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的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

2022-11-29  本文已影响 651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目的,科学共产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预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之服务的最终目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形成有一条明显的线索,分别从经济与哲学两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及其上层建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形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无产阶级解放自身与全人类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武器,从而找到了解开人类历史之谜的真正锁匙。其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的批判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关键,阐发了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即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关键,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不可或缺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哲学最大的缺憾就是其直观性,即费尔巴哈把实践仅仅看成是理论活动、生活活动和犹太人经商牟利的利己活动,而非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的活动、革命实践活动,因而无法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人和社会的本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的批判从哲学层面科学的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一、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历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一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10)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活动的伟大作用,因而不可能通过把握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实践的发展。改造世界的历史就是人类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说,私有制的产生、发展与消解同样要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完成,而马克思说“自我扬弃同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294),即私有制的产生与私有制的消除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完成,这是人类历史基于实践的连续性特征。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实践观,从哲学角度解释了人类解放的科学途径。


  二、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科学地阐述了物质与精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的思想、观念等都是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必然要受到实践活动的制约。因此,人的任何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样也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277)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277)。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能容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继续发展时,就必须改革,甚至革命—— 这是历史的必然。

  三、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认为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0)这是马克思是对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的有力反驳。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形成的,要探寻人的本质必须回归实践,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7),这里的“人”是指现实的人、能劳动实践的人、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里,劳动者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反而成为了一种异己力量,劳动者的劳动反而成为了资产阶级统治劳动的手段与工具。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消除私有制,劳动才能重新占有人的本质,而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了异化的经济根源,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只有充分认识了劳动实践的革命性意义,才能真正理解把握人的本质,才能把握通过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这一思维线索。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直观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59),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是教育和环境决定的,人在客观环境面前是被动的,环境能作用于人,人则不能作用于环境。同时,教育和环境又是由少数精英人物改变的,而人民群众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历史的发展必须依靠少数的天才和英雄,陷入可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批判费尔巴哈的环境决定论和英雄史观时指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9)“环境的改变和人活动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59)指出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同时看到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作者:付维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庄子的哲学理论(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一篇: 世界观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世界哲学及普遍交往的意义是)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