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纪录片的概念及创作要素
(一)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真实性、纪实性作品,他用真实的社会形态、人物等来反映客观的世界和现实的生活。《动物世界》、《舌尖上的中国》以及时下电视盛行的真人秀节目都属于纪录片的范畴。
1.真实性
电视纪录片既不同于电视新闻消息片,也不同于影视故事片,它有其自身属性,即真实性、纪实性、不虚构、不扮演是其底线。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为了传播的受益性、服务性,使用一些造型手段、一定的影像资料或是精美的后期剪辑来使枯燥乏味难懂的文字内容或历史画面形象化。但一定要写明相应的字幕,这是一种“模拟”“情景再现”或是“资料”。
2.广泛性
电视纪录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按不同的题材风格可以划分出许多种类,比如事实报道片、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人文地理,舞台纪录片。按照类型不同可以分为自然文化型纪录片例如《动物世界》,阐释型纪录片例如《上帝之声》,参与型纪录片有记者出镜,例如《望长城》。
(二)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
1.画面
画面是电视纪录片的基础,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电视纪录片不能缺少画面的叙述。例如拍摄历史文物纪录片当中,很多古老文物只通过解说词的叙述大家难以想象出它们的真实容貌,这时只有画面才能让大家看到庐山真面目。
2.解说词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是对电视纪录片画面语言的一种延续。这种延续不单单是叙述画面上的内容,更有补充丰富画面,点题和渲染气氛的重要作用。例如镜头画面是太阳升起,解说词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解说词不仅仅描述了时间、季节这些基本信息,其中还告诉我们春天是一切重新开始的象征,它代表着生机,象征着未来的光芒。
3.音乐
音乐是为配合图像与解说存在的,纪录片中加上音乐可以让大家的情绪千变万化。
二、解说词的作用及其语言特点
(一)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
1.听觉的作用
纪录片解说词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配合画面而存在,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让观眾更深层次地去理解纪录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及内涵。例如有这样一组镜头显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席座位”解说词是:“15排17号这个座位是马克思当年写作的地方。”这个解说词就确定了这个镜头的背后的故事以及向大家表达纪念马克思同志的心情。
2. 放大镜的作用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以一种画面无法表达的意境去阐释和补充内容,它能够引导观众去探究纪录片本身的含义,能够营造画面给不了的意境,让观众更直观地走入进去。例如《俺爹俺娘》中出现的深夜母亲拿着手电筒站在床边为焦波照亮前方的路的镜头,其实这组镜头本身就想传达浓浓的母爱,但是再加上解说词的渲染之后,不仅反映了焦波的人物内心也让爱意表达得更浓厚。
3.交代背景
纪录片本身就是叙事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很多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人物、时间、地点等最基本的社会背景信息都是无法用画面展现出来的,所以为了弥补画面缺失的信息,叙事就成了电视纪录片最基本的作用。例如:《八闽风情》中,画面中是圆形的土楼,解说词是:这是闽西南地区各家居住的土楼,土楼具有漂亮的外形和宏达的规模,这种精巧特殊的构造艺术在世界民居中都是极为罕见的。简单的画面是不能描述出此处建筑宏伟特殊的一面,而通过解说词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
4.升华主题
纪录片不仅仅是对现实社会的纪录,同样也承载着创作者对社会的主观认识和理解。这种理解情感虽然只能客观地通过画面表达出来,但是如果加上解说词的渲染就完全可以把创作者的情感真实地融入到片子当中。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在讲述粽子加工厂房时提道:“这种古老的主食,呈现出另一种时代风貌……更意味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在这段解说词中,仅仅凭粽子加工厂房的镜头是不能明确表达出画面的深层含义的,但是加上了解说词之后,整个画面就显得意义非凡铿锵有力。
5.引导观众
画面需要通过解说词才能进一步地将观众的思绪带到画面之外,让观众理解片子所表达出来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提到:“饺子寓意更岁交子,无论一年过得怎么样,除夕夜回家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无法代替的年终盛宴。”只看这个包饺子的画面,会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观众难以理解,难以体会其中的内涵,但是通过解说词的解释,从现象到本质的描述,却能够让观众了解到其实包饺子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家庭观念的坚持与重视,因为这是我们在骨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1.不能够脱离画面存在
(1)标准规范
电视纪录片是要向大众宣传和传承美好事物和思想的责任使者,决不能出现生造词语、滥用词语等低端问题。这就要求策划者提高和修炼语言文字水平,力求标准规范的语言形态。政论性的纪录片是最能体现出标准规范这一基本特点的,因为一般这种纪录片都在向我们传达党和政府的力量。
(2)客观准确
解说词的任务是配合画面,使整部影片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更清晰地展现给观众,从而让观众能够更深刻地思考结论与启示。所以解说词有“五大不能用”少用具有模糊概念的词语如:“几天前”;也要避免用带有表意绝对的词语如:“空前绝后”;还要慎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如:“蛮不讲理”;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和方言不能用。
(3)言简意赅
要想让解说词条理清晰,简洁明了,创作者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首先,应该把握两个不用:无用的空词不用;与画面表义重复的不用。另外,我们也必须知道,有的解说词类似于旁白的效果,如果过于啰嗦繁杂只能引起观众的反感,对于人物的形象反而不能形成较深的印象。例如:画面是主人公天没亮就去工作,踩着泥泞的山路,背着大大的竹筐,十分的辛酸。这足以将主人公家境贫寒生活不易的真实情况展现出来了,如果此时再加上:“主人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靠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十分的艱辛。”就让人觉得反感和多余了。
2.解说词语言的创作特点
(1)用解说词讲故事
用解说词讲故事,不是单纯的描写但却是服务于画面。比如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镜头:“摄像机从一面城墙上摇下,一辆马车缓缓而行,车夫在车上挥鞭喝水。”那么镜头和下面那段解说词哪 个更能引起你的注意呢?一辆马车从平遥东门口驶向充满未知的前方。七月的一天清晨,他们一家出发了,三个男人两个女人,还有五个孩子,他们下决心找到黄金。
显然是后面那段解说词更能表达事情的前因后果,而不是简单的在叙述画面。解说词同时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用解说词讲道理
《抓住机遇,稳速发展》是反映神火集团先进事迹的电视纪录专题片,创作者在创作解说词时用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名句格言,这些格言不仅体现了当地工人艰苦的工作,还体现了神火集团的工作目标和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而且也告诉了我们他们集团对未来建设开发的首要条件就是引进先进设备。这些格言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寓理性强烈,更直戳中心思想,引人注目,使整部片子得到了升华。
三、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发展趋势
纪录片发展至今,没有一种形式能够统领纪录片这个帝国,所以多元化是电视纪录片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无论是解说词、画面还是同期声,它们都不能依据自己的独特的某一种功能去掌握纪录片本身的命脉,必须相互配合融合才能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然而,解说词可以通过技术的设置来达到被观众接受和产生影响的效果,不过发展形式、规模我们却无法估计。
参考文献:
[1]何日丹.电视文字语言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邹鑫华.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表达[J].业务平台,2009:90-155
[3] 王娥.电视解说词写作的艺术追求[J].新闻爱好者.2008
[4] 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5] 沈竹.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艺术和社会属性[D].上海戏剧学院,2004
[6]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罗岩,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编辑。]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