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走出非洲》的矛盾与标题是什么(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走出非洲》的矛盾与标题作文)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 13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凯伦·布利克森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通过追忆只身一人在非洲经营恩贡农场(咖啡种植园)的人生经历,描绘了非洲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生态,但是文中却充满了各种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本文希望从生态批评的角度从土地、动物、原著民等方面解读其中的矛盾,并试图揭示作品标题的生态内涵。

关键词:生态批评;矛盾;生态价值与意义;生态内涵

一、引言
  凯伦·布利克森(1885-1962),笔名伊萨克·迪内森是丹麦著名作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她的自传《走出非洲》以散文式的语言风格,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非洲独特的自然风光,追忆了只身一人经营恩贡农场(咖啡种植园)的人生经历。海明威对《走出非洲》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表示应将这一奖项授予迪内森,以此来表彰她的杰作《走出非洲》。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称赞《走出非洲》是二十世纪最唯美的一部作品。1985年《走出非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并夺得奥斯卡奖,使原著声名远播。
  国内学者对《走出非洲》的研究不是很多,研究方向主要从女性主义(宁慧霞,2008 )、后殖民女性主义(万雪梅,2003 )以及生态批评角度解读作家与作品(曾建湘,2007;艾庆华,王文,2011 )。曾建湘把《走出非洲》视为一部生态自传,探讨了作者自我与肯尼亚这一自然背景之间的共生关系(曾建湘,2007);艾庆华,王文则分析了作品中所展现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学思想(艾庆华,王文,2011)。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通过分析作品及作者内在与外在体现出的矛盾,探究该作品的生态价值与意义,以及标题的生态内涵。
  二、对于生态批评的认识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于北美并迅速向世界扩展的批评浪潮,近年来迅速地成为当今文学研究的显学。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有着显示其本体特征和独特价值的主要任务,那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来进行文化批评——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
  生态批评正是以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关注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
  生态批评还因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而更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对现实召唤的承诺,解救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大自然,而且要还人性以自然,从而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它不仅以解构主义作为理论武器,而且还超越了它,成为一种富于建设性的批评,因为它的终极关怀是重建人新型的、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
  三、矛盾的对立与共存
  在《走出非洲》这部作品中,包括作者本人,充满了矛盾的对立与共存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品叙述的活动、行为和事件都发生在非洲这方土地上,通过作品的描绘,我们能够具体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传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这块非洲大陆的优美的自然景色和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得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并成为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并写出了《走出非洲》这样优美感人的作品。
  但是,正如迪内森在《走出非洲》中写的:“在白人殖民者踏上非洲大陆之前,这个国家的土著人无可争辩的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且根本没听说过什么白人和他们的法律;然而现在,这片土地却被白人作为保护领地接管过来。”为了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和大片的土地来发展资本主义农业,英国殖民者从吉库尤人和其他土著居民的手中以极其低廉的价格甚至是直接抢夺的强盗方式掠夺了大量的土地。而迪内森的农场正是其丈夫家族从英属东非殖民地政府购置的,这些土地处于内罗毕郊区,本来世世代代归土著,尤其是吉库尤人使用。迪内森的公司拥有约36,400 亩耕地,一万多亩草场,经常雇用1,200 个劳力。由此可见,虽然迪内森热爱着这片土地,甚至对它有一种家园的归属感,但是,一开始她却是作为殖民者的身份踏上这片土地,造成了非洲人与土地的分离,并无形的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造成了破坏。
  迪内森还写道:“拿走人家祖辈生息的土地,那么你从他们手中夺走的远不止土地,还有他们的过去、他们的根和他们的身份。如果你夺走的是他们至今经常见到的、并渴望将来继续看到的,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夺走的好似他们的眼睛。”迪内森的恩贡农场主要是种植咖啡,经营咖啡农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获得金钱和财富,但是这里的土壤、纬度和和温度根本不适合种植咖啡,最后迪内森经营失败,恩贡农场被迫拍卖,居住于此的土著居民遭到了驱逐。对于迪内森而言,失去农场只是失去了在非洲的暂住地,承受一些经济上的损失,她还可以回到丹麦继续生活。但是农场是这些土著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们对农场产生了对家园一般的归属感和依恋之情,因此被驱逐出农场使他们遭受了丧失家园的巨大耻辱。
  在《走出非洲》中,迪内森叙述了她在非洲的最后几年间农场所发生的变化。以前农场里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如今,“农场的南部已经给了农民,森林都被砍伐光了,建起了一幢幢房屋。拖拉机在往昔的林间空地上往返轰鸣,翻耕着土地”。迪内森在手头拮据时也被迫让人砍伐过农场里的树木。回忆起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她深感愧疚和悔恨:“这片长着傲岸挺拔、投下生机盎然绿荫的树林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一生中再没有比砍倒这片树林更让我遗憾的啦。”诺瓦利斯曾严厉的抨击与自然为敌的工业文明,称之为“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的一场考虑周密的持久毁灭战。”虽然迪内森作为殖民者的身份踏上了非洲这片土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她的生态意识,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又出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竭力保护着这里的自然环境,还是值得认可的。
  除了在土地的问题上存在这种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作家对待当地动物和人也是如此。动物往往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迪内森对动物的刻画也是作品中非洲生态系统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迪内森对非洲的动物进行了细致传神的描述,特别是对于羚羊露露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然而,颜治强(2007)指出,“迪内森笔下的肯尼亚首先是一个猎场——她和丈夫都爱好狩猎,情人哈顿不但是猎人,而且开办公司,组织欧美人猎杀大型动物,恩古吉笔下的肯尼亚是黑人的社会,没有打猎场面。迪内森笔下的肯尼亚是一个天然的热带公园,白云苍山,茫茫荒原,恩古吉笔下的肯尼亚自然附属于人类,是生产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中作者描述了大量打猎的过程,包括猎杀狮子的惊险经历。可以看出,作家与其他殖民者一样,都是非常热衷于打猎,并把这种活动看成一项娱乐活动,而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另外,迪内森认识到,代表着“文明和进步”的西方文化常与自然不和谐,白人已经沦为了工业文明的奴隶,并且丧失了与有色人种相互了解和相互同情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对异己民族、文化和自然的排斥与征服。相反,“落后”的土著人却没有完全割断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他们崇拜、赞美自然之物,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他们与各样的民族都接触,对人极少抱偏见。但是,虽然迪内森从土著人身上看到了与西方文化中人类主宰自然完全不同的生态观,并且认同这种观点,但是,另一方面,却又无意识的从白人殖民者的角度看待土著人,认为他们是落后的种族,甚至把他们与动物相比。从这点上看,一方面,迪内森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女性,但是另一方面,作为白人、富人、殖民者所带来的各种优越性又使她不可避免的具有人性的弱点和局限性,所以她的生态意识也并非完全自觉的,有意识的。
三、结语
  当殖民者从非洲土著手中夺走土地之后,土著人慢慢的适应了农场的环境并把农场当成了自己的家园。因此,在农场被拍卖之后,他们感受到丧失家园的巨大耻辱。但正如黑人女作家贝尔?霍克斯在作品《触摸土地》中表达的核心思想----来自土地的黑人只有重新拥抱土地才能获得解放自身的力量。作者认为,当黑人疏离了自然,导致精神与肉体的分裂时,其思想就更容易将白人至上论消化吸收而融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作者提出这样的批评:“如今许多黑人同胞已忘却了我们和谐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不管是何种肤色、何种种族的人,都有其人性的局限性和弱点,而支持生态运动的价值就是“重新回忆起我们那些懂得如何看待土地、自然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将决定我们看待自身的水平,黑人必须要重新寻回这样的精神遗产——把我们的福泽与土地的福泽联系在一起。”
  因此,本文作者认为,迪内森作品的标题《走出非洲》暗含着强烈的生态内涵,即走出非洲,还非洲一个自然的生态、还非洲人民一个生态的环境。迪内森怀着对身份的追求、对财富、地位的期待走进非洲,到被非洲的自然人文所吸引并热爱上非洲,到最后由于疾病、破产而走出非洲。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是却生动的提醒着我们,非洲大陆是一个美丽、丰富、多样、和谐的地方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任何外来人种、文化和文明都没有权利去改造它甚至破坏它,而任何的企图最终只会以失败告终。

参考文献:
1. Dinesen, Isak. Out of Africa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 凯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4. 劳伦斯·布依尔著.刘蓓译.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和文学想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宁慧霞·从女性主义解读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2
6. 万雪梅·《走出非洲》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
7. 颜治强·《走出非洲》是殖民文学的盖棺石——驳万雪梅《〈走出非洲〉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7 年第4 期
8. 曾建湘·《走出非洲》:一部生态自传体小说的典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7,1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英雄人物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模范人物对企业文化的作用)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