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方

2022-11-29  本文已影响 15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中西教育理念的交流,其本质上是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一点在今天依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是一个与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有普遍联系的复杂系统。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单靠灌输是无法达成的,必须要由国民自己在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的世界里播下新种子。人们愿意和能够抛弃传统教育和接受现代教育观念的路还很长很长。于是,中国教育变革的路还很长很长。除了现代教育观念,中国还有别的选择吗?别无选择!”[1]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价值观有哪些需要立,有哪些需要摒弃?这是一个需要时间、需要民族智慧而又繁杂的系统工程。
  认真研读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她的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有相契合的地方,这一点也成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接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以说西方教育价值中的长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价值的精髓可以成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中“立”的部分。虽然蒙台梭利教学法还存在一些争议与探讨,但这也表示这一教学法对帮助今天教育仍然有很深的影响力。不然直接像一些教学法一样,就慢慢消失根本不用讨论。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吸收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模式的长处体现了教育的国际化、民主化,从而使得西方现代教育的价值理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交融、共存,从而走向文化和平。
  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其目的是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中国化、本土化。借鉴这一教育模式的方法来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过程中培养民族情感。比如说《三字经》是中国传统蒙学著作,有迹可考已达七八百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经典著作。这部中国传统蒙学著作,三字经中的许多字句内涵均与蒙氏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有许多不谋而合相似之处。比如“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与蒙台梭利教育的激发孩子生命、塑造人格的观点相契合,“性相近,习相远”中蕴含的个性化教学与蒙氏的混龄个别化教学理论相契合,“教之道,贵以专”的理念与蒙台梭利教育中对幼儿专注力的培养的契合。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契合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本位的观点——“儿童是成人之父”与“复归于婴儿”
  蒙台梭利的儿童精神哲学主要体现《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一系列著作中,她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她的这一思想是在父权本位的社会背景中提出来的的,标志着传统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发生了一种革命性转换。这对于促进传统儿童观的现代转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儿童观的现代转换又必然影响着教育观念的变革。蒙台梭利认为,“我们要强调的是,与所有人类一样,孩子本身也有其独特的人格。”[2]蒙台梭利提出要“跟随儿童,向儿童学习”,她认为“与儿童接近能够表现我们最高尚的一面”,她提醒我们,儿童教育变革的方法十分简单,那就是——孩子是真正的老师。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而不仅是肉体上的存在,才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她指出,儿童是新人类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建设者……儿童能够给与我们内在的力量并将引导我们至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儿童的精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有可能把人类引向更高级的文明,从她的思想里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对儿童的尊敬之情。
  蒙台梭利的这一思想其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的“儿童本位”思想是内在相承的,都表现出了儿童崇拜的思想。《老子》第四十九章中有这样的感叹:“圣人皆孩之。”道德高尚的圣人的精神状态宛若婴儿,修道之人,最终“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这是《老子》第二十八章中的表述,意思是,不失去平常的道德,与物混同,复返本真和平常人一样,就像婴儿赤子般的淳朴无华。《老子》二十章有这样的表达:“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婴儿的知识和欲望及其淳朴,有修养的人就应该像婴儿赤子的状态。在老子眼中,“道”生动的体现在婴儿的身上,最符合“道”的人是婴儿。老子教育思想认为要消除纷争混乱就必须使人们回归到自然本真的状态,而儿童就是保留了自然本真的人,尤其是“如婴儿之未孩”者,新生儿则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天性。所以老子的观点认为,儿童就是保留自然天性的人,其人格越健康。
  中国文化历来推崇含蓄,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儿童多顺从、听话。“中国人最欣赏的是乖孩子,……一个‘乖’字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自然而然,这个‘乖’字也是中国传统儿童观与教育观的核心——这就是左右了中国几千年的“儿童观”[3]!而我们从蒙台梭利与老子的论述中都能提炼出他们共同的儿童观,那就是成人要向儿童学习。
  二、教育理念的本质——“精神胚胎”、“吸收性心智”与“良知良能”
  蒙台梭利认为,当一个新的生命降生时,他自身包含了一种神秘的本能,这个本能将指导他如何活动、形成什么样的特性以及怎样适应环境。“成长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能量再启动新生儿原本能够自主的身体。这个能量一启动,新生儿的手脚便开始运动起来,他也开始学说话了。自此,新生儿不只具备了行动的能力,也有了表达思想意见的能力,这便是人的内化过程。”[4]这种“内在的能量”,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何谓精神胚胎?是指6岁之前的儿童所具有得一种“吸收的心智”。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与沟通,获得各种印象、感觉与经验,并由此来构筑自己内部的精神世界。“儿童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从而形成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儿童在幼年期所获取的一切将一直保持下去,甚至影响一生,所以教育者要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完备的教育环境。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儿童自出生就具备主导本能,教育的本质就是去激发儿童的内在的“精神胚胎”。“大自然最辉煌的奇迹之一就是使没有任何经验的新生儿拥有力量去适应外部世界,并能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伤害。这些新生儿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借助了敏感期部分本能的帮助。”[5]儿童具有的敏感性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潜能的迸发,是一种在内在冲动力的驱使下所表现出的积极的活动力量。
  良知良能是孟子提出的概念,《孟子·尽心上》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所谓良知良能,是指天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他讲的道德内容主要指四善:仁、义、礼、智。他认为这四善道德是天赋的,人生固有的,不是外加的。但这种天性只是萌芽状态,是“端”,称为“四端”或“四善端”,需要加以扩充,才能发展成四善,又要不断抵制、排除欲望的障蔽,才能顺利发展。孟子良知良能说对后代有很大影响。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良者,本然之善也。”又引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本然,指本来自然,不是人为加工的,而是天赋的。出于天,也是指天赋,意为自然天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从自然本性的意义上使用“良知”“良能”概念。孟子的“良知良能”学说可能蕴涵着重大的价值,值得我们给予充分的发掘。“良能”是最根本的东西,它才是我们之所谓未发的心灵原初状态。“良能”涵盖了知、情、意:发而为知,是为“智”;发而为情,是为“仁”;发而为意,是为“义”以及“礼”。所以,“良能”乃是全能的心灵德性的未发状态。
  既然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良知与良能”,而且具备了对周围环境的”吸收性心智”与“精神胚胎”,那么教育的任务就是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健康的、自由的去发展自己的“良知与良能”,去培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教育境界的阐述——“让孩子回归自然”与“道法自然”
  蒙台梭利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其生命与人格的发展,是培养健全的儿童。“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6]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可用“工作”二字来总结,借助“工作”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事实上就是以“工作”为其核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她认为关键在为孩子准备一个可以自由自在的环境来完成他们的工作,这些工作能滋养孩子饥饿已久的心灵。蒙台梭利在百年前就深刻认识到了当时教育的问题所在,“显而易见,在旧式教育和一些较为认知的教育方式中,孩子并未被视为真正的人。在他们生命的最初几年,孩子往往被迫去适应大人的社会,因而完全背离了孩子的天性。在这些教育形式里,孩子只是一个‘未来式’而非‘正在进行式’。因此,在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前,他们通常不会受到真正的重视。”[7]“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应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因为婴儿越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他就越能形成更为协调的身体比例,越能造就更为健全的机能。我主张取消各种束缚,应该让他们在‘恬静的状态下’保持‘最大限度的安宁’”[8]。蒙台梭利曾荣获三次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他本人的理想是建立和平的人类世界。为此蒙台梭利力主营造在教室中教师与儿童共同的合作、不同年龄同伴之间的合作与和平共处,大家生活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这是一种体现教育人文生态环境和谐构建的思想。这种和平教育超越了幼儿教育的小圈子,迈向了构建和谐世界、创造人类幸福的崇高境界。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流露出对于培养人的符合自然、符合道、贴近人性的思想,讲究和谐、道法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要求人类顺其自然的与人共处,合乎社会规律的生存,提出不争的人生态度,提出以柔胜刚的人生态度。老子面对当时的社会的纷争,认为人生应当致虚、宁静、虚怀若谷,要心胸开阔。孔孟的教育思想彰显人能够主导自己生命的方向。孟子说:“尽其心身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天矣。”孔孟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论语》中“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言论可以看出“仁”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宝贵的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
  学习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的相处的知识与艺术,而绝非应试教育的知识与技巧,是当前儿童教育要追求的方向,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最终促进人类的发展与和谐。
  四、教学方法的实施——“追随孩子”与“因材施教”
  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中心”,迥异于传统幼儿教育。“在我们的方法中,必须采取的第一步是唤起他们。我们时而唤起他们的注意,时而唤起他们内在的生命,时而唤起他们和别人一起创造生命的激情。”[9]蒙台梭利教师的教学的特点是“帮助儿童生命成长”,不以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以启发为手段,而让孩子乐于自由、自动地去选择自己的工作,使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蒙台梭利老师不是孩子的贴身的仆人,要替他清洗、穿衣、喂食。孩子必须自己学着做这些事,以使自己独立。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为自己行动、自己做决定、自己思考,这是为心灵服务的艺术。”[10]蒙台梭利教师称之为“导师”更合适。她要耐心地观察孩子,关注孩子们的内在需要。教师能根据观察所得,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教材、教具和良好气氛的预备者。教师要能保证、维持教育环境的完备,让孩子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完整的学习。“蒙台梭利教师在事先要花很多时间准备。之后老师的悠闲与被动,是成功的表征,表示任务的顺利完成。受到祝福的老师,是那些已经把他的班级带到一个阶段的人,他可以说:‘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一样照常运作,这个团体已经完全自立了。’”[1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中追求的境界,崇尚以自然为师。反对以人的因素等外在干扰阻碍生命的生长,与蒙台梭利追求生命成长的立足点是异曲同工的,所以两者对儿童教育的方法有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教育中提出了自得、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与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非常相近。与循序渐进相通的一个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是王守仁的观点。也就是说就像人们种树,有这些萌芽,只需这些水去灌溉,萌芽既长,便又多浇些水。教育人就像从幼苗到合抱的大树的灌溉,皆随其分限所及。意思就是教学要顺着成长的程度而逐渐增高,因人施教。
  中国在几千年前就提出诸多适应个体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明确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当前的教育仍然是把具有个体差异的儿童放到应试教育的同一模式中,必然要抹杀部分孩子个性,失去人生发展的机会与选择。而蒙台梭利呼吁的教育要“追随孩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1〕〔3〕刘晓东.解放儿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12.
  〔2〕〔7〕〔10〕〔11〕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49,149,169,166.
  〔4〕〔8〕玛利亚·蒙台梭利.发现孩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2,38.
  〔5〕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74.
  〔6〕〔9〕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78,8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哲学家康德的观点(康德的批判哲学观点)上一篇: 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环境哲学思想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