学科技期刊社和编辑不应将目光仅聚焦于医学科研工作者,一味地争夺优质稿源,还要以读者的兴趣、需求和阅读习惯决定期刊的刊出内容及推送方式,实现医学科技期刊价值的最大化。此外,医学科技期刊还要细分读者群,开展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充分尊重读者、服务读者。二是强化论文撰写的表达生动性。医学科技期刊把关人要结合全媒体传播的需求,引导作者将复杂、枯燥的数据和医学原理转化为生动、简单的医学报道,以便大众阅读和理解。在表现形式上。编辑要擅于将严肃、刻板的排版方式和图表转变为生动、直观的文字组织方式和图表,借助全媒体传播渠道,将医学科技期刊以更亲和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从而提升医学论文的传播效力。三是兼顾刊出论文的科学大众化。媒体融合中信息传播受众的不定向,众多非专业的读者即为潜在读者。因此,论文把关中要注重非专业读者的特点,引导医学论文的科研设计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将专业、严谨的医学研究成果通过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科研设计表现出来,将是今后医学科技信息传播的一大趋势。近两年来,《浙江医学》针对大众关心的“肥胖问题”发表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内镜技术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等著名专家文章,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推广激发了许多非专业读者的阅读兴趣,获得到了良好的传播反响。四是全面增强期刊发行的营销能力。编辑要充分应对全媒体时代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多样化的特点,时刻关注和研究媒体融合发展中新的宣传途径和发行通道,深入了解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对此,医学科技期刊要丰富营销手段,做好期刊把关,精准化拓宽营销范围,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益。
2.将刊物设计从宽泛化栏目设置向偏重主题化栏目设置转变
一是确立主题化办刊理念。医学科技期刊编辑要以某个学科、某个专业的某个问题或技术为中心,每期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网罗相关领域的优秀作者提供稿件,以特邀专辑或主题专刊的形式出版,整合相关研究论文一起发表,凸显期刊的个性、广度与深度。《浙江医学》作为浙江省医学会主办期刊,编辑要了解医学研究领域的历史前沿、发展现状、热门课题、学科带头人等情况,才能把握期刊主题设计的方向和价值,提高学术期刊质量。二是强化全媒体设计呈现。编辑不仅要继续加强对办刊栏目、刊出内容的策划,还要加强对学术论文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设计策划,选用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展示医学科技信息。同时,注意不同种类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和补充,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编辑不仅要加强与作者的沟通联系,还要加强与新媒体技术人员以及出版发行环节的相关人员的沟通协调,力求以最合适的方式表现医学科技信息,切实履行好把关人职责。目前,《浙江医学》已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签署了“OSID开放科学计划”,将通过作者语音介绍、作者在线问答、设置学术交流圈、开放科学数据与内容等方式,有效连接期刊、作者和读者,实现期刊品牌效应的最大化。对于作者而言,论文的展示形式更加立体化,以前因篇幅有限无法交流的内容将得到完整呈现,还可与读者在线交流、扩展人脉,在线上实现学术研究的延展;对于期刊而言,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同行在线评议体系,论文展示更加丰富立体,成果传播力度得以加强。三是打造医学科技期刊传播品牌价值。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可利用网络优势,通过免费下载阅读、有奖竞答等营销策略与读者交流互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稳定读者群。同时,医学科技期刊要利用全媒体反应快速的特点,对于优秀的论文可在网络上优先出版,增加稿件的内涵和外延,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学术成果。医学科技期刊要以内容为核心,维护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学术品牌,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医学科技期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3]。四是推行期刊专题宣传传播。期刊要制订专题传播方案,对策划前期、出版中期、刊出后期三个传播阶段,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实现专题宣传的系列化和系统化。医学科技期刊要配合专题策划相关学术会议,将策划出版的专题期刊作为会议的交流资料,增强会议的学术氛围和学术质量,提升期刊专题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医学科技期刊也可在期刊发布专题会议上推出新技术快讯,补充报道会议内容,以便行业科技人员全面了解会议主题及相关技术最新的研究进展[4]。
3.将把关导向从期刊学术影响力向科学传播力转变
一是要树立大众传播的理念。医学科技期刊的关注重点不应拘泥于狭小的专业学术圈,不应局限于重大科研发现、重要学术等论文的推广和宣传上。在当前医学科技期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医学期刊要树立大众传播理念,把关更多关注医学科技信息的话题性、热点性、创新性和提高大众医学认知的内容,扩大目标读者群,选择契合当前临床医疗发展需要、地方医疗重点、社会关注热点的医学论文和医学信息,打造观照社会的信息传播内容,服务广大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大众。二是要善于抓住社会热点。编辑在把关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医学学术论文主题的热点,对紧跟学科重点、能够引发学界讨论的稿件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反映一类医学热点问题或现象的医学学术论文,编辑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把关,协助作者提升论文学术水平和写作水平,及时刊出文章,抢占学术热点。编辑要处理好对医学领域新生事物不同学术观念的讨论,在互动和交流中推动医学研究向前发展。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浙江医学》及时发布有关新冠肺炎的征文通知,开通“快速通道”,优先处理把关相关稿件。2020年初,《浙江医学》刊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点号,并开辟“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专栏,紧跟防疫工作进展,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医学期刊在把关中要杜绝娱乐化倾向,避免为了一味迎合大众需求、吸引大众眼球而放松对虚构、夸张和不实学术内容的把关。
4.将传播渠道从以纸质出版为主向数字出版为主转变
一是深入研究碎片化传播的规律。医学科技期刊要深刻认识网络、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碎片化传播对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及全媒体时代对整合学术信息、共享学术资源、发布学术成果的重要作用[5];研究碎片化传播在医学知识信息及时、高效、广泛地发布,以及在交流与传播中的特点和规定,推动医学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积极推进优先数字出版。医学科技期刊可借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简称CAJ-N),以单篇或整期论文为单位先于纸质期刊出版,所有投稿一经审定无须确定纸质刊物出版时间,优先数字出版,确保优质学术成果在第一时间刊发,巩固学术优先话语权。同时,医学科技期刊要在数字化出版中配套相关文字材料、图形文件、音视频文件,直观展示实验的环境、过程及相关数据,充分表达作者的学术思想,让读者通过数字资源更全面地理解和使用研究成果。医学科技期刊还要积极推行预出版服务,为部分极具创新性、科研/临床价值极高的论文开通“绿色通道”,无须等待确定发表卷期数,直接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在网站发布,有效缩短发表时滞,为宣传科研成果、促进学术资源更快传播赢得先机。三是探索数字化传播的标准格式。医学科技期刊要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移动媒体上推广应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等标准格式。通过XML这种结构性的电子标记语言实现期刊的加工排版流程一次加工,在结构化加工后提取出一篇文章的各个部分(如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供多种传播渠道使用(如电脑、手机终端等)。医学科技期刊还要积极推广各类数字化技术,实现各类移动端的自适应显示和纸质期刊、数字期刊的互通。四是推行“刊—网—馆”融合运营的新模式。“刊—网—馆”,分别指的是学术期刊、平台和图书馆。在“刊—网—馆”模式下,学术期刊的订阅、服务、保存、资源和资产管理方式都会有所改变,并引起图书馆、信息中心等部门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而出现一个崭新的全媒体业态[6]。医学科技期刊要积极改变当前期刊产品全媒体供应链被割裂,期刊产、管、用脱节的现状,彻底解决期刊价格脱离价值、市场相互抵消、边际成本上涨、营销模式混乱的期刊出版顽疾,提高期刊产品的出版质量,提升期刊传播和知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医学科技期刊把关和传播之间的耦合效应对于不同的传播主体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下,会呈现差异性和波动性,期刊要把握两者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当作用关系趋于弱化或者恶化时要加以引导,当作用关系趋于强化时要善于利用积极作为,促进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循环将有利于医学科技期刊更好地发展。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