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物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中职物理教学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忽略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关注与积极的引导,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潜能的开发,因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笔者从事中职物理教学已经多年,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在中职物理教学课堂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多数学生有较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时举步维艰。这类学生对课堂纪律没有影响,但却对课堂的气氛、教学的进程和教师情绪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二是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自觉学习和刻苦钻研精神。这类学生同时也是纪律较松散的群体,他们对课堂纪律有一定的影响,对教学的进程、课堂的气氛和教师的情绪负面影响比较大。三是极少数学生行为习惯不良、纪律观念淡薄。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或胡乱起哄,或伏桌睡觉,或窃窃私语,而且还不服从管理,有极强的逆反心理,对课堂与教师的教学情绪负面影响最大。
以上三类情况可以基本概括现有的中职学校学生现状,这也很能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对教学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力量等;提倡对个体或社会的问题作出的解释,能使个体或社会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就是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逆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在工作、学习中增强适应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学问。[1]
(二)积极心理学对教学的影响
1.对教学对象的影响。
传统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抑郁、焦虑等。而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的潜在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包括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对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有幸福感和成功感。
2.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是重认知、轻过程,重结果、轻情感,但学生学习不应只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地减弱甚至消除教学过程中负面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强或放大积极情感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学生出现知识的认知障碍或存在学习困难时才会调整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是属于被动的调整。但实际上,教学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学生情感的起伏和变化,良好的情绪往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情绪、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并适当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对教学评价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往往只是一考了之,这样的教学评价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感,强调对负面情绪的修正,而忽视对积极情感的培养。然而,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学习过程往往是理性与感性、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交融。所以,教学评价不能只是一条腿走路,而应是修正负面情绪与培养积极情感并驾齐驱。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职物理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2]所以,应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尤其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中职物理教学的始终,针对中职生特点及物理学习情况,帮助中职生发挥潜能,提高表现欲、求知欲,树立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进取心,促进中职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中职教育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而且我们应更加重视中职学生人格情感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在物理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引导他们体验物理学习带来的快感和喜悦,从而形成“知学、乐学、好学”的良好学习状态。
教学过程一般可划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物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教学过程实施影响,可轻松实现“体验快乐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详见图1。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自我暗示。
积极心理学要求人对自我有客观的认识和欣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充分发扬自身的优点,积极面对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自我价值感。
在物理学教学的准备阶段,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想一想,课上记一记,课后忆一忆”。这三个“一”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对自己说“我能行”,充满信心。
2.激发潜能。
积极心理学强调知、情、意、行的相互统一。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兼顾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高尚情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等。在物理课教学前,教师把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可激发学生的动机,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本能。
3.建立互信。
课堂教学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要基于一定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积极、融洽的教学环境,增强师生间、同学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求知的趣味。当然,教师也只有准确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状况,才能施以正确的影响。
(二)教学实施阶段
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研究表明,带着积极、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往往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与消极的情感相比,积极的情绪的影响会让记忆更加准确、持久,认知更加迅速、可靠。如笔者在讲授《电磁感应现象》这一内容时,通过网页的形式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实施教学,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提高,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2.巧用影响策略,建立良好、融洽的教学关系。
物理课程的学习有时比较枯燥,面对枯燥乏味的定量、公式以及实验,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会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而分散和降低。此时,教师需适当地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影响,可通过言语鼓励、教师演示、学生设计讨论,或者榜样感召、自我肯定等来鞭策学生。这种情景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达到丰富情感交流的目的,进而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关系。详见表1。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笔者让学生合作模拟“伽利略实验”,学生参与度极高,学习热情高涨。这样的合作也增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友谊。
3.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乐观进取的学习态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幸福感是可以传递和影响的。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适当难度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收获成功的自信,体验成功完成任务的幸福和喜悦,也通过帮助他人来体会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快乐。最终让学生觉得学习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笔者在设计《电磁感应现象》分组实验时,按照难度的高低把实验分为A、B、C三个组,学生可以在完成低级别的实验之后去完成高级别的实验,课后还能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复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完成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我可以”。
(三)教学评价阶段
1.运用积极的解释方法进行归因。
积极的解释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能够正确、积极地面对,乐观地进行分析和调整,化挫折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3]而消极的解释方法是指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消极地回避或退让的方法。详见表2。在物理教学中,笔者让上课不专心、作业比较拖拉的同学做课代表或者小组长,这样就增强了他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当然真诚地表扬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及时鼓励他们的积极表现,激发他们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也会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运用多元评价的方法。
在评价阶段,评价手段要多元化,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情况。在物理教学评价中,笔者经常运用写学习心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在小测验或者考试后写小结的方式,真实记录学生在学习、复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变化,引导学生“满意地面对过去,幸福地享受现在,乐观地憧憬未来”。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