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的策略解答

2022-11-29  本文已影响 18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041-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新认识和新要求。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做到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然而,要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使它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的物质力量,却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多种利益群体已经形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化发展,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形成新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解析
  就“大众化”而言,学术界观点颇多。一是大众化相对于精英化:如王桂泉认为“大众化就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意味着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1]。二是符合众人的喜好或者广受欢迎:“大众化就是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2]。三是服务大众的文化,是从文化的服务功能上来讲。四是大众化是一种过程或状态:“就是通过何种途径使某种价值或者知识被群众接受的过程和最终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3]这些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指出大众化的目的,但也都没有解释大众化的实质和核心。其核心应侧重在“化”上。是理论掌握群众还是群众掌握理论,区别这两个概念也是我们理解大众化的关键,它关系到我们最终如何去判定我们的结果。
  首先,理论掌握群众,其重点在于理论反映实际,侧重于认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在初级阶段的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一直存在着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二者互动发展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方法的不明确,如何让理论掌握群众就成了这时期的发展特点。邓小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理清了存在于人们思想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为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打开了历史的大门。
  其次,群众掌握理论,其重点在于理论指导实际,侧重于认识的实践性、时效性。21世纪以来,我们面临最大的建设实际,就是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要靠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如何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理论,并进行实践的应用,力量再强大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也只会南辕北辙,对社会主义事业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应做一下理解:让全国各阶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引导下,不断践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方式、实质和发展目标,使科学的理论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习惯和一种工作方法,以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是在理论掌握群众的基础之上,使群众掌握理论。
  二、目前存在的发展困境
  首先,忽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点,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之中。因此也应该从实践活动本身和认识活动本身的特点来分析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目标来讲,它既是认识活动,又是实践活动。而以前学术界的观点只倾向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当作一个认识活动,所以在方法上必然只从认识活动的方法、途径上着手。脱离实际的结果,也必然地导致了大众化的过程成了空中楼阁,没有根基和实践基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只是从抽象到抽象。既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那么我们对大众化内涵理解为大众化的主体就是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客体就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各项建设业。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绝不仅仅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上,而更重要的是处理好理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只有处理好现实的发展问题,才会激发广大建设者对理论的浓厚兴趣。“进行宣传鼓动一般说来是社会民主党经常的和主要的任务,而在目前,在最广大的居民阶层已经对政治、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兴趣时,这更是特别迫切的任务”[4]。恰是这种兴趣会逐渐改变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主体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工作方法,也从本质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其次,割裂“授”“受”的关系。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不可能从普通大众中自发地产生,就像列宁指出的社会主义学说“是从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5],广大建设者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因此,一般来讲,这些知识分子、理论工作者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者、灌输者和推广者,就是“授者”。广大被灌输者、被宣传者和被推广者就是“受者”。但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
  三、困境消解
  第一,处理好“授”“受”关系。如何处理好“授”“受”关系?在我党的路线中有既定的方法,即走一条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联系群众,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只有真正做到党群一致,官民一致,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给予群众之所需,才能改变“授”“受”的对立局面。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使理论掌握群众,群众也能掌握理论。
 第二,注重现实。首先,从现实出发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思想的闸门已被打开,不同的思想观念彼此冲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去关注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需求度,就有可能会造成人民群众远离马克思主义,失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而失去人民对于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认同感。其次,从现实出发以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在革命年代,它是伟大的革命理论,在社会发展时期,它是能够揭示主要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方法。因此它的丰富和发展,应关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以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应仅仅体现在认识论上,还应体现在方法论上即它在现实中的应用上。只有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应用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次,从现实出发以反映时代特点。伟大理论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反映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实践。现在的时代特征是国际上多种力量不断变化组合,外在的竞争力、压力不断加强,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面临不同的挑战。对于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如何在多种竞争中实现稳步发展,关键在于理论能否反映实际。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理论指导,其本质特征就在于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及时反映时代特征,从理论上阐明时代特征产生发展的规律性,并为时代的发展趋势指明方向。最后,从现实出发以关注社会公平。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我国现阶段的实际问题就是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人们对于各种破坏社会公平、忽视社会正义、妨碍社会秩序和违反社会道德的社会现象极为不满,进而引发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淡漠,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淡漠,进而对执政党的不满。因此,不从现实性出发,就很难做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王桂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08,(5).
  [2]陈文津.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1).
  [3]郭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必要性解读[J].理论研究,2009,(3).
  [4]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包括(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要求)上一篇: 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启蒙运动是谁发起的)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