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老人为何不走路了(老人为什么走)

2023-01-12  本文已影响 35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

关键词:


  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没有张扬的个性,叙述没有华丽动人的语言。初读《桥边的老人》,咂咂嘴,晃晃脑,觉得它是如此平淡无奇,没有那种让人一见倾心的魅力。然而细细品读,才发现海明威,沉敛冷静的语言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信息等着被读者发掘。
  小说的开篇没有血肉横飞的镜头,我们看到的一幕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是那么温情和平和。战争所带给人的灾难与痛苦在海明威的笔下只是通过塑造慌乱中逃离战场的无辜的众生相来表达,我不禁疑惑,难道海明威看不见战火听不见炮鸣,如此的场景描写于战火中的受难者和时代外的阅读者来说是不是落笔太轻了呢?这是问题的开始,也是小说的开始。
  所有逃难的人都在慌乱中行动着,带着惶恐与不安,而有一个人却如此“气定神闲”,安坐在尘土中一动也不动,也许真的是太累了吧。文中多处提到老人的体力不支。76岁高龄的老人在走了12公里之后,再也走不动了,故事结尾处老人试图“撑起来”,却是徒劳无益,“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看来,老人的未来是凶多吉少。读到这里,我们禁不住要问,海明威难道只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战争年代的老人如何可怜的故事吗?作者只是要唤起读者对老人的同情吗?
  那就再认真去读吧。放下手中的茶杯,不要以为可以像读小品文一样悠闲地去读海明威。
  小说围绕“老人”与“我”的对话而展开。当战火无情地烧到了老人的故土,老人却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被迫,无奈,苦涩,不舍,这些感情在老人最后一次深情的回眸中流露得该是多么地直白啊。所以提到故土,笑容马上开放在那已经布满深深浅浅的沟壑的面容上,那是一种幸福,与故园息息相关,而老人还撇不下自己喂养的动物。自始至终,老人都在谈论自己的动物。老人没有家人,没有家人就意味着孤独,但老人并不孤独。在老人与“我”前言不搭后语式的对话中,我们读出了问题:老人不关心战争,老人不关心政治,老人打心眼里关心的是自己的动物。可见动物在老人的心中已如家人一般,老人的念念不忘它们也是源自于内心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啊。这样一个只是想过简单而朴实的生活的老人,却被战争无情地驱赶着逃离,对于老人来说,是多么地残酷。老人喃喃自语式的话语,让我们不禁要问,老人走不动了,真的只是由于体力不支吗?或者,稍微坚持一下,搭乘上那最后几辆离开的大车,也该有些许生存的希望吧。即便真的乏力了,不是眼前有“我”这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嘛,只要老人稍稍恳求,或许也有新的转机吧。可是,我们没有读到这样的情节,没有。可见,老人对于“最后几辆大车”的离开是丝毫不在意的。这时的老人就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一样安详。
  如此,我们明白了,在老人的心中,死亡并不可怕。
  那原本爱着故土与“家人”的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走在逃离的路上,却不知前方的路怎么走。“那边我没有熟人”,一语道破老人对于未来的茫然。拥有的宁静与幸福已被无情地践踏,而未来却没有给予老人一丝的安慰。老人走不动了,真的是累了,不仅仅是身体的孱弱,还有心的疲惫。向前一步就意味着离故土更远一步,离动物更远一步,对故土的依恋和对前方的茫然的交织,让我们看到老人内心的抗拒,抗拒向陌生的远方前行。走还是不走?老人貌似是无能无力的选择,但其实老人心中自有答案。
  老人不走了,或者就要被战火吞噬了。但老人身上闪耀的人性的光辉,却让万恶的战争更加丑陋不堪。
  海明威不动神色地讲述了一个看似乏味的故事,而这个特写镜头的背后,却交织着无数无辜百姓的无助、苦涩和悲哀。这是一个富有张力的故事,表面看来,它不够热烈,不够煽情,但是却饱含了隽永和深沉的感情啊。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冯梦龙是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他的三言指的是(冯梦龙是明代文学家他的三言指的是)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