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积极心理学研究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2022-11-24  本文已影响 65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20世纪最后的十年’心理学处在一个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换的转折时期。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矛头直指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给似乎有些沉闷的心理科学带来新的冲击和活力。

  

  而心理弹性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心理学热点,是人们在应对压力和巨大的灾难时的积极能力,以及抵制未来消极事件的特质,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二者的契合点在于关注人类的积极的、主动的力量,而且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了一种宏大的研究取向一积极的心理弹性发展观。

  

  本文试图述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儿童心理弹性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线索与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有助于发挥个体、群体和组织最佳状态或功能的环境和过程的一门科学。这种定义上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WilliamJames发表的有关“健康心理学”的着作(1902);Allport对积极的人类特质的关注(1958);Maslow以健康人取代病人成为研究对象的主张(1968);以及Cowan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弹性的研究(2000)。但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和心理学思潮的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与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对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进行研究。然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对积极生活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淹没在了以心理紊乱和创伤为研究中心的主流心理学背景中。

  

  尽管由“积极心理学”的称谓容易推论出它对应的是消极心理学,但这并不是事实。绝大多数心理学的学术是中立的,不偏向幸福或痛苦中的任何一方。一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从认识临床心理学只研究心理疾病而导致失衡这一弊端发展起来的。认知、发展、社会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者可能不认为这是很失衡的。但是即便是在这些领域,我们也认为有很多研究主题都有两面’而不像很多研究只关注消极方面的研究而将积极方面置之不理。

  

  以我们最为熟悉的两个领域为例,这种失衡确实是存在的。一个是亲密人际关系领域,很多研究都只考察夫妻双方如何应对配偶的困难(如社会支持)或者不良关系行为(如批评和不忠),而忽视了研究如何应对配偶的成功(如体验积极事件)或良好的关系行为(如赞扬和爱的表达,Reis&Gable,2003)。有很多考察夫妻和家庭成员如何解决冲突的研究,但是关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的研究很少。另一个领域是关于道德,公布了几千个关于消极道德情绪、面对他人不良行为时的情绪(生气、鄙夷和厌恶)、自己有不良行为时的情绪(羞愧、尴尬和内疚)的研究。然而,只有少数积极道德情绪(别人做好事时我们的情绪体验,包括感恩、钦佩和道德提升。Haidt,2003)的实证研究。

  

  尽管存在上述的很多不平衡,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不是否认生活中的痛苦、不满意或消极方面,也不是盲目乐观地努力将生活的苦难过滤掉。那些研究积极心理学主题的人完全承认人类痛苦、自私、家庭体系紊乱和无效组织的存在。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研究生活的另一方面——人们感受快乐、表现利他和建构健康家庭和组织的方法————因此强调人类经历的生命全程。另外,积极心理学主张调查的这些积极主题有它们自身值得人们去研究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作为对抗生活中问题、压力和紊乱的缓冲器(尽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很多积极过程使我们免于消极结果。)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

  

  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禁锢了心理学的发展,使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为“消极(病理或变态)心理学”的代名词。在这种心理学发展模式下,大多数研究者受到的都是消极心理学的训练和熏陶,致力于消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忽视与漠视个人的积极品质、自我实现以及社会的发展,导致心理学的畸形发展。

  

  n和LauraKing在其《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一文中指出“非常遗憾,心理学家对如何促进人类的繁荣与发展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对此关注不够;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妨碍了对这个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

  

  正是出于对消极心理学模式种种弊端的不满和反抗作为回应,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有关的论着、个案研究以及实验研究都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研究主题涉及: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快乐、幸福、满意、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兴高采烈、幸福觉察、主观福利、主观不幸福、可感性生活质量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积极心理学不断增长的意识,这个领域开始出现萌芽。特别是1960年的人本主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

  

  进人新世纪来,以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运动从一开始就迅猛发展。他们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Seligman&Csikszentmihalyi,2000)。

  

  关于积极心理学主题的研究并不新,但是方向正确、组织完善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正是顺应现在的需要。近些年,很多研究者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并享受由此带来的探索新领域和前沿的乐趣。

  

  Sheldon和LauraKing在2001年对积极心理学所下的定义中道出了它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逆境条件先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1998年在爱库玛尔会议上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要研究内容;

  

  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情绪与个体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上。其中主观幸福感是研究中心。

  

  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

  

  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如建立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国家法律法规;和积极的小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还研究造就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和发挥的环境因素上。

  

  二、心理弹性的兴起与发展

  

  心理弹性是在弹性力学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心理学命题。弹性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出现于Em?myWerner1970年代对一群来自夏威夷Kauai地区、出身贫困的儿童的纵向研究[2]。该研究结果发现,出身贫困的儿童更可能会经受不利于健康成长和其他不良发展结果的过程,其结果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儿童最后成了有严重问题的成年人,不过剩余的三分之一的儿童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成长在相似环境中的儿童有着极为不同的发展结果。以前,许多研究者都认为,不利处境必定会影响儿童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发展结果,这种发展过程会遵循“高危险一消极结果”的直线发展模式。

  

  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儿童的“高危险一积极结果”的发展模式使研究者逐渐注意到,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心理弹性的研究也正是基于对这种儿童发展的思考而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1983年NormanGarmezy和MichaelRutter《儿童期的压力、应对及发展》(《Stress,CopingandDevelopmentinChildhood))一书的出版是心理弹性研究的里程碑。1980年代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母亲为精神分裂患者的儿童研究,心理弹性成为主要的理论研究主题。研究表明’与健康家庭的孩子相比,精神分裂症母亲的孩子得到较少的关怀,其发展也受到影响。但是,其中有一些孩子仍然发展良好,学术成就很高。这样的研究结果使研究者努力去领悟这种对逆境的应对。(Masten,1989)。

  

  关于心理弹性的定义,心理学研究者们莫衷一是,但基本上都是对其概念的定义。桑标等学者将国外研究者关于relisence的定义归为三类:

  

  (1)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MastenA.S.(2001)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2)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E.E.(1995)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3)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APAHelpCenter(2002)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其中,过程性定义实际上涵盖了能力性定义和结果性定义的关键词,因为它也强调个体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变化过程的结果,同时描述了危险性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的动态性,因而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此后众多的研究资料多次引用这一定义,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对弹性(resilience)概念的描述。在研究过程中基本认可以下两个操作定义:个体遭遇逆境和个体成功应对。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健康发展理应包含的部分,也是现代心理学理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研究

  

  前期的心理弹性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活在有风险的群体或物理环境中的青少年,但是过去的二十多年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成长需求就意味着所有的年轻人都会面临压力。因此,心理弹性的研究得到显着的拓展,除了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现代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换,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心理弹性的研究者认为不应该只关注心理的消极的问题方面’而应该寻求更积极的要素。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进行心理弹性的研究,就是研究人类在面临重大威胁或逆境时,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组织系统对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过程产生的影响。

  

  面对已经发生的或可能将发生的灾难、挫折,有的人消极被动、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能够积极应对、重拾信心。在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心理弹性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能力和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同时又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深人。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的理论研究

  

  心理弹性区别于心理学中描述的防御机制和应激反应。防御机制是有机体基于本能基础上的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回避性或自卫性反射;应激反应则是个体之于环境刺激的一种应答唤醒。两者均带有被动色彩,并且存在强度上的适宜性。而心理弹性既存在个体先天生物特质的差异,也受到后天环境、教育和训练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能对上述两种机制主动进行调控。

  

  KarenReivich博士与MartinSeligman教授合着了《乐观的儿童》和《心理弹性要素》两本着作。2005年,她以自信和幸福感为主题开展了一次讲座,讲述了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人,她和合作者发现“有弹性的人拥有保持恢复活力的能力”。他们已经辨别了很多有弹性的人所拥有的能力。Reivich认为其中乐观主义是最为重要的,是人们保持信念和希望的动力。她还特别论述了心理弹性的七种可习得的技能。

  

  (1)情绪觉知或管理:识别当下的情绪以及控制情绪的最重要的能力。

  

  (2)冲动控制:高度恢复力的人能忍受模棱两可而不会急于做决定。他们在采取行动前会放松、会对前因后果深思熟虑。

  

  (3)乐观主义:指乐观的解释风格。重要的是它是切合实际的乐观,而不是天上掉焰饼的盲目乐观。因此用乐观来帮助恢复,需要结合实际。

  

  (4)因果分析:全面考虑所面临的问题的能力。在恢复力因素中得分高的人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考虑多个因素。

  

  (5)移情:在情绪觉知和自我情绪理解中得分高的人往往在移情上也得高分。移情就是领会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移情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有利于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

  

  (6)自我效能:自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了解,以及凭借优势应对问题的能力。Reivich强调自我效能区别于自尊。也就是说不仅是关于自己的良好感觉,还包括基于应对观念的基本控制力。

  

  (7)勇于尝试:做好承担一定风险的准备。在恢复力测量中得分高的人更愿意尝试事物并将失败看成生活的一部分。

  

  Reivich强调这七个方面并不是全部,而且具有恢复力的特征也不是在每个方面都要得高分。她认为要增加心理弹性只要找到自己在这些能力中最擅长的那一个,然后尽可能的发挥其功效。移情的重要性不是固定的,而是与人们对弹性的个体的看法有关。Reivich认为虽然个体有对某些行为和态度的自然倾向,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必要的训练或改变项目来增强以上的技能。这七种可学习的技能,主要对应了积极心理学前两大研究内容: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特质。如乐观的人格特质。但是其中并没有明显提到积极的组织系统方面的心理弹性的要素或影响因素。这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影响心理弹性形成和发展的个体外部的保护性因素上。

  

  心理弹性的形成涉及到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早期心理弹性的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处于危险情景中的个体以及个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对危险性因素的分析、改善或削减这些因素对儿童的不利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但是,危险因素并不一定导致不良的结果。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个体内部和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在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保护性因素就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它与危险性因素相对立。

  

  Masten和Coatsworth(1998)总结了过去25年研究的成果,他们注意到不同的心理弹性研究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保护性因素。这些保护性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情形中(如战争、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的父母一起生活、家庭暴力、贫困、自然灾害等)起作用,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国内曾守锤等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儿童的保护性因素,并把这些保护性因素定义为弹性变量,也得到了类似结论。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的应用研究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和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实践者和应用研究者的兴趣,使他们从注重寻找、分析危险因素并致力于削减它的不利影响的视角转移到重视人的积极力量、寻找保护性因素的视角上来,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

  

  1.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和心理弹性观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要发掘来访者自身的积极力量,并引导来访者利用自己的有利资源,成功的应对心理问题’获得向上的发展力量。比如在一项促进学生心理弹性发展的学校心理咨询项目IRRP[6](TheInternationalResilienceResearchProject)中,研究者提出可以通过教学生“Ihave、am和Ican”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弹性发展。

  

  通过这三项策略,可以(1)为学生提供外部的重要支持(Ihave);(2)发展学生的内部力量(Iam);(3)学会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应对技巧(Ican),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弹性发展。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强调要以优势视角方法(strengthsbasedapproaches)为家庭提供服务。即发现家庭的优势资源、能力,并指导家庭成员用积极的建设性的而不是消极的方式来解释不愉快、痛苦的经历。

  

  2.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干预和教育实践

  

  与传统的旨在改善危险性因素不同,许多干预工作对个体自身和个体所在环境中那些发展性、保护性的资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澳大利亚曾经开展了一个名为“确保学生心理弹性的全面训练"(TheComprehensiveTrainingtoAssureRe?siliencyinStudents)项目。该项目建议,为支持学生的心理弹性发展,学校应该采取5个策略:(1)通过学校教职员工的努力,为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与抚育者形成重要的人际关系;(2)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学业技能,因此应该为学生提供掌握和成功的机会;(3)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意义地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并在其中肩负有责任的角色;(4)学校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使他们认同、合作和协调的支持性服务;(5)学校不应伤害学生,也就是说,学校必须确保学校各部门、教师的期望、政策和程序不增加学生已经面临的风险。

  

  生活技能训练(LifeSkillsTraining)是一项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其目的在于帮助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训练。干预通过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家庭作业等活动,以发展与提高个体的自尊、人际交往等有关的认知行为技能以及减少焦虑。

  

  青少年资源工程(TheResourcefulAdolescentPro-gram)是另一种用于提高青少年技能和增加社会资源的项目。也有一些干预工作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家庭方面。如多维度家庭干预计划(MultidimensionalFamilyPreven?tionproject),便是工作人员进人某一家庭中与整个家庭一起确定并发展存在的可利用的资源。也有研究者把这些相关的项目分为以成人为中心(adult-centered)、以儿童为中心(child-centered)和两代人共同参与(two-gener-ationprograms)三类。在理论上,两代人共同参与在发展不利环境中儿童心理弹性方面应更为有效。

  

  此外,Mills(1995)还提出了“实现健康社区赋权”realizationhealthcommunityempowerment)白勺模型,提出要教育并帮助社区中的人们要认识到自己先天就具备的心理弹性,并教授人们实现个人愿望和促进社区活力的知识。

  

  四、心理弹性研究中的问题

  

  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长足进展,在心理弹性的结构要素和应用前景上达成了明显的共识,但心理弹性研究的对象仍然复杂,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

  

  一是研究方法上的困难。首先,对正常功能水平的确定方面是有困难的;其次,当在提升心理弹性的因素和心理弹性的结果之间进行区分时存在概念上的问题。比如,高自尊可以看作是提升心理弹性的因素,但它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弹性发展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分清;再者,在心理弹性研究中进行多方面测量时,要想在多于一个发展领域和能力方面的基础上测定出一个心理弹性的整体性指标是难以实现的。比如,我们把智力、内控点和行为问题作为评价心理弹性的标准,那么个体在这三个维度上分别处于何种位置算是有弹性的,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二是样本的选择问题。对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个体的分类存在着问题。首先,在研究中所利用的被试一般来自不同的背景,这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变得非常困难;其次,这种不利处境中的个体往往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参与研究,合适的被试难以被选择出来;再者,许多问题可能会引起被试情感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敏感性,从而使被试的参与率和反应率减小。

  

  另外,在被试中存在自我选择的问题,参与者更可能是成功处理精神压力和不利因素进而在教育上获得更多帮助的人,或者是有更多社会支持的人,而这又会使我们无法弄清积极的发展结果是由于可利用的资源、保护性的因素,还是这些资源是由被试成功的应对而达到的结果。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叙事态度与教师角色的关联统计上一篇: 积极心理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报告(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英语教学)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