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医学科技期刊舆情导向研究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144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科技界为打赢抗疫防控阻击战进行了总动员。不回避,不退缩,迎难而上[1]。医学科技期刊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密切跟踪国内外科研攻关进展,紧贴国内一线诊疗实践,快速发表优秀成果,荟萃科学抗疫中国智慧。强化国际合作共享,充分彰显了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责任担当。抗疫时期医学科技期刊发表的优秀论文起到了正确的舆情导向。

  一、舆情热点的发展脉络和当前趋势

  在抗疫初期,中国政府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决定封锁武汉是非常果断的。通过封锁武汉,中国能让世界有时间来应对抗疫。这不仅仅是正确的决定,同时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这场抗疫的紧急威胁。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总编的表态形成了正确的舆情导向。防控新冠肺炎的积极应对,应该感谢中国,在武汉抗击抗疫中做出的努力。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最近几个月在对抗两种疫情,一种是由病毒所引起的,第二种是由虚假信息引起的。虚假信息在很多时候造成的影响和病毒引起的疫情严重程度相当。提到的“病毒阴谋论”对抗击疫情是不利的,必须要了解病毒起源,并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研究它。不能让这样的阴谋论扰乱公众的思考,这种阴谋论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严重的。1.医学科技期刊的正向引导医学科技期刊以其学术性、专业性、权威性、严谨性,立于公布科学真理的潮头。要合理地发声,对公众有责任和担当,起到正向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欧盟有一项针对虚假信息的研究,虚假信息非常可怕。比如有些人说未来注射疫苗是危险的,或者说这种疫情是由媒体所炮制的,或者说这种病毒对人不会造成威胁。所以要重视这些谣言,要证明谣言是错的。在有些媒体报道中,这种谣言就像病毒一样扩散并影响着人们,对人们造成了伤害。所以需要在防控病毒传播的同时也要正确的舆情引导。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在这关键时刻,应发表有社会责任担当、拥有社会学术价值话语权的优秀医学科技论文,进行传染病防控的舆情导向。我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期刊于2月3日起即在中国知网CNKI陆续网络首发了26篇有关新冠肺炎疫情进展主题的论文。首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基于指数平滑模型的湖北省新冠肺炎抗疫预测分析》[2]。及时阐明湖北省COVID-19抗疫防控措施是有效的,指数平滑法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COVID-19的疫情预测。更全面地、更专业地消除公众对新冠肺炎的恐慌。国家科技部新冠抗疫应急专项论文《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3],重点报道了湖北省武汉市首先发现并报告新冠肺炎抗疫,发病高峰期重点人群在举国体制支持下的有效防控。2.舆情传播节点以及传播溯源每天面对如潮水般良莠不齐的新冠疫情网络信息,老百姓很困惑、不解。《Lancet》总编:并不是很有意义:比如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大暴发时,很多人都想找到艾滋病零号病人,找到在美国扩散这种病毒的超级传播者是谁,花了很多精力寻找零号病人。当时人们以为已经找到了零号病人,这个人被媒体曝光之后引起了广泛讨论,但是很多年之后发现这个人并不是零号病人。所以找到这个扩散了病毒的人可能会引起很多问题,比如造成对他的污名化和歧视,也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肯定不科学。但确实要了解这种病毒的起源,知道它来自于哪里,这种病毒很可能是从一种动物宿主传播到人类。需要了解病毒在动物之间的传播过程,并且了解动物身上的病毒如何传播到人类,还要避免造成这种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情况[4]。现在的目标是了解动物身上产生的病毒是从何而来,减少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风险。我刊特约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论文《生物安全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现状调查》一文。从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分离与全基因组测序、血清抗体检测等工作。告知公众病毒播散的范围。为有效防止感染性气溶胶对公众和外界环境的污染,对科研人员及医疗卫生单位一线医务人员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舆情分析与应对

  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30日就把这次抗疫定义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谭德塞博士提到了这种病毒的传播,让大家准备好。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预警机制是一种创新的舆情机制。于2005年确立,在非典抗疫暴发之后世界更加重视抗疫的影响,所以引入了预警机制。世界卫生组织是全球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权威组织,需要重视世卫组织的警告。很遗憾很多国家并没有重视预警,造成数万人死亡,而这种情况本可以避免。真正需要做的是冷静下来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一线诊疗合作,一起来了解抗疫,竭尽所能确保抗疫不会卷土重来。中国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做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他们为政府提建议、治疗病人,保护了中国公民的生命[5]。1.舆情事件追踪没有从2003年非典中吸取教训是人类的悲剧。2002年到2003年暴发的非典抗疫,实际上病毒已经传播到一些西方国家,比如加拿大,病毒传播到多伦多时,世界卫生组织当时也发出了预警。已经了解病毒跨国传播的风险,在17年前非典抗疫结束后,当时世界各国承诺,将会改变应对未来疫情的方式,他们承诺会非常重视抗疫的暴发,共享传染病抗疫信息、防控措施、诊疗方案及生物安全研究。但实际上2020年新冠抗疫的暴发显示出,并没有从中得到教训,低估了病毒的危险性。舆情导向工作还处于别动、观望的状态。《柳叶刀》(Lancet)在1月的最后一周发表了5篇论文,这5篇论文描述了这种新型病毒的特征,例如:具有致命性,和SARS病毒相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增加,有些感染病例进入了重症监护病房还需要呼吸机(ECOMO)。目前并没有治疗方法,还有人传人的情况。论文提到了使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到必须要进行病毒检测、接触者追踪、隔离感染者才能够控制抗疫。同时也警告了病毒造成抗疫大暴发的风险,在1月的最后一周中国已经了解这些情况,但是大部分西方国家比如美国,就浪费了整个2月还有3月初的时间,这就是人为造成的新冠肺炎悲剧。对于抗疫的舆情警示毫不在意,浪费了最宝贵的防控、隔离黄金期。由于中国的医生、科学家和世界科学家进行合作,《Lance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JM)发表了一篇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武汉的早期传播》的论文,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世界其他国家并没有重视这些信息。2.舆情事件的正确研判认为新冠病毒类似于流感是严重判断失误。中国的经验是快速果断的决策,中国有应对SARS病毒的经验。当时非典突然来袭,整个中国当时也是猝不及防,中国政府在非典抗疫之后决心做出改变。过去20年中国在医院和卫生系统当中做出了巨大投入,在一些大学还有科学研究方面中国政府也加大了投入。所以2019年12月发生新冠抗疫的时候,我刊首发的《含氯消毒剂对新冠肺炎病毒核酸破坏效果研究》[6]很好地佐证了目前我国医学界有这样的科研能力,同时还有医疗资源能够应对抗疫。因为中国了解到这次抗疫和非典病毒类似,对于中国社会造成的威胁非常大,所以果断决策,果断发布疫情信息,舆情的导向非常及时、准确。学术性、专业性、权威性的舆情,仍未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不关心,只观望。仍认为流感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这种病毒可以在人群当中传播,引起西方国内群体免疫之后就能保护他们。甚至每天在各大媒体上讨论戴不戴口罩的问题,最基本的防护措施都难以实施。实际上这是严重舆情判断错误。

  三、分享学术性、专业性、权威性的、舆情的分析与评价

  过去的5个月当中,在前线抗击疫情的医务工作者是道德的脊梁,他们是隐形的贡献者,没有在街头看到护士医生,他们在医院或者诊所忙碌战斗。应该感谢他们,在一些非常危险的地区工作,病毒是难以预料也是很致命的,有些时候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他们在默默奉献,挽救生命,保护患者。所有国家都需要感谢这些医护人员做出的贡献。舆情导向应倡导更加尊重医务人员,更加重视他们的待遇。他们救死扶伤,是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疫情的控制需要感谢他们的贡献。1.真实的案例分析在过去的5个月,中国的医生和科学家实际上二者兼顾,一方面争分斗秒进行新冠肺炎的科学研究,一方面全力救治患者。在一线治病救人的同时总结经验。医务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新冠肺炎经验之谈,不应只被看作是一篇期刊上的论文,而是一种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一种学术性、专业性、权威性科学舆情的引导[7]。如果没有中国从1月份开始直到昨天都在发表的论文,世界卫生组织就不会有一个可靠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疫情。所以应该非常感谢中国医生和科学家根据自己的工作及时发表的论文,让世界更好地获悉疫情信息。体现了中国医务工作者负责任的态度,即成为其他国家的朋友,讲述、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帮助其他国家了解疫情的严重性。一线医疗工作者能够讲述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把中国纳入全球医疗科学研究中是抗疫后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中国并没有被认为是医学和医疗科学领域的大国,但这次抗疫的确突显了中国的医疗优势。更多国家认识到中国在抗疫中所做的贡献,中国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肩负重责,保护并改善这部分人口的身体健康。中国在过去20年里一直在这样做,在过去的5个多月尤其如此。应对抗疫的重中之重在于各国之间的通力合作,需要携手互助。把中国医生纳入到全球医疗科学研究中,这是后抗疫时期非常重要的舆情导向和目标。2.舆情无需过度解读[8]新冠肺炎是对全人类健康的威胁,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应对这场威胁。不应针对指责任何国家,这对疾病防控毫无益处。更不可能促进和平与发展,指责也不可能让疫情停止。相反地,需要坐下来共同合作,互相信任,才能解决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抗疫过后世界公共卫生领域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在每次大事件,比如说这次抗疫后,世界都会有所变化。总体来看有两条道路:一种道路是更好的国际医学界合作,各国能够共享诊疗经验,守望相助。其他国家能够理解到中国居民健康状况,会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我的健康状况会影响你的健康状况,人类相互依存,必须坐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3.舆情研判与追踪疫情在世界上还有多久才能结束?舆情已发布了武汉的情况,封锁从1月23日到4月初,大概是10周,目前已经完全消除了病毒在武汉的传播,说明第一波的抗疫在十周封锁之后结束。可能会有抗疫反弹的风险,唯一能够防止抗疫再反弹的就是疫苗,能够让大家免疫,才能够在未来保护大家。目前必须要维持一些防护措施,比如保持人群间的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在咳嗽时不要对着他人,这样做才能够阻止疫情反弹。在接下来的6至12个月当中,很可能会有疫苗研制出来。那么明年这个时候,有可能会开始注射疫苗让大家能够真正受到保护。通过这次抗疫,会有更多中国科学家和医学界带头人活跃在世界医学科学舞台。在过去20年里,中国在医疗卫生和医学科学领域进行了巨大的投资,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中国科学家和医学界的带头人活跃在世界舞台上。我国医学科研工作者发表的优秀论文将起到正确的舆情导向。

  作者:万美 易秋莎 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期刊编辑部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明代音乐研究期刊论文探讨上一篇: 科技期刊办刊环境的新变化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