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社区、宿舍等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从群体心理学角度,把宿舍作为一个宿舍群体来看待,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将有助于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一、宿舍群体及其形成过程
(一)群体的概念
在日常词汇中,“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或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而本文所指的群体,是从心理学角度定义的群体。形成群体的人们,他们各自原来的个性全部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体心理,无论是感情还是思想都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这些聚集群的人们形成了一种状态,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
(二)宿舍群体及其形成过程
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影响,高校后勤对宿舍的管理的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大学生入校宿舍的分配不再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模式,由院系指定安排宿舍,而是可以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宿舍。这就使得宿舍又有了非正式组织的功能,成员的形成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宿舍管理的难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绝大多数的宿舍成员见能够形成上文所描述的心理群体,我们这里姑且称为宿舍群体。宿舍群体的形成可分为五个阶段。
1、散乱期
此阶段为刚刚入学时期,宿舍成员刚刚组合在一起。由于各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环境,甚至不同的民族,存在着文化差异,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此时,成员间的交流仅仅局限于礼貌性的问候和事务性的传达,此时每个人的交流重点还在于老乡和以前所熟悉的同学之间,彼此在心理上都被化为陌生人。此阶段大概发生在大一的第一学期。
2、宿舍群体形成初期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散乱期,宿舍成员之间对彼此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特点方面都有了大体的认识,彼此都在试探着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此时,伴随着辅导员以及学长学姐们的教育引导,以及集体活动的举办,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在不断地增加。在行为准则,生活习惯,心理认同方面也在不断地趋同,此时宿舍群体逐渐形成。此阶段,宿舍成员之间会逐渐形成彼此共同的爱好,寝室之间共同交流的话题也会逐渐增加。
3、分化期
经过大一第一学年的交往和磨合,寝室成员对彼此间的性格、优缺点、价值观都有了较清晰地认识。此时,成员间就会出现分化的情况,一方面是寝室内部的分化,性格更加相投,兴趣爱好更加接近的几个成员可能关系会更加紧密,会一起吃饭、上课、出去玩。这样,就会出现寝室有若干小团体的局面。另一方面,寝室成员的交际范围或者生活重心会从大一期间的以寝室为重心逐渐转移到寝室外部,寝室成员会有更多同寝室以外的朋友。这就造成了宿舍成员之间的生活节奏不太同步的问题,特别是有了男女朋友之后,会更加的脱离宿舍的生活节奏。此阶段,在寝室中,跟更多成员之间有交流的,将会成为寝室的群众领袖。
4、矛盾爆发期
经历过半学年左右的分化期,寝室开始进入矛盾爆发期。由于当前的“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比较普遍,他们很多人都把寝室作为自己价值实现的场所,都希望寝室其他成员能够顺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另外,此阶段,彼此成长环境的不同和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会因为一些小事,比如寝室卫生打扫,水电费的收缴,公共设施的使用等使矛盾激化,甚至出现宿舍内部打架等现象。在这个阶段,处理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成为了辅导员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个时期,又会出现一批要求调宿舍的同学,与散乱期不同的是,此阶段的同学情绪大都比较激动,但是调宿舍的念头大都属于气头的话,态度不坚决,经过辅导员的教育劝说都会打消念头,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缓和宿舍矛盾方面,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宿舍群体已进一步形成,集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5、融合期
经过分化期和矛盾爆发期,一般在大三左右就会进入融合期。经历过前一阶段的正向冲突和辅导员的教育,以及各自的反省,寝室成员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刻,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以及寝室群体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寝室群体正式形成,到毕业前期,寝室群体的心理认同感会达到顶峰。此时寝室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也从宿舍人际交往专向了党建、就业创业等其他方面。
(三)宿舍群体的特点
首先,自觉个性的消失。在一个宿舍群体内,无论原来各个成员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一个集体这个事实,使得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其次,易于接受暗示。在一个宿舍群体内,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这是因为宿舍群体中的个人实际上处于一种催眠状态。最后,宿舍群体还具有匿名性。
三、针对宿舍群体特点,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
(一)加大新生宿舍管理力度,促进新生良好习惯养成。
开学前两个月正是新生宿舍群体的混乱期,宿舍的群体心理都在刚刚开始融化的时候,这个时候辅导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宿舍良好习惯养成的引导上,做好寝室同学之间感情的粘合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新生宿舍展示等活动,快速增加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加速宿舍成员之间的融合,快速度过混乱期,增强新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少调宿舍事件的发生比率。
(二)注重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寝室氛围
首先,做好宿舍文化的制度化建设,即制定好寝室相配套的各种制度规定,使寝室成员必须服从于寝室管理规定。其次,要把各种寝室规定外化于行,比如,要让寝室每个成员意识到主动打扫寝室卫生,不影响他人休息,不沉迷于游戏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后,要把寝室文化内化于心,形成寝室群体的集体认同感。此阶段可举办“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加速优秀宿舍文化的形成和群体心理的形成。
(三)加强宿舍长队伍建设
一名合格优秀的宿舍长对于宿舍群体的形成,对于优良宿舍文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在选拔宿舍长的时候,我们要把善于交流,坚持原则,自制力强作为主要因素。此外,在每学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要对宿舍长给予一定的加分,以增强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环节。在做好“校—院—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三级联动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的将心理疏导细化到每个寝室,特别是在宿舍群体的分化期和矛盾爆发期,一定要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提供合理的心理压力宣泄途径,发现思想出现波动的时间要及时的给予谈心谈话,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王逸楠 来源:当代青年(下半月) 2016年4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