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说话者的实际用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不一致时则产生了会话含义。会话含义是说话人通过说话所含蓄地表示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特殊会话含义意义的理解,很少涉及到会话含义的特征。本文立足于会话含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对不同情境语境特点的分析,试从情境语境的角度探讨会话含义的特征。
关键词:言语交际 会话含义情景语境
一 引言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往往是很复杂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造就了内涵意蕴丰富的语言。语言作为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成功实现交际目的和意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很多情况下,发话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往往不能简单地根据字面意义去理解。这种潜在于话语之中又游离于字面之外的含义,就是特殊会话含义,它是属于会话含义的一种。影响会话含义的因素很多,话语环境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 会话含义的概念
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话语本身的意义与说话人使用该话语表述的隐含意义有时是不同的。所以要成功实现言语交际的目的,需要交际双方的默契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我们讲话时,一般会有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指导我们,尽管这些东西都是潜意识,甚至是无意识的。说话人会尽量以简明的方式传递足够的和真实的相关信息,听话人也会尽量用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听到的内容。会话含义是由格莱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语用概念。它是一种隐含意义,可以在会话原则及其准则的指导下,依据词语的规约意义,并结合语境推导出来。听话者只有了解了发话者的意图,并且知道发话者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四条准则之一的原因和方式,才能理解发话者的隐含意义。
三 情景语境的内涵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应该被看做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不是与思维相对应的东西。”实际上,话语常常与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无法仅仅依靠语言的内部因素来分辨话语意义,因为话语的意义并不来自于构成话语的词的意义,而是来自于话语所发生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语境一般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非语言语境又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相对应,并共同构成了语言交际的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语境。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语境是说话者的主观认知环境,是一种背景知识,因而是潜在性的。在语言形式上却只能依靠其中的语言结构,即语用前提语表现。这种语用前提语是“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知道的常识或至少听到话语之后都能够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何自然,1997)
四 如何从情景语境理解会话含义的特征
⑴从情景语境看会话含义的可推导性特征(calculability)
说话人尽力传达会话含义,而听话人也能理解,这说明会话含义是可以推导出来的,会话含义可以依据前述信息推导出来。当某人讲了一些话,从表层字面上看不出什么意思来时,你会从深层次上揣测他暗含的意义,如果你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得到某种解释支持你上述的假设,那么你就会把这种解释当成说话人试图传达的意义。比如一对夫妻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派对,妻子不太习惯这种热闹狂欢的场合,眼看着很多客人熙熙攘攘地离去,她也想尽早离开,于是低声对丈夫说:“你看,客人都走了一半了。”表面上,妻子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时间不早了,走了好多客人,而实际上的隐含意义是我们是不是也该走了。可见,使用的语境变化决定了相同的命题可表达不同的意义。
⑵从情景语境看会话含义的可撤销性(cancellability)
可撤销性也称为可废除性(defeasibility)。我们说过,会话含义的存在取决于许多因素:话语的规约意义、合作原则、语言和情景对话等等,如果某一因素发生变化,会话含意也会发生变化。例如1999年4月14日,朱镕基总理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位,接着他马上解释道:“校长先生请不要误会,我绝对不是要个荣誉学位。”朱镕基最后一句话的补充,撤销了隐含的会话含义。其隐含意义是说别人(比如说校长)认为朱总理是想凭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在麻省理工学院拿个荣誉学位的,但是朱总理后面的话撤销了这个隐含意义。最后的补充说明一方面可以看出朱总理在当时情境中的处变不惊;同时也反映出他谨慎和睿智的说话风格。一个男孩对女孩说:“你戴帽子的时候很漂亮,不过不戴的时候更漂亮”。从该情景语境来看,男孩如果没补充后半句话,女孩肯定会误解男孩意思,觉得她不戴帽子的时候一定很丑。男孩有理由申辩,女孩误解的那种意思并非他本意,但他也不能完全否定他至少部分地暗示了那种意思。
⑶从情景语境看会话含义的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会话含义与词语的规约意义显然不同。为了更好地说明二者的区别,我们来看一些衍推的例子。在语义那一章,我们说衍推反映的是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个句子是真,第二个句子就一定是真;第二个句子是假,第一个句子就一定是假。衍推意义的规约性在语境中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会话含义则是不确定的,它依据语境变化而变化,这种不确定性被看做是会话含义的又一特征。
例: a. John has some apples.(约翰有一些苹果)
b. John has some fruits.(约翰有一些水果)
c. John has something.(约翰有某物)
d. Somebody has four apples.(某人有四个苹果)
e. Somebody has some apples.(某人有一些苹果)
f. Somebody has some fruits.(某人有一些水果)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衍推是规约意义的一部分。apple(苹果)的部分意思是指一种水果。要理解John的意思就必须知道这是个人名,所以他可以用somebody来代替。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个词的衍推,就必须查词典。我们是没有办法通过CP和上下文来推导出衍推义的。如果a句为真,那么b到f都为真。由于a句是最具体的,说明了主语是约翰和拥有的具体事物苹果,如果此句为真,接下来的抽象化概念也是可以成立的,跟a句中的具体名词是上下义概念的关系。
⑷从情景语境看会话含义的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所谓“不可分离性”是指会话含义依附于话语的语义内容而不是话语的语言形式,所以换用同义语不会改变原来的会话含义。这就是说,即使话语的某些形式改变了,会话含义也不会从话语整体中分离出来。例如: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聊到约翰前几天做的一件糗事--跟别人打电话的时候不小心撞到树上了,于是说了一下四个句子:
A John’s a genius.
B John’s a mental prodigy.
C John’s an enormous intellect.
D John’s a big brain.
一看到这几个句子,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认为大家都在夸约翰聪明机智,简直就是个天才。然而结合这个情景语境,可以透过现象看出本质,以上几种不同的表达都是同一个讽刺意义:约翰真是个天才,实际上是一个反语,讽刺他做的事情很荒唐可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想象。尽管表达有区别,语言形式有所变化,但是表达的会话含义是一样的,并未从话语整体中分离出来。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交际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语言结构、句型变化、语音语调的变化、语言形式的选择都有可能引起语言交际的最终结果的变化,进而影响交际目的和意图。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受话人要正确理解和接收发话人的话语信息和会话含义,往往需要推理和分析,综合考虑语境中的各因素,而情景语境是语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理解会话含义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由于言语发生时的具体语境都不同,同一句话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意义完全相反。通过分析情景语境的差异和特点,我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会话含义的具体意义,还可以分析出会话含义的特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旷战, 唐德根. 关联理论与跨文化交际会话含义的理解[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
[3]唐德根, 刘靖. 文化语境与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特殊会话含义推断[J]. 云梦学刊, 2006(6).
[4]唐德根, 欧阳丽萍. 跨文化交际语境与特殊会话含意的理解[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8).
[5]杨达复. 格赖斯:会话含义的推断[J]. 外语教学, 2003(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